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及常规放疗在靶区剂量及正常重要组织保护上的的优劣。方法:采用Cadplan6.4.7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常规、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计划的总剂量均设定为50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常规(RT)、适形(3DCRT)和调强(IMRT)放射治疗计划的95%体积GTV剂量分别为:(47.46±2.02)Gy、(48.12±0.78)Gy和(49.20±0.37)Gy,IMRT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1);3种放疗计划的95%体积PTV剂量分别为:(30.07±7.74)Gy、(45.44±1.35)Gy和(47.98±1.39)Gy、3DCRT和IMRT优于常规放疗(P<0.01);3种放疗计划的CI值分别为(0.38±0.18)、(0.75±0.14)和(0.96±0.07),其中IMRT计划的CI值最高。RT、3DCRT和IMRT计划的全肺V20分别为(21.63±6.26)%、(35.81±13.21)%和(32.95±10.93)%,3DCRT与IMRT与常规放疗相比总肺接受≥20Gy的照射体积增加了(P<0.05)。RT、3DCRT和IMRT计划的脊髓剂量及心脏剂量均在脊髓心脏耐受剂量范围以内。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在靶区适形度和靶区剂量上均优于常规放疗,在正常组织剂量上与常规放疗相比无明显差异。调强放疗在靶区适形度优于三维适形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的优缺点.方法:1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模拟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术后照射中IM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IMRT优于3DCRT和常规模拟机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中段食管癌常规三野放疗与三维适形(3DCRT)、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4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行模拟定位,T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三维重建并勾画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OAR.40例均做常规放疗(前垂直野、后两等中心野)、3DCRT和调强计划.评估、优化后比较3种计划对OAR剂量学的影响.结果常规三野放疗和3DCRT、调强放疗分别为:脊髓Dmax和心脏V50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之间V5~V10的比较,除了V10在3D和IMR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中段食管鳞癌长度4~7 cm放射治疗,常规三野放疗与3DCRT、调强放疗对OAR剂量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相同的野同等的剂量照射情况下,调强放疗对OAR的影响明显比常规3DCRT放疗方式小.  相似文献   

4.
叶祯开  张成 《广西医学》2012,34(6):742-744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的治疗计划特点,为食管癌放疗的优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初治食管癌患者6例,其中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3例,中胸段食管癌3例,进行CT扫描,靶区勾画和三维图像结构重建,然后分别在Elekta Precise PLAN2.1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进行1前野、1后野和2后斜野的3D-CRT方案布野和空间等分的3野、5野、7野、9野的IMRT计划设计,并对每一计划进行评价.结果 (1)3D-CRT计划能使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但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差;(2)5野、7野、9野IMR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和重要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3D-CRT计划及3野IMRT计划(P<0.05).结论 无论食管癌的病变位于颈段及上胸段还是中胸段,5野、7野、9野的IMRT计划均较3野IMRT计划及3D-CRT计划在靶区适形性及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更具优势.IMRT5、IMRT7的治疗方案更适合在早期颈段及上胸段、中胸段食管癌放疗.  相似文献   

5.
韩建锋 《大家健康》2013,(10):101-102
目的:主要对胃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7野分野放疗以及强调放射治疗之间计量学差异进行比较,意在为临床应用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救治的胃癌患者6例,以上述三种放疗技术为主分别制定不同的放疗计划,给予95%PTV45Gy的处方剂量,并采用等剂量曲线以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计划结果进行评价,且评价参数大致有V110%、V95%、不均匀性指数、适形指数(CI)以及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就靶区适形性以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而言,IMRT与7FRT和3DCRT比较较优,但7FRT与3DCRT相比,靶区适形性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肝脏保护问题,IMRT均优于7FRT和3DCRT,而3DCRT又较差于7FRT的肝脏D1/3,7FRT在肝脏受到的平均剂量与3DCRT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脊髓的最高受量主要与3DCRT有关,与7FRT和IMRT相比比较优越,且7FRT和IMRT二者间7FRT较好;肾脏受量IMRT、7FRT及3DCRT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FRT的肝脏D1/3与3DCRT相比比较优越,而就HI、脊髓最高受量而言,3DCRT优于7FRT,而IMRT均优于7FRT与3DCRT。IMRT在胃癌放疗上有着放射物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对直肠癌放疗的物理计划特点。方法:选取5例直肠癌病例,进行CT扫描、靶区勾画和三维图像结构重建,分别在Cadplan治疗计划系统上进行三维适形和空间等分的3、5、7、9野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并对每一计划作出评价。结果:(1)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满足计划靶体积(PTV)剂量要求,但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差。(2)4个调强放疗计划的PTV和重要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强放疗计划间各项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调强放疗在对直肠癌的放疗中较三维适形放疗有剂量分布的优越性。3野的调强放疗基本可以满足PTV和重要器官的剂量学要求,5野的调强放疗计划最优,7野和9野的调强放疗计划未能显示剂量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张孝勇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32-133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分析剂量参数。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4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模拟分段扫描,并进行图像耦合,同时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7个野三维适形放疗(3DCRT)、9和13个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并对PTV剂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3DCRT需设置三个中心,IMRT则需设置两个中心。全脑全脊髓(PTV)剂量分布9个野IMRT明显优于3DCRT及13个野IMRT。且9个野IMRT和断层治疗剂量分布情况较为相似。结论常规加速器全脑全脊髓9个野IMRT能够实现断层治疗剂量分布,同时该方式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程剑  石春梅  齐赛男 《中外医疗》2014,(19):189-190
