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业农 《河北医学》2000,6(4):329-33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G ~ 级人工流产术患者 40例 ,年龄 2 1~ 33岁 ,体重 4 2~ 6 4 kg,妊娠时间 4 2~56 d。1.2 方法1.2 .1 麻醉前常规禁食禁饮 ,手术前 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和阿托品 0 .5mg。随机分为两组 ,芬太尼组 :于 30 s时间匀速静注异丙酚 1.5mg/ kg,意识消失后 30 s时间匀速静注芬太尼 1μg/ kg,继以异丙酚0 .2 mg/ kg· min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 ;氯胺酮组 :于 30 s时间匀速静注异丙酚 1.5mg/ kg,意识消失后30 s时间匀速静注氯胺酮 1mg/ kg,继以异丙酚0 .2 mg/ kg·min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术中监测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2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以异丙酚(1.5~2)mg·kg-1、咪唑安定(3~5)mg、舒芬太尼1μg·kg-1、哌库溴铵0.15mg·kg-1诱导插管.麻醉维持:新鲜气流量2L·min-1(O2:N2P为1∶1),异丙酚(3~4)mg·kg-1·h-1、舒芬太尼1μg·kg-1·h-1泵入,间断静注哌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术后观察拔管时间和在ICU停留时间.结果 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改变,无1例改体外循环.平均麻醉时间(164±37)min,输血(536±62)ml,输液(3025±153)ml.术后拔管时间为(3.6±1.1)h,在ICU停留时间(2.2±0.8)d.结论 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符合"快车道"心脏手术麻醉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联合曲马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曲马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静注异丙酚2mg/kg,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B组先缓慢静注曲马多1mg/kg,速度50mg/min,后同A组方法。结果B组术中镇痛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术后宫缩痛也比A组轻(P<0.01)。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曲马多用于人工流产比单用大剂量异丙酚麻醉效果好,能有效地减少异丙酚用量,加强术中镇痛效果,降低手术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赵瑞珩 《医学动物防制》2004,20(11):706-707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西洽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孕妇30例。先注射芬太尼0.1~0.3μg/kg,2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待病人睫毛、角膜反射消失后即开始手术。结论人工流产术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配合静脉麻醉具有以下特点(1)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完善;(2)术后苏醒快,安全离院时间短;(3)对呼吸、循环系统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不同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TCI(T组)采用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2.5mg/kg及维库溴胺0.1mg/kg快速诱导后,经口明视插管,维持采用瑞芬太尼靶浓度4~8ng/mL+异丙酚4~8mg/(kg·h).异氟醚组(Ⅰ组)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2.5mg/kg,维库溴胺0.1mg/kg诱导经口明视插管后,维持采用1:1的氧气:笑气和异氟醚(维持呼吸浓度0.8~1.2MAC)吸入麻醉.术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结果 T组病人入睡快,术中血流动力学比Ⅰ组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意识清楚,术后随访术中无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既满足了手术要求又提高了麻醉药的可控性,真正做到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崔卓越 《海南医学》2006,17(7):124-125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早孕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2组,Ⅰ组用药为单纯1%异丙酚,静注剂量3mg/kg,Ⅱ组用药为在输注异丙酚前1min先静注0.3μg/kg瑞芬太尼,注药时间30秒,异丙酚静注量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两组术中因操作刺激,患者有肢体动作时,可追加0.5mg/kg异丙酚以维持满意的麻醉效果.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SBP、DBP、MAP、SPO2、HR值,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及异丙酚的总用量.结果和术前比,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MAP、HR显著降低(P<0.01),吸宫时MAP、HR均显著增高(P<0.05),Ⅱ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MAP、HR和术前比显著降低(P<0.01),Ⅰ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1),异丙酚用量显著增加(P<0.01),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效果确切,呼吸循环抑制显著降低,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是人工流产较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 2 0 0例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施行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以期探讨出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2 0 0例均为门诊病人 ,ASAⅠ -Ⅱ级 ,年龄 18~ 4 5岁 ,平均 2 4岁 ,妊娠时间 6~ 9周 ,体重 4 2~ 6 5kg ,手术时间 3~ 6min。术前常规禁食 6h ,无麻醉前用药。入室后静脉注射异丙酚 2 .5~ 4mg/kg ,诱导时以 1mg/kg/min注射速度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消毒铺巾开始手术。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情况及手术时间 ,继续注射异丙酚 30~5 0mg/次。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并记录Bp、HR、RR、SpO2 ,记录意识消失时间 (从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配合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孕妇30例。先注射芬太尼0.1-0.3μg/ kg,2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待病人睫毛、角膜反射消失后即开始手术。结论人工流产术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配合静 脉麻醉具有以下特点(1)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完善;(2)术后苏醒快,安全离院时间短;(3)对呼吸、循环系统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蔡夏英 《吉林医学》2009,30(13):1265-126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方法:将200例孕40~70d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静脉滴注异丙酚+芬太尼镇痛组(观察组)和吸入氧化亚氮镇痛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术前均禁食水6h,观察组静脉推注芬太尼及异丙酚致孕妇意识消失后行人流术,对照组给予氧化亚氮吸入后手术。