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型糖尿病(NIDDM)大鼠模型,分为两组,观察组10只,以针刺治疗,取穴:中脘、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对照组10只,不做治疗。[结果]针刺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显著增加。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针刺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逆转或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玉泉丸合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玉泉丸合黄连素,对照组单用玉泉丸。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P2hPG)、24小时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血液流变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玉泉丸合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头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整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头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整作用。方法:4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以头针为主治疗。对照组21例以体针为主治疗,以针刺治疗60次为1个疗程。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的FPG及FINS值,结果:2组均有降低FINS的作用(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对中风后遗症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头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除湿法对气虚痰浊内阻型2型糖尿病抵抗患者在降血糖、调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病例为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中医辨证属气虚痰湿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化浊除湿的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服用罗格列酮片。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益气化浊除湿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起到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刺和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合理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方法对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血脂等项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A),运动疗法组(B),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C)、和单纯进行合理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D)。历时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B、C3组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而C组又明显低于A、B两组(P<0.05,P<0.01),各组血脂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针刺加上适当的运动能明显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素功能,改善血脂代谢,显示治疗上的协同作用,及单纯药物和饮食疗法的不能替代性。  相似文献   

6.
针刺夹脊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12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基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与格列奇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比较。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为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体重,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联合治疗组应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体重增加亦较少(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姜淼 《新中医》2006,38(1):28-30
目的:观察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三黄安消胶囊(由黄芩、黄连、人参等组成)治疗。8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2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餐后血胰岛素(PINS)、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降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P2B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P2BG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BG、HOMA-IR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调节血糖、血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临床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改善。方法:将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降糖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药)2组,并治疗3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并计算空腹IR指数。结果:应用降脂药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BG和PBG(P〈0.01),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1),并能降低TG、LDL—C,升高HDL—C(P〈0.05)。但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常规降糖的基础上加用降脂药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糖和脂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抗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芪灵汤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复方芪灵汤对2型糖尿病脾虚痰阻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探讨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脾虚痰阻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中药复方芪灵汤治疗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症状单项疗效积分及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并对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FPG,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单项中医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部分单项中医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为6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的BMI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G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的FINS和IAI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芪灵汤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痰阻型患者的各项中医临床症状,作用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能明显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体重,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气海”与“三阴交”对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调整作用机理。方法:选取50例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取双侧三阴交穴针刺治疗;治疗组(2)25例,取气海穴针刺治疗,以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内分泌激素(FSH,LH,E2,T,LH/FSH)、空腹胰岛素(FNS)、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组(1)针刺前后如、T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2)针刺前后E2有显著差异(P〈0.01),LH、LH/FSH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1)与治疗组(2)针刺后比较岛、LH、T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Ns)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气海”与“三阴交”对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调整作用不完全相同,且仅对性腺轴激素调节不能达到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2片,每日3次。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阴清热活血消脂汤,每日1剂,每日服2次。两组均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对照组总有效率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糖、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释放率、胰岛素敏感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者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消糖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消糖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消糖灵组和西药格列本脲组,分别观察治疗3个月。诊断为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糖尿病患者24例,应用Wala质反应开放型序贯实验设计的方法,给予消糖灵胶囊治疗观察1个月。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消糖灵组、西药格列本脲组、空白病理对照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3周。应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判定IR改善情况,同时对血糖、血脂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患者消糖灵组较西药组ISI明显升高(P<0.05)。消糖灵胶囊用于SFS患者总有效率为66.7%。2型糖尿病大鼠经消糖灵治疗后ISI升高,且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糖灵胶囊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和实验大鼠ISI升高,减轻IR,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糖增敏合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60例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优降糖2.5mg tid同时给予降糖增敏合剂lOOml bid。对照组:优降糖5mg tid。两组均以治疗两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降糖增敏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P〈O.05,P〈O.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O.05)。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降糖增敏合剂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46例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23例,取双侧胰俞穴针刺治疗:治疗组B,23例,取双侧三阴交穴针刺治疗,以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排卵率、内分泌激素(FSH,LH,T,LH/FSH)、空腹胰岛素(FNI)、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组A针刺前后的排卵率、LH/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B针刺前后LH,LH/FSH有明显差异(P〈0.05)。排卵率、睾酮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A与治疗组B针刺后睾酮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排卵率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LH/FSH、体重指数(BMI)变化无明显差异(F〉0.05)。结论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防止胰岛素抵抗对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6.
景常林 《世界中医药》2009,4(6):307-309
目的:研究益胰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以1:1的比例分别进入西药(二甲双胍)组、治疗(益胰降糖合剂)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餐后2h血糖(P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优于西药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益胰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福寿降糖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53例2型糖尿病并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以优降糖为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加服福寿降糖饮,对照组单服优降糖。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血脂四项(TC、TG、HDL-C、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餐后2h血清胰岛素(P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福寿降糖饮通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降糖调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原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予益气益阴活血通腑方药的水煎剂治疗,西药组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作标准镘头餐试验,并计算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①中药组改善外周胰素抵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5.6%(其中逆转率为24.4%),降糖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2%,均与二甲双胍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中药组证侯的改善较为明显。②中药组的SI与IAI显著改善(P<0.05),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但IRG无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自拟复方田参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复方田参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片与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自拟复方田参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_3%,对照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复方田参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甘精胰岛素+罗格列酮治疗,后者只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为期6个月,观察2组BMI、FPG、2h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HOMA—IR、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变化。结果:2组BMI、FPG、2hPG、HbA1C治疗前后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HOMA—IR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达标时胰岛素用量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地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