目的 分析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及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胸上段食管癌患者48例,每例患者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分析两种计划中器官与靶区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及3DCRT的V95%大体肿瘤区剂量为(86.2±1.3)%、(58.4±1.2)%,IMRT V95%大体肿瘤区剂量明显高于3DCRT;MRT与3DCRT靶区适合度指数CI分别为PTV(0.71±0.03)和(0.51±0.03),GTV(0.65±0.01)与(0.45±0.01),MRT靶区适合度指数显著高于3DCRT;IMRT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分别为PTV(1.15±0.04),GTV(1.01±0.02),3DCRT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分别为PTV (1.54±0.03),GTV (1.16±0.01),MRT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显著低于3DCRT;IMRT脊髓计划区中最高剂量[(3708.9±58.2)cGy]明显低于3DCRT[(4338.2±63.4)cGy],IMRT V5[(42.3±3.8)%]显著高于3DCRT [(36.5±3.5)%]。结论 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调强放疗技术剂量适应性更为优良,可对患者脊髓予以更为有效的保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 (3DCRT) 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和有效治疗时间(TT)等。【结果】 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均优于3DCRT。对于正常组织,三组计划中肺、心脏的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但IMRT与VMAT可较3DCRT更好的保护脊髓。3DCRT、IMRT、VMAT的MU分别为537 ± 92、601 ± 122、682 ± 139,有效治疗时间(min)分别为 3.9 ± 0.3、6.0 ± 0.7、4.7 ± 0.7 (P < 0.05)。【结论】 与3DCRT相比,VMAT与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均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但VMAT较IMRT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放疗技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3种治疗计划,即常规放疗(CRT)、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对CRT要求参考点达到处方剂量40Gy,对3DCRT和IMRT要求95%的等剂量线(38Gy)包括整个计划靶体积(PTV).根据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3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险器官受量的差异.结果 IMR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较其他两种计划好,同时减少了脊髓、小肠和心脏受照的最大剂量;3种计划的处方剂量覆盖大体肿瘤体积(GTV)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和3DCRT可以提高靶区体积内的均匀度和适形度,在保护脊髓、小肠和心脏方面较CRT具有明显优势,以IMRT最佳.对部分椎体转移瘤患者实施IMRT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癌调强和适形放疗方案的比较,选择前列腺癌最佳放疗方案.方法:选取8例前列腺癌患者,经过增强CT模拟定位后参考盆腔磁共振结果勾画大体肿瘤体积,按统一标准外扩临床靶体积和PTV,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在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直肠、膀胱、股骨头等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结果:调强放疗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处方剂量覆盖PTV百分比较好,减少了直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采用IMRT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肠癌术前放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3 野3DCRT、9 野IMRT 和HT 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pGTV) 处方剂量56.25 Gy( 分25 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PTV)50 Gy( 分25 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结果 3 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除3DCRT 计划外,IMRT 计划和HT 计划均能满足各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靶区( 包括pGTV 和PTV) 适形指数HT < IMRT < 3DCRT,pGTV 剂量均匀指数HT < IMRT 及3DCRT。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 和HT 优于3DCRT,HT 优于IMRT。3DCRT、IMRT 和HT 计划的小肠V 15 分别为(304.7±113.2) cc、(283.5±124.8) cc 和(240.7±102.0) cc,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此处方剂量模式下,3DCRT 计划无法满足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IMRT 和HT 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均明显优于3DCRT 计划。HT 较IMRT 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小肠、膀胱、骨盆及股骨头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的受量情况.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中晚期NSCLC(Ⅲ~Ⅳ期)患者行回顾性研究,计划靶区处方剂量66 Gy,利用TPS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IMRT三种放疗计?