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达无痛,宫颈松弛和较松弛及术后宫缩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优于氧化亚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全身麻醉无痛人工流产的10000例患者,先静脉注射1%氯胺酮0.2~0.3mg/kg,接着30s内静脉注射异丙酚1.0~1.5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观察患者麻醉效果、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从注射异丙酚至患者意识消失时间(43±8)s;停药至意识恢复时间(5.4±2.2)min,停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8.5±3.3)min,手术时间(4.3±2.1)min,所有患者均能在术后40min内自主活动,离开手术室.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苏醒快而彻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中对病人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无痛人流患者,微量泵静注方式泵人异丙酚,首次剂量:1~2mg/kg·min,观察者不断给病人言语指令,待失去语言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时,定为意识消失;再以0.4~0.6mg/kg·min维持,术毕,停止静注异丙酚,恢复言语指令和睫毛反射时,定为意识恢复。分别监测清醒、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时的数量化脑电图变化。术后随访了解病人在异丙酚全麻恢复即刻的回忆。除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和麻醉深度监测外,还应用前臂隔离法、模糊辩听法及术后测试法等考查和比较异丙酚对术中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干预时,除达到无痛效果外,对其意识活动的影响。结果术中无疼率100%;无意识活动100%;术前10~30min不能记忆85%;顺行遗忘(15±5)min;逆行遗忘(5±1)min;停药后苏醒时间为(7±3)min;自述有梦20%。结论异丙酚不仅对人流术中不适有良好的抑制,使会阴和宫颈松弛,病人合作便于操作,而且对人流过程中病人高级神经活动中的负面效应有较好纠正作用。更重要的是同术期遗忘对患者人流恐惧心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静脉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64例,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咪达唑仑组。麻醉诱导时异丙酚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5~2.0 mg/kg,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0.2 mg/kg,至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6μg/kg、潘可罗宁0.08~0.1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行恒速输注,2组分别为异丙酚8 mg.kg-1.h-1,10 min后减至6 mg.kg-1.h-1,20 min后减至4 mg.kg-1.h-1;咪达唑仑0.2mg.kg-1.h-1,10 min后减至0.15 mg.kg-1.h-1,20 min后减至0.125 mg.kg-1.h-1。分别于术后5、10、20、30、60 min记录Glasgow昏迷分级评分(Gcs)及睁眼时间、对简单命令有反应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3天询问患者是否有术中知晓。结果异丙酚组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异丙酚组患者睁眼时间、对简单命令有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天均无术中知晓。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患者的术后苏醒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异丙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消除人工流产手术病人的痛苦 ,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2 8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ASA)Ⅰ~Ⅱ级的中青年女性分为 2组 ,其中 1组 (异丙酚组 )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kg ,首次剂量诱导 5 0s后追加维持量 0 .2~ 0 .5mg/kg ;2组 (异丙酚 芬太尼组 )先注射芬太尼 1μg/kg ,1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 1.5mg/kg于 30s注完 ,异丙酚首次剂量诱导 5 0s后追加维持量 0 .1~ 0 .3mg/kg。监测BP、HR、SPO2 。结果 两组病例显示意识消失快 ,恢复时间也快 ;手术时间在 15min内 ,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 5 .5min ,定向力恢复 8.7min ,病人在 30min内即可自己步行离院。结论 以上两种麻醉方法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均取得满意的无痛麻醉效果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兰  杨业洲  杨年  岳军  兰自勋  黄小波 《四川医学》2002,23(12):1304-130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芬太尼作用的基础上 ,静脉快速注射异丙酚 1~ 1.2 5mg/kg后 ,受术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 ,手术中用 1mg/(kg·h)的速度注入异丙酚维持镇痛作用 ,选择同日同孕周同施术者未应用镇痛药物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手术经过和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恢复时间和手术前、手术中及恢复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的受术者意识消失时间为 43.65± 4.5 6s ,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为 198.45± 2 3.5 6s ,下床行走离开手术室时间为9.76± 1.67min ,术中血压下降 ,呼吸减慢 ,但变化不大 ,无需特殊处理。与对照组比较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的受术者术中无疼痛经历 ,术后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两组手术时间 ,手术中出血量 ,术后疼痛持续时间 ,阴道流血时间及复经时间 ,复经后月经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方丽萍  胡建 《实用新医学》2007,8(6):506-507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利多卡因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对患者HR、MAP、SpO2及清醒时间、注射部位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早期妊娠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开放静脉后先注入利多卡因0.5mg/kg、芬太尼0.5ug/kg,1分钟后注入异丙酚2.5mg/kg,术中根据情况追加30~50mg异丙酚;B组开放静脉后直接注入异丙酚,用量同A组。分别监测两组在麻醉前1分钟、手术开始前、手术中HR、MAP、SpO2变化,并记录病人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结果 A组于手术中HR、MAP升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病人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SpO2、意识消失及术毕清醒时间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并且能减轻异丙酚引起的注射痛。  相似文献   

16.
