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主要观察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S),次要观察终点为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结果 10篇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共纳入2 711例患者,其中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组1 401例,吉西他滨单一治疗组1 310例。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较吉西他滨单一治疗组没有显著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OS[HR=1.00,95%CI(0.98-1.01),P=0.610]与PFS[HR=1.00,95%CI(0.98-1.01),P=0.704]。但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显著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ORR[RR=1.52,95%CI(1.27-1.82),P0.001]。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显著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ORR,但并没有显著改善OS与PFS。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性评价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期(OS)为观察终点,ReviewManager5.1进行Meta分析。结果19篇英文文献包含371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与肿瘤转移灶数目增加呈强相关(OR=1.53,95%CI:1.261.85)。与肿瘤原发灶HER2+(OR=1.15,95%CI:0.621.85)。与肿瘤原发灶HER2+(OR=1.15,95%CI:0.622.13),肿瘤分级(OR=1.68,95%CI:0.552.13),肿瘤分级(OR=1.68,95%CI:0.555.14),肿瘤治疗(OR=0.89,95%CI:0.725.14),肿瘤治疗(OR=0.89,95%CI:0.721.11)无相关性。C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67,95%CI:1.441.11)无相关性。C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67,95%CI:1.441.92)、OS(HR=2.80,95%CI:2.321.92)、OS(HR=2.80,95%CI:2.323.37)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的标本采集时间进行亚组分析,CTC阳性组均比CTC阴性患者预后差。结论CellSearch System检测CTCs用来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其中,CTC阳性组是肿瘤的转移的风险因素,基线及治疗前CTC阳性组均预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结果提示该研究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探究PNI在SCLC中预后价值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3月9日;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值为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纳入19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涵盖5 99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PNI较低的SCLC患者OS[HR=1.58,95%CI(1.37,1.83),P<0.001]和PFS[HR=1.51,95%CI(1.03,2.22),P=0.037]明显较差。结论 治疗前PNI较低或为SCLC患者预后较差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进行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及WHO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184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在初诊及移植前两个时间点进行IPSS-R及WPSS评分,比较两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21.9(0.5~47.5)个月,移植后2年总体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5.1±3.4)%、(71.6±3.6)%,2年复发(RR)率和无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11.9±0.1)%、(16.5±0.1)%。初诊时IPSS-R≤3.5分与>3.5分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P=0.724),WPSS≤2分与>2分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P=0.726)。移植前除外10例患者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74例患者可进行IPSS-R及WPSS评估,其中IPSS-R≤3.5分组OS、PFS率显著优于>3.5分组[OS:(88.6±4.1)%对(65.8±5.3)%,P=0.003;PFS:(87.6±4.2)%对(60.5±5.8)%,P=0.002],WPSS≤2分与>2分组间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4;P=0.565)。此外,移植前IPSS-R较初诊时相比改善组OS、PFS率显著优于未改善组[OS:(83.8±4.6)%对(69.3±5.8)%,P=0.027;PFS:(82.8±4.4)%对(64.0±7.2)%,P=0.006],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前TP53突变(P=0.047,HR=2.460,95%CI 1.014~5.971)和移植前IPSS-R>3.5分(P=0.021,HR=2.510,95%CI 1.151~5.476)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移植前细胞遗传学差及极差(P=0.008,HR=2.765,95%CI 1.305~5.856)和移植前IPSS-R>3.5分(P=0.017,HR=2.457,95%CI 1.175~5.141)是影响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移植前进行IPSS-R评分对行allo-HSCT的MDS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移植前IPSS-R较初诊时改善的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预后的意义。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SCC-Ag与预后相关性的所有文献,并根据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Stata SE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检测,用HR值(风险比)及95%CI(可信区间)作为效应量来评价SCC-Ag与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绘制出森林图、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SCC-Ag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不良总生存期(OS)预后有统计学意义(HR=2.73,95%CI=1.48~5.05,P=0.001)。SCC-Ag低表达者比高表达者的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更长(HR=2.17,95%CI=1.84~2.57,P0.01)。患者SCC-Ag高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HR=2.68,95%CI=0.99~7.24,P=0.051)。纳入的研究在预后OS及其亚组分析中存在明显异质性(I2=93.1%,P0.01),在预后DFS及其亚组分析中不存在统计异质性(I2=23%,P=0.239)。结论 SCC-Ag对宫颈癌的预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表达与疾病的不良预后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胸腺肽α1(thymosinα1,Tα1)对肿瘤化疗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及WANFANG数据库,纳入标准化疗方案联合Tα1用于肿瘤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0的质量评价标准,使用Rev Man 5.3对有效率、1年生存率、总生存期(OS)的危险比(H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危险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5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化疗方案联合Tα1较单用化疗方案治疗在有效率(RR=1.29,95%CI:1.29~1.64)、1年生存率(RR=1.40,95%CI:1.10~1.79)、OS(HR=0.73,95%CI:0.62~0.87)和PFS(HR=0.83,95%CI:0.73~0.95)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Tα1治疗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OS和PFS。  相似文献   

7.
