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中,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和管理模式已严重束缚了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我国本科生参与专业科研活动并不普遍。本文围绕医学科研相关教学课程的特点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研训练的相关措施,探讨了如何对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期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圳大学医学部构建了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开设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建立科研导师培养制度、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组织科研竞赛活动等.文章探索利用"聚徒教学"将本科生科研活动有效组织和整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为医院培养救死扶伤的高级专业人才、为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培养从事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好坏,将对整个学校的科研活动、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科研道德素质、科学研究压力、学术规范教育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导致医学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前、中、后期科研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科研道德素质、制定合理毕业考评体系、设置科研诚信课程和发挥导师作用等途径来进一步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也促使高等医学院校对于本科生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断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了生物医学科研方法课程,并对制定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馈调控与评价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和根本任务.在麻醉学专 业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应用综合 教学方法,科研促进教学的运用正是其中之一.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科研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医学本科实习生开展临床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习的现状,结合医学院校临床代教和科研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带教并实施科研训练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激发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其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这就要求医学本科教学阶段多开展第2课堂和科研活动,增设综合性、设计性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过程,使本科生拓展科研思路,参与科学研究,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提高科研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适应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及社会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吸取国内外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实施高年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相似文献   

9.
完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学发展的过程是人类认识疾病的过程,医学科研活动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科研工作是临床业务提升的前提和保证,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医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医药卫生人才,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实际上,学生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都必须由实验教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6,(1):20-23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成为评价医学本科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由于我国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参差不齐,不利于高等医学院校快速有效地完成科研项目,因此本文从运用转化医学思维指导医学生科研管理和团队合作两个方面阐述医学生科研活动的意义和措施,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备敏锐思维和全面素质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这一主题,深圳大学医学部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研导师制培养制度、聚徒小组教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多方面构建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结合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小班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激发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西北医学教育》2016,(5):684-688
当今医疗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本科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实践体制,是经过长期探索得到的提升医学本科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基于导师制开展本科生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本科学员能力发展贪多求全、兴趣导向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不同学员开展第二课堂的感受与收获各有差异。对不同学员开展医学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学员心理特征和能力特长制定不同的科研入门培养方案,通过因"材"施"教"、团队合作竞争,充分发挥本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本科学员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热情,将对第二课堂医学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合理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是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院以科研项目为载体,通过建立"四位一体"的科研活动指导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建立科研实践活动的资金保障和激励机制等途径,在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导潮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本文着力分析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创新人才培养不相适应;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医学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等.结合改革实践,积极探索了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①树立勇创特色、敢争第一的创新意识;②营造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创新教育环境;③优化课程结构,实施创新学习;④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⑤建设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合理构建医学课程体系和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医学机能学实验是医学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优化其实验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思考的主动地位,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其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创新性思维能力及综合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老少边穷地区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临床医师是当前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的重点。本文简述了科研创新教育工作对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作用以及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世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改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思维模式,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国家对高等医学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相继为研究生及本科生开设了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这对学生搭建实验动物知识框架、夯实实验动物学理论、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离教育部对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要突出创新性的要求有不小差距。基于此,笔者在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本着以"科研带教育,以教育促科研"的指导原则,采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重点强调实验动物福利及动物实验伦理;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实验,构建"教研共同体"。通过教研融合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方法:选取某医学院院校2012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共5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60名学生为观察组,3个班77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按学校设置课程和管理模式正常教学和管理,观察组学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导师增加多手段的综合性科研素养培养方案,2年后比较2组学生的科研素养.结果:观察组学生会使用中、英文数据库和阅读过中、英文文献的比例分别为93.33%、46.67%、93.33%和41.67%,均高于对照组的36.36%、6.49%、36.36%和3.90%(P<0.01);观察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和参与论文撰写和发表的比例分别81.67%、63.33%和4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5%、20.78%和10.39%(P<0.01).结论: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采取多手段的综合性的科研素养培养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