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胆石症大致可分为排石疗法(如针刺排石、药物利胆排石和综合措施“总攻”排石等)、溶石疗法、“T”管冲注疗法等。据国内报导,排石疗法对总胆管结石排石率较高,然胆囊结石则不论采取排石抑或溶石疗法,效果均不够满意,故目前仍多主张手术治疗。今就国内药物治疗胆石症概况作一综合性简介。药物排石疗法一、常用胆石排石汤的组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桐楠  侯晓梅 《中外医疗》2012,31(2):190-190
目前,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及疗效的研究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口服溶石疗法,灌注溶石疗法,体外冲击碎石疗法。中医药溶石疗法等。中医中药在胆囊结石利胆排石的作用已获得肯定和证实。  相似文献   

3.
<正> 一、溶石疗法胆石症除手术治疗外,有选择地对一些病人采用溶石疗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大约有24%的胆石症病人适合溶石疗法。溶石疗法可分(1)胆道灌注药物溶石。利用药物的溶解和裂解作用以排除胆道结石;(2)口服溶石药,即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胆固醇结石有效。(一)胆道灌注溶石疗法  相似文献   

4.
邱瑾  刘剑新  钟薏 《浙江医学》2021,43(24):2710-2712,27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创手术治疗成为目前泌尿系结石的主流方法,但药物保守治疗因其无创性仍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其中琢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排石效果明显,能缩短排石时间,特别是对于直径<1.0cm的远端输尿管结石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可辅以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皮质激素、平滑肌解痉药或中药来增加排石效果。对于特殊成分的结石,如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等,推荐采用溶石疗法,主要有硫醇类药物、琢-硫辛酸及托伐普坦。本文从排石疗法、溶石疗法、中药疗法等方面对泌尿系结石药物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丙谷胺治疗胆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胆结石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体外震波碎石(ESWL)、经皮经内镜取石、碎石、胆囊切除术取得较大的进展,可替代大部分传统手术治疗,但体外震波碎石在胆管结石应用局限,且常需联合溶石疗法,而溶石疗法疗程长,且对手术后复发、年老体弱者,胆道结石较小或反复发作的泥沙样胆结石者,排石疗法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没有一种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方法:通过应用中药溶石汤系列、总攻疗法、体外震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溶"、"碎"、"取"中西医结合"三步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评价疗效。结果:药物溶石排石365例,有效率80.5%,无效19.5%;体外震波碎石160例,有效率93.8%,无效6.2%,总攻疗法15例,有效率93.3%,无效6.7%,手术取石73例,治愈率100%,总有效率93.6%。结论:中西医结合"三步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优于任何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7.
胆道溶石研究进展广西德保县人民医院外科许恒利(德保533700)胆石病在我国的治疗目前已形成了排、溶、碎、取四种方法并举之势,溶石疗法是一种非损伤、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又能与其他三种方法起到互补作用,所以深为医学界所关注。现就胆道溶石疗法...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治疗中,对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可用西医手术疗法取出结石,亦可中医服用排石汤。笔者认为手术疗法固可彻底治疗结石,但手术对病人损伤大,痛苦大。对小于1cm的结石可单用口服排石汤排石,但效果较慢。笔者自1994年6月至1996年11月采用中药排石汤加西药输尿管解痉及扩张剂总攻排石的方法,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6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总攻疗法及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方药:海金砂30g 金钱草60g 木通10g 当归15g 白芍30g 竹叶10g 大黄10g 石苇30g 郁金30g 瞿麦30g 栀子10g 甘草15g 鸡…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病是我国地区性多发病之一。1971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排石疗法治疗本病,至1977年共治疗400例。本文就有关排石疗法的临床经验及治疗原理的实验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中西医两方面论述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及治疗对策,认为运用微创综合疗法结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可保护肾功能,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提高碎石取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吾尔医药物排石、溶石、防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维吾尔医和西医(解痉、止痛、利胆、控制感染、支持疗法等)结合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结果 应用维吾尔医药排石治疗有效率为86.3%.结论 维西医结合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中药排石结合体外叩击治疗泌尿系结石54例盛孝峰(附属第二医院410005)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中医药疗法叩击疗法排石中图分类号R256.52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疾病之一,在祖国医学中属“砂淋”、“石淋”范畴。多发病于青壮年,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排石结合体外...  相似文献   

13.
胆道手术残余结石仍是普外专科一个难题,其发生率国外报道5—15%。目前对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多采用各种取石、碎石、排石等综合疗法,当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应用药物溶石治疗,尤其对肝内胆管广泛的残余结石,颇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疗法。现对国外国内溶石研究的近况综述如下。国外溶石研究的概况自1981年WaKer首先使用乙醚经T管灌注治疗胆道残余结石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灌注溶石的研究虽然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进展并不显著。1939年Prihriam报道乙醚和橄榄油可使胆道残余结石消失,后来有些作者用氯仿、双氧水、胆盐溶液、肝素及辛酸单脂(monooctanoin)等溶液  相似文献   

14.
新推针疗法治疗椎间关节性腰痛10例石上博(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健康科学中心)新推针疗法是指在针刺治疗前,先进行推拿手法治疗,其后再针刺治疗的综合疗法。此法将针刺与推拿疗法有机地结合,弥补了单纯针刺或推拿治疗的不足,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将本法治疗10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加中药排石疗法治疗尿路结石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治疗而不需住院,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本文就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应用ESWL加中药排石疗法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5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尿路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6.
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郁兆存 《医学综述》2011,17(1):150-151
目的评价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0.5~1.0 cm,随机分为2组:尿石通丸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尿石通丸和坦洛新缓释片)。随访4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和其他疗法的干预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尿石通丸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89.5%、76.5%,其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的使用率及其他疗法的干预率分别为(6.10±1.57)d、20.0%、6.7%、13.0%和(9.31±1.60)d、48.0%、24.0%、2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减少排石时间,缓解肾绞痛发生,减少其他疗法的干预率,适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药物排石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残余胆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总攻”排石疗法、溶石疗法、中转手术等方法对 75例肝内胆石症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症状体征消失者 6 0例 ,好转 9例 ,中转手术治疗 6例。【结论】中药的“内冲洗”作用有利于胆石排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肝内胆石症的重要手段 ,适用于有胆道手术史患者 ,可减少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1971—1984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排石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648例,使354例(54.5%)排出了结石,141例(21.7%)结石下移,有效率达76.2%。文中具体介绍了综合疗法的实施;适应证的选择;以及对中草药、针刺排石作用的原理进行了实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肾石通丸排石疗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n=59)、B(n=61)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行ESWL治疗。A组ESWL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肾石通丸口服。ESWL后2周、4周时评估疗效。结果 2周时B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8.9%,91.5%;4周时B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88.5%,91.5%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WL联合肾石通丸排石疗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胆石症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据我院对1974~1977年间住院患者统计,胆石症发病率占外科急腹症的第三位。我国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症,在控制感染,排出结石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应用“总攻”排石疗法,更取得了缩短疗程和提高排石率的良好效果。然而,“总攻”排石疗法的成败,关键在于对病因、病理的准确判断。一般根据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及胆管炎的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