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三种计划对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IMRT与3DCRT、常规放疗比较:肿瘤靶区有更好的剂量分布;明显减少了肺V30、V40值;心脏V35及食管V45亦减少;肺V5值提高;脊髓受量较3DCRT有所加大.结论 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明显优于常规放疗和3DCRT,同时能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照射野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接受sIMRT计划及IMRT计划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计划靶区剂量均为2 Gy/次.比较IMRT计划与sIMRT计划在放疗靶区、照射野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剂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拓能公司生产的Wi MRT三维实行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对2012年11月—2014年1月6~9个照射角度的3D-CRT和IMRT计划进行设计,肿瘤量为45 Gy,计算正常组织和靶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以及需要照射的总跳数。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rimart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测量出10 cm×10 cm射野外漏射线和散射线剂量率,估算放疗时正常的组织所受辐射剂量随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照射野数和照射角度一致时,调强放疗时膀胱、直肠、阴道所受的平均剂量分别是三维适形放疗剂量的19.5%、64.5%以及61%,靶区平均的受照剂量高于三维适形放疗。讨论宫颈癌调强放疗方式优于三维适形放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规(CF)、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IMRT)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行单纯放疗的患者共149例,其中采用常规放疗68例(CF组),三维适形放疗45例(3DCRT组),调强放疗36例(IMRT组),均采用6MV X线照射,2.0 Gy/次,5 次/周,总剂量为60~66 Gy、分30~33次、40~45 d完成,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CF组、3DCRT组和IMRT组有效率分别为70.6%、91.1%和91.7%.CF组与3DCRT组和IMRT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各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4%、70.5%和69.4%;3组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8%、50.0%和58.3%;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4%、84.1%和83.3%;3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33.8%、54.6%和58.3%.3DCRT组+IM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CF组较IMRT组+3DCRT组高(P<0.05),骨髓抑制反应3DCRT组+IMRT组较CF组轻(P<0.05).结论 3DCRT和IMRT方法能提高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放射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刘俊峰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24-1125
作为肿瘤治疗三大手段之一的放射治疗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计算机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至上世纪末期放射治疗已从传统的常规放疗向三维适形放疗(3DCRT)过渡。进入本世纪后,放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三维适形放疗已基本普及,作为3DCRT的进一步拓展,调强放疗(IMRT)的技术也日趋完善。调强放射治疗使用了3DCRT的所有工具,并增加了一些其他新特性。它使用基于计算机逆向优化技术产生的非均匀射束强度来改善剂量分布,通过调整直线加速器多叶光栅(MLC)的运动状态使照射野内的射线强度满足所需剂量要求,从而使肿瘤组织受到比普通放疗更高的照射剂量,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照射野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俐  刘翔宇  唐新生  严伟  舒晓镭  孙世良 《重庆医学》2007,36(14):1414-1415
目的 探索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照射野设计两种方法,从剂量学上探讨设野的合理性.方法 对鼻咽癌常规设野和调强放疗的治疗范围和剂量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照射计划均能基本满足临床要求.IMRT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好,正常组织受照射的范围和剂量减少.结论 IMRT对鼻咽癌患者无论是在靶区的剂量分布,还是保护正常组织都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童铸廷  任孟先  陈香存  肖亮  仲飞  王凡 《安徽医学》2017,38(9):1111-1114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癌5野调强放疗计划和7野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相关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食管癌的放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别设计5野和7野调强计划,比较2个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均优于5野调强计划(P<0.05);5野调强计划的左右肺V5低于7野调强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野计划的左肺V20、V30及右肺的V20高于7野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放疗计划的脊髓和心脏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野调强计划虽然没有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高,但是在减少肺部低剂量照射体积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满足临床上大多数情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祯开  张成 《医学综述》2008,14(6):838-840
多年来食管癌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一直未见提高。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作为新兴技术,具有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优点,改善了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减少靶区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剂量,为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定位、靶区勾画以及治疗计划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