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使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口腔不同诊疗操作造成诊疗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口腔诊疗环境的安全性,探讨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月之间牙周炎Ⅱ度患者使用带有动力系统操作的超声洁牙30例(动力系统组)和无需使用动力系统的正畸患者的托槽粘贴30例(非动力系统组),分别对每组患者诊疗单位中6个点位治疗前、后诊疗环境进行采样,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前、后诊疗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诊疗环境布点上ATP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诊疗环境布点上ATP测量值有明显区别,使用动力系统的诊疗环境ATP测量值明显高于未使用动力系统的诊疗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不同诊疗操作造成诊疗环境污染情况,ATP生物荧光法具有提高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质量及监督管理的指导性作用.有助于指导医务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同时为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操作标准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TP生物荧光法快速检测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用ATP荧光仪和荧光素酶对部分医疗物品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并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较。结果经使用生物荧光法对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检测150份,合格63份,合格率50.40%,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法具有一致性。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快速评价,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固定正畸矫治患者的牙菌斑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固定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定期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切实有效的牙齿清洁方法以配合临床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95例即将粘接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使用冲牙器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刷牙宣教.采集两组正畸患者固定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结束后1个月刷牙前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染色指数无差异,但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全部指标牙位的菌斑染色指数评价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使用冲牙器组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常规刷牙组.  相似文献   

4.
宋书红 《西部医学》2017,29(2):273-275
【摘要】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外科使用的160个外科缝合包进行灭菌质量分析,每个样品高压蒸汽灭菌取样后分为2份, 分别采用ATP生物荧光法与菌落计数检测评价灭菌效果。结果 160个外科缝合包经过消毒后,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159个,合格率为994%,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合格158个,合格率为988%,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计数法的菌落计数范围为0~34 cfu,平均为(189±034) cfu,ATP生物荧光法的ATP值为3~223 RUL,平均为(1530±429) RUL。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菌落数的对数值与ATP值的对数值之间呈直线关系(P<005),直线相关方程为y=10576x-66518,R2=09982。菌落计数法对外科缝合包的消毒检测平均时间为(3214±420) h,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时间为(420±145) h,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也能有效反映缝合包的菌落数,从而为医院的消毒效果提供有效、快速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腔诊疗环境中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及防制措施.方法 仔细分析口腔诊疗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建立健全口腔诊疗环境、诊疗过程、诊疗器械的各种消毒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就能降低口腔科诊疗环境潜在的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结论 医务人员完善的自我防护,强化消毒、隔离、无菌观念意识,严格按照《医疗结构口腔诊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操作,对保护医患人员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庞红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975-976
目的降低口腔诊疗器械使用中的交叉感染,使消毒灭菌流程规范化,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分析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结果选择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口腔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保证灭菌效果,减少交叉感染。结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能否保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口腔器械(特别是口腔手机)在日常诊疗工作中使用频繁.操作中伸入到患者口腔内,经常接触患者破损的黏膜,使患者唾液、血液及残留的污垢直接粘附在手机上.且停止治疗时,由于手机内部水的回吸作用,如不及时处理,再使用时即造成对第二个患者的污染.为此,我院从2002年10月开始,推行"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制度,严格按照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养护、灭菌一体化方案的卫生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工作.现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菌落计数法和荧光标记法在检测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中的作用及成本效果。方法将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120个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随机分为三个检测组,每组共40个采样点,在同一时段分别检测其清洁消毒前后的相对光单位(RLU)值、细菌总数和清洁消毒后的荧光标记清除情况,比较三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并计算检测成本,比较成本效果比值。结果清洁消毒后,高频接触物表的菌落总数中位数由9.07 cfu/cm~2降至2.47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4,P0.016 7);RLU值中位数由378降至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16 7);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率最高(80%),其次是ATP生物荧光检测法(72.5%),荧光标记法最低(42.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6,P0.016 7);三种方法检测合格率两两比较,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016 7),荧光标记法检测合格率低于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7.366,P0.016 7);三种方法成本效果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TP生物荧光检测法41.45元,菌落计数法35.50元,荧光标记法2.35元。结论三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价医院高频接触物表清洁消毒效果,但荧光标记法更具有成本效果,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发热门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发热门诊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含氯消毒液和过氧化氢消毒湿巾进行清洁消毒,采用荧光标记法、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和微生物法对比两组荧光标记的清除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生物荧光检测合格率和细菌菌落数合格率。运用SPSS 20.0软件,对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分析方法探究清洁消毒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发热门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后,含氯消毒液和过氧化氢消毒湿巾对荧光标记的完全清除率分别为80.47%和95.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5,P<0.001);ATP生物荧光检测的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97.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3);细菌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98.65%和98.0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ATP生物荧光法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评价进行分析,进而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选取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的常规医疗器械,共460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0例。对照组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组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这些常规医疗器械清洗。并对两组清洗质量进行检测,进而评价这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现状。结果对照组的230件医疗器械中,有162例合格,其清洗质量合格率为70.43%;实验组的230件医疗器械中,有198例合格,其清洗质量合格率为86.09%(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这一检测方法可以较快进行医疗器械清洗薄弱环节的寻找,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大大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20.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