目的皮肤毒性是使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中早期出现和最常见的临床现象,然而,皮肤毒性是否可以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目前仍然不明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8年10月。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HR及其95%CI评价皮疹状态预测接受EGFR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结果皮肤毒性严重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皮肤毒性较弱组[HR=0.587,95%CI (0.512,0.662),P 0.01]。此外,皮肤毒性严重组总生存期(OS)优于皮肤毒性较弱组[HR=0.512,95%CI(0.443,0.58),P 0.01]。接受EGFR单抗治疗,KRAS突变患者肿瘤早期临床缓解率显著优于KRAS野生型[OR=3.029,95%CI (2.474,3.708),P 0.01]。结论皮肤毒性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指标之一,皮肤毒性的出现提示从抗EGFR单抗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5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代谢SUVmax、MTV和TLG与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关系。结果:58例DLBCL患者的SUVmax、MTV和TLG分别为21.45(10.26-42.38)、27.30(14.20-133.25)cm3和322.85(47.35-1 438.20)。单因素分析显示,大肿块、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MTV及TLG是DLBCL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及SUVmax仅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TV(HR=2.974,95%CI:1.803-7.225)(/HR=3.925,95%CI:1.973-8.246)及TLG(HR=2.583,95%CI:1.192-5.316)/(HR=2.874,95%CI:1.538-6.483)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国际预后指数(HR=2.490,95%CI:1.150-4.962)是影响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TV及TLG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LBCL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评价沙利度胺(Thal)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的预后和安全性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6年6月发表的关于Thal在MM维持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 Man 5.2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共4 6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MM患者维持治疗中,含Thal与不含Thal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6,95%CI:0.61~0.72,P<0.000 01),但在总生存期(OS)方面无统计学差异(HR=0.95,95%CI:0.86~1.05,P=0.33)。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含Thal组均可延长PFS而不能使MM患者在OS方面获益。在安全性方面,含Thal组的血栓栓塞、乏力、神经病变、水肿、便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而高血糖、疼痛、肺炎、失眠、感染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MM维持治疗中,无论是否行ASCT,Thal能明显延长患者PFS,但增加了血栓栓塞、乏力、神经病变、水肿、便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BRCA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探讨BRCA突变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和质量评估,提取主要预后指标为总生存率(OS),次要预后指标包括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合成,对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进行汇总,合并效应量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4篇文献,共计35 02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BRCA1基因突变患者为1 508例,BRCA2基因突变患者为739例,BRCA1突变携带者OS低于非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63,95%CI:1.33~2.00,P=0.000),BRCA1突变携带者与BCSS、EFS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4,95%CI:0.81~1.61,P=0.448;HR=1.18,95%CI:0.94~1.46,P=0.149)。BRCA2突变携带者OS低于非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7,95%CI:1.06~2.02,P=0.020),BRCA2突变携带者与BCSS、EFS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21,95%CI:0.84~1.73,P=0.302;HR=1.09,95%CI:0.81~1.47,P=0.558)。结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OS相关,但对其BCSS和EFS无显著影响,在亚组分析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生存率有所改善,结果可能对BRCA突变携带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的优势人群。方法研究入组血栓形成高风险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26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113例)与对照组(113例),治疗组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4100 u皮下注射1次/日,疗程6个月,并给予标准抗肿瘤治疗,对照组仅予标准抗肿瘤治疗,随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分别为6. 4月(95%CI:5. 97~6. 83月)与6. 3月(95%CI:5. 98~6. 62月),P=0. 18;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分别为20. 9月(95%CI:18. 90~22. 90月)与20. 7月(95%CI:17. 70~23. 70月),P=0. 1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组治疗组与对照组mPFS分别为10. 2月(95%CI:7. 98~12. 42月)与9. 9月(95%CI:9. 