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绝经后有和无骨质疏松症妇女骨生化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了解绝经后有骨质疏松妇女和骨密度正常才之间是否存在骨代谢或骨代谢换生化指标差异,以便为临床诊治或研究提供某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测定了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证实有绝经后骨质疏松者65例和骨密度正常者25例的血钙、血磷、骨形成指标(血清ALP、BALP及BGP)及骨吸收指标(尿钙、尿Cr、尿Ca/Cr及尿HOP/Cr比值)。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组与骨密度正常组的血清钙、磷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低雌激素性原发闭经患者骨代谢及其骨调节因素水平与正常同龄妇女之差异。方法 对 10 例原发性闭经患者进行桡骨骨矿含量(BMC)和血清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的测定。结果 原发性闭经组妇女BMC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PTH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 0.05),空腹尿(Ca/Cr)、OHPr/Cr 比值和AL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2 和CT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 或P< 0.001)。结论 低雌激素性原发闭经患者骨矿含量的水平较正常同龄妇女降低。其骨代谢已呈高转换失钙状态,显示严重的骨质疏松易患倾向,故应及时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3.
绝经妇女骨代谢变化及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变化及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测定了绝经后妇女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肌酶(Ca/Cr)、羟脯氨酸/肌酐(HOP/Cr)含量变化。结果 绝经后(E2)水平显降低(P〈0.01),而FSH、LH、BGP、ALP、Ca/Cr、Hpr/Cr水平显增高,(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  相似文献   

4.
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收集了北京地区1928名不同年龄(0~87岁)健康人及5345例20余种疾病患者空腹尿及血,并对其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尿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与肌酐比值(NTX/Cr)及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HOP/Cr)与年龄显著相关。血清25OHD,BGP,尿NTX/Cr及HOP/Cr可用于预测骨量。1,25(ON)2D3,25OHD,NTX/Cr和NOP/Cr可用于区分绝经前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与年龄有关的骨丢失可能与1,25(OH)2D3的降低、PTH的升高及肾功能减退有关;绝经后骨丢失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妇女尼尔雌醇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30例绝经后妇女口服尼尔雌醇(CEE3),每2周2mg共1年。治疗前后均采用单光子吸收法(SPA)进行桡骨骨密度(BMD)测量,进行血骨钙素(BGP)、血降钙素(CT)、血雌二醇(E2)、血卵泡刺激素(FSH)及空腹尿钙/尿肌酐(Ca/Cr)测定。结果显示CEE3治疗1年后治疗组骨BMD增加1.1%,而对照组下降3.3%;血BGP显著下降(P<0.01);尿Ca/Cr下降。本文提示,CEE3能降低骨转换率,有效防止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雌二醇和白细胞介素-6等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女性腰椎骨折患者120例,绝经后有骨质疏松者60例(OP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者30例(NOP组),另外选择绝经前妇女30例为对照组。对120名妇女雌二醇、骨密度、白细胞介素-6、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尿钙肌酐比值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绝经后妇女骨形成指标骨钙素及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其中碱性磷酸酶在OP组和NOP组间有差异,而骨钙素在OP组和NOP组间无差异;绝经后妇女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及尿钙肌酐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OP组又明显高于NOP组;绝经后妇女的血清雌二醇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绝经前妇女),OP组又明显低于NOP组;绝经后妇女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而OP组又明显高于NOP组。结论雌二醇、白细胞介素-6等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这充分说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IL-6分泌增多,导致骨吸收加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5例绝经年限分别为5~12年(低绝经年限组)和15~28年(老年妇女组)两组妇女分别给予E3醚用药2个月,于给药前后分别进行桡骨骨矿含量(BMC)的测定、空腹尿钙与肌酥(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雌二醇(E2)、降钙素(CT)的测定,以探讨E3醚减缓不同绝经年限的妇女骨量丢失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E3醚给药前后两组妇女BMC和血清E2的水平未见明显的变化,但其血清CT的水平均较给药前有程度不同的升高。空腹尿Ca/Cr、OPHr/Cr比值以及血清AKP的水平均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及p<0.01)。故此提示:E3酸可能通过刺激甲状腺C细胞而增加CT的分泌或直接作用于骨组织等多种途径抑制骨质的吸收,维持骨矿含量的相对稳定。因此,本研究为E3醚用于减缓老年妇女骨量丢失的作用途径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10例低雌激素性原发闭经和14例卵巢早衰患者各自随机均分两组,然后分别给予降钙素及炔雌醇,用药两周,并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以及血清雌二醇(E2)、降钙素(C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值,以了解上述两组年纪尚轻但已有显著雌激素缺乏的患者其骨代谢对上述用药的反应性。结果发现,降钙素及炔雌醇给药前后两组患者之血清AKP及E2的水平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其空腹尿Ca/Cr、OHPr/Cr比值却均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P<0.01)。炔雌醇给药后两组患者之血清CT的水平均较给药前有所升高。说明降钙素及炔雌醇均可抑制原发闭经和卵巢早衰患者骨质的吸收,故此对该类年纪尚轻但已有显著雌激素缺乏的患者其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治痹补骨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49~65岁,绝经1~20年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妇女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用中药治痹补骨丹治疗;对照组20例,用龙牡壮骨冲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尿钙/肌酐(U-Ca/Cr)比值、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U-HOP/Cr)、血钙、血磷等。结果显示:治疗组服药后3个月和6个月,临床症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能升高骨密度,提高血AKP值。说明该药能活跃骨代谢,并能改善胶原细胞的异常交联。  相似文献   

10.
