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西安某高校大学生2010名,利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SCL-90量表的9个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Kaisex.Meyer-Olkin(KMO)测度值为0.802,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为998.138,达到显著性。9个因子可以抽取出一个共同因子,解释总变异量为73.63%。多元回归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感觉自己现在的健康的状况,感觉学习压力程度,认为自己的性格类型,现在是否患有疾病和对家庭成员关系的满意程度。结论SCL-90量表的9个因子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且最后抽取出的一个共同因子可以代表9个因子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使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某高校2009级大一新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9份,问卷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9级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中,除强迫症状和恐怖两因子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人格特质中抑郁、焦虑等因素以及学习压力等生活事件显著影响了SCL-9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绍珍  杨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02-240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0.001).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4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产生重大影响.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湖州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臆付方式问卷(CSQ),对湖州师范学院320名贫困大学生及35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与普通大学生SCL-90症状因子评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2项外,其条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在CSQ中除求助项外其余5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方法:以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研究工具,并辅之以访谈法;结果: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在SCL-90总分上检出率为27.18%,检出率最高的因子是强迫(31.31%);性别与恐怖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文化程度与躯体化等多个因子呈显著相关;EPQ的3个维度与多个SCL-90因子皆呈现出显著的相关。结论: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格特质等都可能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湘雅医学院一年级大学生SCL-90总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影响因素,以便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式对医大一年级医学生266名进行SCL-90、EPQ、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测查分析.结果被试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1.65%,SCL-90总分主要受N分和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影响.结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个性特征和生活遭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精准扶贫还需要注重心理扶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我国东西部6所高校1~4年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90项临床症状自评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有效问卷3 307份,农村(2 564份,占77.53%)、非独生子女居多(2 541份,占76.84%);问卷中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问卷495份,占14.97%,建档立卡大学生UPI问卷存在A类、B类心理问题比例分别为16.8%(83/495)、25.8%(128/495),均高于非建档立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3.4%(376/2 812)、19.4%(545/2 812)(P<0.05或P<0.01);在SCL-90评估中,建档立卡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比例为15.8%(78/495),均高于非建档立卡大学生的11.1%(312/2 812)(P<0.01);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SCL-90中强迫症状、焦虑、恐怖、附加项因子得分高于未建档立卡大学生(P<0.05或P<0.01);建档立卡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或P<0.01)。结论 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应重视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心理扶贫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描述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研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提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 26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筛选出心理问题阳性者513例(40.6%),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除婚姻状况和城乡外,其他人口学特征、躯体健康指标及经济均会影响他们的SCL-90得分。积极应对与SCL-90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20(P<0.001),消极应对与SCL-90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31(P<0.001)。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影响因素复杂,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方法:以SCL-90和社会调查表,对云南10所高校不同专业的43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作方差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云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优于上海、山西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偏执、敌意、抑郁(检出率4.04%-5.34%)。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依次为生活事件、专业态度、大学生活度过方式、学习目的和家庭人均收入。结论:对大学生精神疾患应提供一级预防和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0.
某部官兵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部官兵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204名官兵进行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某部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除乐群、聪慧、幻想、世故外,16PF各因素均与SCL-90总分显著相关(P〈0.05);SCL-90各因子分均与16PF次级因素心理健康及内外向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某部部分官兵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情况与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河南省高校1 1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在性别、年级和城乡之间,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和专业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多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培养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社会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t 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检出率为12.8%;人格类型以外向稳定型为主。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SCL-90各因子与 EPQ 的神经质、精神质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内外向因子对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结论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221名大学生的EPQ和SCL-90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 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四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 1.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来工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深圳市933名外来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EPQ量表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和P分均较高;P分高者与P分低者的忧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个性类型的SCL各因子均分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分和检出率从高到低顺次的个性类型为内向不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和内向稳定型。结论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4所高校本科毕业生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柏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22-323
目的 了解大学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山西省不同类型高校94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结果 个性类型在男女生及不同学校间分布不同,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P型(38.7%)和N型(31.7%)为主,64.1%属于不稳定性格类型;无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外向型较多(45.7%),性格稳定者占57.9%。文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培养开朗的性格与稳定的情绪,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CL-90自评量表测评分析,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及艾森克人格(EPQ)问卷。结果:心理障碍组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离于正常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选出9项因子(P<0.05),多因素分析有4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学生心理障碍与学生同家庭成员关系,父亲理解的程度,对学习的要求程度以及人格特征和个性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健康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医科大学生15年健康档案资料和1~4年级学生198名(男91人,女107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大学学习阶段各年级学生健康的变化规律,对其死亡、疾病、退学、休学、学习疲劳、视力、吸烟等生活习性和人格类型与特征,采用Bech-H、Scl90、EPQ个性问卷和RRT调查技术,评价大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差,心理卫生问题最多,是高等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家庭缺失学生的人格特征、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舟山市千荷实验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238名学生完成了测试,其中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9%,其中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40%,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1%,男生行为问题明显高于女生(P〈0.01),男生A行为检出率(20.00%)高于女生(2.65%);内向性格者占38.24%,情绪不稳定的占51.26%;SCL-90量表中的焦虑因子分高于中学生综合样本(t=2.42,P〈0.05),女生在SCL-90的人际、抑郁、恐怖三个因子上的得分[(2.00±0.68),(1.85±0.72),(1.67±0.59)]高于男生[(1.74±0.62),(1.70±0.64),(1.44±0.54),t=-2.44,-2.16,-2.43,P〈0.05];行为总分与FAD总的功能呈正相关(P〈0.05),EPQ各量表分及SCL-90各因子分与FAD中的家庭成员的沟通、成员的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及总的家庭功能因子分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家庭缺失儿童具有孤僻、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其家庭功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综合干预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性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性持征和不良心理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改善其不良心理和个性。方法 以来自2所中学和心理门诊的60例离异家庭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作为干预对象,其他为对照组,干预组的SCL-90抑郁分、EPQ情绪稳定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人口学指标、亲子关系、父母养育方式、离异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学校联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个体心理治疗和亲子关系、养育方式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干预组的人格特征中神经质分(N)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而精神质(P)和内外倾向(E)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SCL-90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心理治疗和养育方式、亲子关系的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研究对象的不良个性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筛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障碍病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为建立心理档案,促进精神健康服务。方法:采用EPQ、SCL-90和UPI心理测试方法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众多心理测试方法中筛选出EPQ(一贯个性特征)和SCL-90(近期精神健康状况)两种方法可作为筛查工具,UPI虽与EPQ和SCL-90有一定相关性,但假阴性和假阳性率较高。结论:大学生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筛查和精神健康与个性完善衡量,以EPQ和SCL-90联合应用较为相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