17~10. 63月),P=0. 03; EGFR突变亚组治疗组与对照组mOS分别为28. 9月(95%CI:26. 62~31. 18月)与28. 6月(95%CI:28. 08~29. 13月),P=0. 0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亚组治疗组与对照组mPFS为分别11. 9月(95%CI:10. 55~13. 25月)与10. 8月(95%CI:10. 03~11. 57月),P=0. 03; EGFR-TKI治疗亚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mOS)分别为28. 1月(95%CI:27. 29~28. 91月)与27. 8月(95%CI:25. 86~29. 74月),P=0. 02。EGFR突变亚组,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PFS的HR=0. 65,95%CI:0. 43~0. 97,P=0. 03,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OS的HR=0. 53,95%CI:0. 33~0. 84,P=0. 01; EGFR-TKI治疗亚组,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PFS的HR=0. 59,95%CI:0. 37~0. 95,P=0. 03,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OS的HR=0. 55,95%CI:0. 33~0. 91,P=0. 02。结论低分子肝素那屈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PFS及OS无改善,但能延长EGFR突变及使用EGFR-TKI治疗患者的PFS与OS,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细胞分化标志在119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CL-6、CD10、MUM1/IRF4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CL-6+意味着更短的PFS(P=0.047)与OS(P=0.035)。多因素分析显示,BCL-6+意味着更短的PFS(HR:1.95,95%CI:1.22-3.12,P=0.005),但与OS不相关(HR:1.85,95%CI:0.71-4.8,P=0.21)。Hans分类及单个B细胞标记BCL-2、CD10、Mum1/IRF4与预后不相关。结论:BCL-6+是PCNSL的不良预后标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有关PCNL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研究,时间截止至2016年10月,采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研究,5 3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单因素分析结果 :肾功能不全[OR=2.78,95%CI(1.96,3.95),P=0.000]、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OR=3.41,95%CI(1.89,6.15),P=0.000]、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异常[OR=3.78,95%CI(3.02,4.72),P=0.000]、糖尿病[OR=2.14,95%CI(1.33,3.45),P=0.002]、结石细菌培养阳性[OR=5.14,95%CI(2.46,10.73),P=0.000]和手术时间≥120 min[OR=2.31,95%CI(1.40,3.82),P=0.001]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OR=6.83,95%CI(2.82,16.57),P=0.000]、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异常[OR=5.43,95%CI(3.51,8.41),P=0.000]、糖尿病[OR=2.85,95%CI(1.45,5.58),P=0.002]、结石细菌培养阳性[OR=4.30,95%CI(1.30,14.21),P=0.020]和手术时间≥120 min[OR=2.72,95%CI(1.62,4.59),P=0.000]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异常、结石细菌培养阳性和手术时间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影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外科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各数据库1980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便秘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筛选,采用Jadad评分和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计1445例。Meta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综合疗效[OR=9.40,95%CI(6.21,14.22),P0.000 01],提高治愈率[OR=3.46,95%CI(2.05,5.83),P0.000 01]和总有效率[OR=7.93,95%CI(4.69,13.40),P0.000 01],缩短恢复排便时间[SMD=-1.37,95%CI(-2.41,-0.33),P=0.010],改善大便性状[OR=6.48,95%CI(3.10,13.56),P0.000 01],减少排便困难感[OR=0.05,95%CI(0.02,0.16),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外科术后便秘较常规治疗更有效,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体质指数(BMI)与心房颤动病人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数据,核对无误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合格文献限定于研究BMI和心房颤动死亡率相关性的队列研究,BMI至少分2组,研究结果呈现各组死亡的相对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1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其余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包含54 685例心房颤动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因死亡率,与正常体质指数组比较,低体质指数组死亡率更高[HR=1.89,95%CI(1.28,2.80),P=0.001],超重组死亡率更低[HR=0.73,95%CI(0.68,0.79),P0.000 01],肥胖组死亡率也更低[HR=0.65,95%CI(0.60,0.72),P0.000 0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正常体质指数组比较,低体质指数组死亡率更高[HR=2.49,95%CI(1.38,4.50),P=0.003],超重组死亡率更低[HR=0.70,95%CI(0.59,0.85),P=0.000 2],肥胖组死亡率也更低[HR=0.73,95%CI(0.59,0.91),P=0.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超重和肥胖可降低心房颤动病人的死亡率,而低体重则增加了心房颤动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9月30日。