骨松I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3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运用骨松1号治疗后血T、E2及尿Ca/Cr的观测,发现治疗6 ̄9月豚治疗1 ̄2年后,血E2显著升高,治疗1 ̄2年后血T与尿Ca/Cr显著下降。血E2与尿Ca/Cr及血T与血E2治疗前后变化值呈相关。说明骨松1号具有提高绝经后妇女血E2水平,抑制尿Ca移除的作用,能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升高血E2水平的作用,可能与促进T向E2的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骨松Ⅰ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运用骨松Ⅰ号治疗后血T、E2及尿Ca/Cr的观测,发现治疗6~9月及治疗1~2年后,血E2显著升高,治疗1~2年后血T与尿Ca/Cr显著下降。血E2与尿Ca/Cr及血T与血E2治疗前后变化值呈显著相关。说明骨松1号具有提高绝经后妇女血E2水平,抑制尿Ca移除的作用,能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升高血E2水平的作用,可能与促进T向E2的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给12例卵巢早衰患者利维爱(Livial)用药2个月,并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雌二醇(E2)、骨钙素(BGP)、降钙素(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探讨Livial防止卵巢早衰患者骨量丢失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Livial给药后空腹尿Ca/Cr、OHPr/Cr比值明显下降(P<0.01,P<0.02);血AKP、BGP的水平无明显变化;CT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IL-6的水平显著下降(P<0.02)。提示:Livial能有效地改善年轻的卵巢早衰患者的骨代谢状况,防止其骨量的丢失,刺激CT的分泌和抑制IL-6的产生可能是Livial改善卵巢早衰患者骨代谢状况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阿法D3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4例。年龄60.53±6.6岁,绝经年龄48.6±10.9岁。阿法D30.25μgBid,钙剂(乳酸钙)日500mg元素钙,疗程半年。结果:血ALP、尿HYP/Cr,尿Ca/Cr,尿Ca/Cr用药后明显下降。L2-4BMD轻度增高。骨痛改善率59.3%。以上骨癌症状消失,L2-4BMD改善的总疗效为90.5%。其中6例手足肌肉痉挛者5例症状消失,1例明显减轻。全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肾脏B超于用药后均未见异常。未出现高血钙,不良反应轻微。表明阿法D3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观察正常中国妇女前臂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其与丹麦妇女的比较。对20~80岁,每岁5名,共305名正常妇女以单能X线吸收法测量非常用侧前壁1/4远端、8mm远端及超远端的骨量和骨密度。骨形成指标为血清骨钙素(OC)及碱性磷酸酶(ALP),骨吸收指标为空腹晨两小时尿I型胶原降解物/肌酐(Type1/Cr)和钙/肌酐(Ca/Cr)。结果:绝经后比绝经前骨量明显减少,1/4远端减少15%,8mm远端为25%,超远端为35%。50岁时我国妇女骨量与丹麦相似,但50岁后,我国妇女骨加速丢失的速度似较快。骨的加速丢失出现在绝经后10~15年内,此后稳定约5~10年。在绝经的最初5年内,含松质骨较多的部位(超远端)骨丢失最多,为16.2%。绝经后骨转换指标明显高于绝经前,与骨量呈负相关。本研究取得了正常中国妇女前臂三个部位的骨量。与丹麦妇女比较表明,东西方妇女骨量与骨代谢规律相似,但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三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维A酸、摘除卵巢及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以血清碱性磷酸酶(s-ALP),血清钙(s-Ca)、磷(s-P),尿钙/肌酐(u-Ca/Cr)及羟脯氨酸/肌酐(u-Hop/Cr)等为指标,引入骨表观线密度(W/L)、面密度(W/Lφ)两个新的骨指数,对该三种较常用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维A酸组(90、100、120mg/kg)及摘除卵巢组骨重(W)减轻,W/L、W/Lφ明显降低(p<0.01,p<0.05),形成典型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组s-ALP、u-Ca/Cr及u-Hop/Cr显著升高(p<0.01,p<0.01),但W/L、W/Lφ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淳  郁琦 《生殖医学杂志》1995,4(3):134-137