黄雁  褚天  江伟航 《海南医学》2001,12(9):41-4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F组和FK组,每组15例,K组静注异丙酚2.5mg/kg,FK组先静注氯胺酮0.2mg/kg,然后静注异丙酚1.5mg/kg,异丙酚均于20~40秒内注完,注完后30秒即开始手术.若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刺激,则追加维持药量20~40mg.记录注药前1′注药后2′、4′、6′、8′、10′、12′、15′的SpO2、SBP、HR以及异丙酚总用药量、诱导后至被唤醒时间、离院时间、术中意识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SpO2F组和FK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下降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F组SBP、HR也明显下降,而FK组则未见明显变化.FK组异丙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F组(p<0.01).两组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可减轻对循环的抑制,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可安全用于无痛人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术毕停药;对照组麻醉诱导以异丙酚1~2 mg/kg、枸橼酸芬太尼2.5 μg/kg静注,术中吸入1%异氟烷和静注芬太尼0.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停止.记录2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1 h和3 h的意识状态(OAAS)、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①术中TCI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维持在6 μg/L、异丙酚血药浓度维持在3 mg/L的给药速度,血流动力学稳定;②在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拔管前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CI组,有统计学差异;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时间TCI组早于对照组;④TCI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⑤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更适用.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赵晖  柴伟  杨永慧  尹国武 《医学争鸣》2000,21(6):S112-S112
0 引言 异丙酚因诱导迅速,麻醉维持易于控制,恢复快速完全的优点,广泛用于全麻诱导及维持.为研究其对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效能,我们对127例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应用异丙酚麻醉,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27例早孕行人流手术患者,年龄18~43岁,ASAI-II级,入室后测量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前100例患者异丙酚以2.5mg·kg-1剂量60s静脉推注完毕,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持续输注异丙酚10mg·kg-1·h-1至手术结束.诱导后连续监测BP,HR,SpO2;记录术后苏醒时间,观察用药中和停药后的不良反应,麻醉过程常规吸氧.后27例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与单独应用异丙酚在宫颈锥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B组),每组40例.A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B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1,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再注射已用异丙酚的半量后开始官颈锥切手术.术中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适当追加异丙酚.B组中,手术时间长于15 min者额外追加氯胺酮0.2 mg·kg-1.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异丙酚的总用药量、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副作用.结果 ①A组和B组异丙酚用量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0.7±9.9)ml和(24.2±6.5)ml(P<0.01).术中体动反应A组30%,B组1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中2组心率皆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B组血压降低幅度较A组小.③2组皆无患者发生呼吸、循环严重并发症.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患者术中血压变化相对较小,体动反应较少,不增加患者的麻醉恢复日时间,且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术中氧化亚氮吸入,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Ⅲ组异丙酚静脉注射复合氧化亚氮吸入。观察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术前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宫颈松弛程度、不良反应和术后5 min离床率。结果Ⅱ组和Ⅲ组在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程度方面优于Ⅰ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稳定,苏醒迅速。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静脉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是一种镇痛效果完善、呼吸和循环系统稳定、苏醒快及不良反应较少的理想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