由2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相关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试验组能显著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的降低幅度[标准均数差(SMD)=0.69,95%CI(0.22,1.16),P=0.004],降低B型脑钠肽的升高幅度[SMD=-2.32,95%CI(-3.03,-1.60),P0.000 01],减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47,95%CI(0.33,0.67),P0.000 1],降低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率[RR=0.54,95%CI(0.41,0.72),P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减少心电图异常和ST-T改变的发生率,对应用蒽环类药物的肿瘤患者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肝门胆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05年9月至2011年6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的72例肝门胆管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TK1水平,并分析肝门胆管癌患者血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门胆管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者血清TK1水平。血清TK1表达水平与肿瘤最大径(P=0.002),Bi smu t h-Cor lette分期(P<0.0 01)和淋巴结转移(P<0.0 01)表达密切相关。生存分析发现分化程度(HR=2.089,P=0.024)和血清TK1水平(HR=2.519,P=0.018)为肝门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 l sur vival,OS)独立预后因素,而血清TK1水平(HR=3.694,P=0.003)为本组肝门胆管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独立预后因素。血清TK1水平较高的肝门胆管癌患者OS和PFS较短。结论:TK1可能与肝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TK1水平能预测肝门胆管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根据国际骨髓瘤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MM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MM分型、淋巴细胞绝对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单核细胞绝对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血肌酐等临床指标与CONUT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上述指标对初诊MM患者的预后价值。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各亚组之间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采用双尾Log-rank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ONUT评分预测OS的最具区分性的临界值;对非参数分布的样本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确定与OS相关的因素。结果:与高CONUT评分组相比,低评分组有更好的OS(中位OS分别为43.3和127.67个月,95%CI:57.065-78.345,P=0.038),同时,低评分组淋巴细胞绝对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单核细胞绝对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白蛋白和胆固醇的水平较高,但球蛋白水平降低。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HR=1.027,95%CI:1.000-1.054,P=0.048)、单核细胞绝对数(HR=11.284,95%CI:22.968-42.897,P 0.001)、CONUT评分(HR=1.198,95%CI:1.036-1.385,P=0.015)、M蛋白(非Ig G/Ig G型)类型(HR=0.503,95%CI:0.259-0.977,P=0.043)是M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ONUT评分作为免疫-营养评分是能有效预测MM患者预后且方便易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Meta分析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分别联合芬太尼类药物用于老年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等建库至2016年发表的关于依托咪酯-芬太尼类药物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篇RCT(1 535例患者)纳入分析,依托咪酯组(E组)765例,丙泊酚组(P组)770例。依托咪酯组患者心率(HR)[加权均数差(WMD)=2.25,95%CI(0.93,3.56),P=0.001]和平均动脉压(MAP)[WMD=9.09,95%CI(7.60,10.57),P=0.000]的变化幅度较丙泊酚组小,发生低氧血症[OR^=0.46,95%CI(0.32,0.65),P=0.000]的风险较丙泊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依托咪酯组发生呼吸暂停[OR^=0.26,95%CI(0.15,0.48),P=0.000]、注射痛[OR^=0.02,95%CI(0.01,0.05),P=0.000]的风险较丙泊酚组低,发生恶心呕吐[OR^=3.44,95%CI(2.03,5.84),P=0.000]、肌阵挛[OR^=8.14,95%CI(4.18,15.87),P=0.000]的风险较丙泊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类药物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术能较好地保持循环系统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177例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初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分期Ⅲ-Ⅳ期(P=0.004,P=0.029)、ECOG评分2-4分(P=0.003,P=0.042)、结外受累 1处(P=0.000,P=0.031)、异常升高的LDH值(P=0.000,P=0.046)为影响患者OS与PFS的危险因素;B症状(P=0.020)、异常升高的β2-MG值(P=0.020)仅影响患者OS。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异常升高的β2-MG值(P=0.044)及分期(P=0.046)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期(P=0.029)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年龄调整的IPI(aaIPI)评分2-3分的患者与初治骨髓受累的患者OS(P=0.000,P=0.000)与PFS(P=0.013,P=0.000)更差。结论:异常升高的β2-MG值是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OS的独立因素,分期是影响患者OS与PFS的独立因素。aaIPI评分2-3分患者与初治骨髓受累的患者OS与PFS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