为了解卵巢所分泌的雄激素是否亦增加尿钙量的排出。对21例绝经前、后切除卵巢患者手术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雄激素水平,并观察尿钙排泄的变化。结果:绝经前切除双侧卵巢13例,术后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雄激素(T)水平也略有下降,尿钙排泄明显增加。绝经后切除双侧卵巢7例,术后睾酮(1)水平明显降低,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显著升高。表明雌激素减少明显增加了尿钙的排出量。绝经后的卵巢仍分泌一定量的雄激素,它在妇女骨质疏松中亦同时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和副反应的变化。结果 经6个月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腰椎、股骨颈和髋部骨密度增加,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及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Hop/Cr)降低,副反应轻微且耐受性好。结论 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绝经妇女骨密度与绝经年限、体重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绝经年限、体重对辽宁地区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共96 例绝经后妇女腰椎(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 区的BMD,同时测定了血ALP、血尿钙、肌肝(Cr)等指标,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1. 绝经后妇女各部位的BMD 不同。2.L2~4的BMD与体重(W )、血小板、尿Ca/Cr呈正相关(P< 0.01、P< 0.05、P< 0.01)。与绝经年限的自然对数(PFNL)、ALP呈负相关(P< 0.01、P< 0.01)。3.Neck 区BMD 与体重、血小板呈正相关(P< 0.01、P< 0.05),与PFNL呈负相关(P< 0.05)。4.Ward's 区BMD 与体重、血小板、尿Ca/Cr 呈正相关(P< 0.01、P< 0.05、P< 0.05),与PFNL及ALP呈负相关(P< 0.01、P< 0.05)。5. 大转子区骨密度与体重、血小板、转氨酶呈正相关(P< 0.01、P< 0.01、P< 0.05),与ALP呈负相关(P< 0.01)。结论 体重、绝经年限、尿Ca/Cr、血小板及血ALP能影响骨密度。  相似文献   

19.
卵巢早衰患者骨代谢及其骨调节因素的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25例卵巢早衰患者进行了桡骨骨矿含量(BMC)和骨代谢指标及其骨调节因素水平的测定,并以10例正常妇女作对照。以了解该类患者之骨代谢及其骨调节因素水平与正常同龄妇女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卵巢早衰组BM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值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而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E2)和降钙素(CT)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卵巢早衰患者骨代谢出现高转换失钙状态与其血清E2和CT水平的降低以及其骨骼对PTH的敏感性增强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参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E2和IL-6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绝经后妇女120例,绝经后有骨质疏松60例(OP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60例(NOP组),另外选择绝经前妇女60例为对照组。对180名妇女雌二醇(E2)、骨密度(BMD)、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尿Hoc/Cr)、尿钙肌酐比值(尿Ca/Cr)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 绝经后妇女骨形成指标BGP及ALT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其中ALP在OP组和NOP组间有差异,而BGP在OP组和NOP组间无差异;绝经后妇女骨吸收指标尿HOP/Cr及尿Ca/Cr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OP组尿HOP/Cr及尿Ca/Cr又明显高于NOP组;绝经后妇女的血清E2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绝经前妇女),OP组又明显低于NOP组;绝经后妇女血清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而OP组又明显高于NOP组。结论 本研究证明E2、IL-6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雌激素水平的下降,IL-6分泌增多,是导致骨吸收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