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恶性肿瘤伴发热患者254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体温升高的原因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与肿瘤热组相比,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PCT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无论是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还是二者混合性感染,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肿瘤热组;与真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性组的PCT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肿瘤热组、真菌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诊断真菌感染性发热和细菌感染性发热的临界值分别为0.575、0.945ng/m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95%CI:0.805~0.934)、0.951(95%CI:0.917~0.985)。结论初步认为PCT可以作为鉴别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一个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BRCA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探讨BRCA突变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和质量评估,提取主要预后指标为总生存率(OS),次要预后指标包括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合成,对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进行汇总,合并效应量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4篇文献,共计35 02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BRCA1基因突变患者为1 508例,BRCA2基因突变患者为739例,BRCA1突变携带者OS低于非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63,95%CI:1.33~2.00,P=0.000),BRCA1突变携带者与BCSS、EFS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4,95%CI:0.81~1.61,P=0.448;HR=1.18,95%CI:0.94~1.46,P=0.149)。BRCA2突变携带者OS低于非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7,95%CI:1.06~2.02,P=0.020),BRCA2突变携带者与BCSS、EFS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21,95%CI:0.84~1.73,P=0.302;HR=1.09,95%CI:0.81~1.47,P=0.558)。结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OS相关,但对其BCSS和EFS无显著影响,在亚组分析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生存率有所改善,结果可能对BRCA突变携带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技术预测分析Omp2b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筛选T-B联合抗原表位,探讨其免疫原性和激发免疫应答的特点,为开发有效的布鲁氏菌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rotParam,SOMPA,SWISS-MODEL,Rasmol,DNAStar,SYFPEITHI和IEDB来分析Omp2b蛋白的结构,预测T细胞和B细胞的优势表位以及T-B联合表位;2)ELISPOT法检测细胞中IFN-γ阳性细胞数;3)ELISA检测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针对Omp2b蛋白的T-B联合肽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体外培养免疫细胞,检测上清液中的穿孔素和颗粒酶B。结果 生物信息软件综合分析Omp2b蛋白并筛选出了1个T-B细胞联合抗原表位的潜在区段196-216;患者组中分泌IFN-γ细胞数(SFU)较健康对照组增高(F=25.413,P<0.01),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的IgG抗体、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浓度也增加(F=13.653,P<0.01)。结论 Omp2b蛋白的T-B联合抗原表位可以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为布鲁氏菌表位疫苗的筛选与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与CA125在卵巢癌妇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84例卵巢癌患者血清标本HE4和CA125,以132例卵巢良性疾病和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HE4检测水平在绝经前后均为卵巢癌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但健康对照组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25的检测水平在三组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独检测CA125的阳性率为79.35%,HE4的阳性率为67.39%,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9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isher判别分析表明对卵巢癌绝经前组与绝经后组联合检测HE4与CA125一致性较高,正确率分别为绝经前组78.82%(67/85),绝经后组79.80%(79/99)。结论 CA125对卵巢良恶性疾病的区分不如HE4好,联合检测血清HE4与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3(GPC3)与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肝细胞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9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GPC3与GP73水平,并用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其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以56例肝炎后肝硬化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三项指标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做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值评价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GPC3、GP73及AFP在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水平分别为(4.715±2.781)、(28.591±18.584)、(1 051.203±655.833)ng/mL。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到的ROC曲线表明GPC3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2,GP73次之为0.830,APF最小为0.77。通过ROC曲线对三项指标选取最佳诊断截断值,GPC3的截断值为1.41ng/mL,GP73的截断值为18.2ng/mL,AFP的截断值为13.8ng/mL,根据所得截断值得出GPC3、GP73、AFP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检验符合率,结果以三者联合检测最高,分别为81.32%(74/96)、89.28%(50/56)、92.5%(74/80)、74.63%(50/67)、84.35%(124/147)。结论GPC3与GP73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较AFP好,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中将AFP、GPC3与GP73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a-L岩藻糖甘酶(AFU)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h e Cochrance Library(2013年第2期)、Wan Fang Data、VIP、CBM、CNKI和超星Medalink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收集有关AFU与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Meta-Di 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研究,包括1 350例病例,2 07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1单独检测AFU:SEN合并=0.76[95%CI(0.74,0.78)]、SPE合并=0.83[95%CI(0.82,0.85)]、+LR合并=7.09[95%CI(4.34,11.58)]、–LR合并=0.29[95%CI(0.23,0.37)]、DOR合并=26.88[(95%CI(15.04,48.06)]、SROC曲线下面积AUC=0.872 6和Q指数=0.803。2单独检测AFP:SEN合并=0.69[95%CI(0.67,0.72)]、SPE合并=0.88[95%CI(0.86,0.89)]、+LR合并=7.85[95%CI(5.35,11.50)]、–LR合并=0.35[95%CI(0.30,0.42)]、DOR合并=25.62[95%CI(16.35,40.15)]、SROC曲线下面积AUC=0.805 4和Q指数=0.740 6。3联合检测AFU和AFP:SEN合并=0.85[95%CI(0.83,0.87)]、SPE合并=0.86[95%CI(0.85,0.88)]、+LR合并=7.16[95%CI(5.15,9.96)]、–LR合并=0.15[95%CI(0.10,0.23)]、DOR合并=54.07[(95%CI(29.85,97.95)]、SROC曲线下面积AUC=0.940 8和Q指数=0.878 5。结论 AFU与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