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河南省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调查河南省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及患者年龄、性别、户口等因素的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河南省因终末期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78例,用调查表登记患者年龄、性别、户口、原发疾病诊断时间、ESRD诊断时间、病理诊断等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78例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2.20±16.77)岁,男女性别比为1.19:1。原发病构成按顺序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7.19%,糖尿病肾病占18.79%,高血压肾损害占14.89%,原发病因不详占14.19%,其它占14.94%。结论河南省血液透析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5岁及以上者为主要人群,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主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ESRD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5年123例年龄≥65岁,资料完整,并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活组织病理和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67例中青年患者的肾脏活组织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①老年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最为常见,占原发肾脏疾病的31.46%,其次为IgA肾病(25.84%)。中青年患者原发肾脏疾病中以IgA肾病最为常见,占39.49%,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22.88%。②老年IgA肾病患者病理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为主,占21.74%,而中青年患者以弥漫系膜增生为主,占30.95%。③糖尿病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占32.35%,狼疮性肾炎是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占58.33%。④老年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3.60±0.78g.24h^-1)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19±0.68g.24h^-1),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3.98%比30.51%,P〈0.01)。结论:老年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不一致,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膜性肾病为主,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FSGS为主;中青年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为主,Ig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弥漫系膜增生为主。老年患者继发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率高,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肾脏病理类型的不同,是老年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尿蛋白多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透析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病因、年龄、性别与选择血液透析和全部腹膜透析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01/2004-0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病案统计室、血液净化中心及腹透中心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资料356例,血液透析患者307例,全部腹膜透析患者49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日本东丽公司,美国百特公司,德国费森-尤斯公司和贝朗公司的血液透析机,采用双醋酸纤维膜、血仿膜和合成膜;空心纤维透析器,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采用肝素(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时血流量为200~28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患者透析频率及时间为每周两三次,每次4~4.5h。全部腹膜透析患者采用解剖法置入腹膜透析导管,腹膜透析方法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外管连接方式为美国百特公司双联系统,腹膜透析液使用含葡萄糖的透析液。分别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血尿素氮,肌酐(取患者第一次透析前清晨空腹采血所测数值)、透析的方式等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其病因及其与年龄、性别、透析方式选择的关系。结果:透析患者3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主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2.0%),其次为糖尿病肾病(16.0%),高血压肾病(13.2%),梗阻性肾病(9.0%);男女之比为1.87∶1,平均年龄为(51±16)岁。②腹膜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59±15),(50±16)岁,P<0.05]。86.2%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13.4%选择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腹腹膜透析高于血液透析(P<0.01)。③结缔组织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年龄较小,狼疮平均年龄仅40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痛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龄较大,40岁以上患者约95.0%,平均年龄约60岁,与慢性肾炎、狼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主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首选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3年度河北省新增177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年龄、原发病因、地域分布等情况,探讨影响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3年1月1日~12月河北省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网上直报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透析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完成。结果 1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中农村人口为1032人,占58.27%;城市人口为739人,占41.73%。2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集中在45~64岁和20~44岁。农村、城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均集中在45~64岁和20~44岁,平均年龄分别为50.61±15.18岁vs.55.28±15.76岁(P0.01)。3 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前3位的原发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农村、城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前3位原发病因均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42013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所使用的血管通路中,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居于第1位,占60.19%,其次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占33.84%。农村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65.80%,自体动静脉内瘘占28.32%。城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52.16%,自体动静脉内瘘占41.76%。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增加的主要原因。农村血液透析患者发病较早、原发病因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血管通路中以临时中心静脉置管为主。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肾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广然  陈立新 《新医学》2003,34(6):387-389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终末期肾病患者为什么需要及时接受一体化治疗?教授肾病是常见病,不论何种病因,也不论发病机制怎样,如果得不到早期有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总是呈持续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对已有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等)或可能引起肾脏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必须进行有效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对早、中期的慢性肾衰竭更须进行积极治疗,以延缓或防止尿毒症的发生;而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将发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功能损害,出现肾性贫…  相似文献   

6.
2010年NEJM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5.5%.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占透析患者总人数的50%以上,在我国也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与病变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分型方案,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光镜、免疫病理及部分超微结构,作出病变分型诊断.结果2160例患者实验表明:①在性别比中,男性占原发性肾小球病变为53.73%,继发性肾小球病变为38.72%,遗传性肾病为66.67%,肾小管间质性病变为56.0%,终末期肾病为60.78%、少见及罕见肾脏疾病为63.64%.②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以女性为主,分别占69.23%、84.27%、55.56%、53.67%.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31.98%)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25%)居多.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为LA(43.53%)、HSPN(31.76%)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2.3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肾组织活检病理学分型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它能为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泰州地区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地区近4年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穿刺组织活检患者的年龄、病因、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平均年龄:男(39.1±18.1)岁、女(40.8±13.3)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D)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62.7%。PGD常见病理类型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36.4%I、gA肾病29.8%、FSGS11.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狼疮性肾炎37.7%。结论本地区肾活检患者青壮年多见,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MsPGN、IgA肾病、FSGS。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高血压肾病居前3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与病变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分型方案,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光镜、免疫病理及部分超微结构,作出病变分型诊断.结果 2160例患者实验表明:①在性别比中,男性占原发性肾小球病变为53.73%,继发性肾小球病变为38.72%,遗传性肾病为66.67%,肾小管间质性病变为56.0%,终末期肾病为60.78%、少见及罕见肾脏疾病为63.64%.②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以女性为主,分别占69.23%、84.27%、55.56%、53.67%.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31.98%)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25%)居多.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为LA(43.53%)、HSPN(31.76%)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2.35%).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肾组织活检病理学分型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它能为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72-873
将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40例(26.02%),糖尿病肾病135例(25.09%),慢性间质性肾炎99例(18.40%),高血压肾损害25例(4.64%),其他(紫癜性、狼疮性、痛风性肾病等)43例(7.99%);CKD3~4期有292例,其中首位病因为糖尿病肾病(87,29.79%);CKD 5期有246例,其中首位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5,30.49%)。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病因,但与糖尿病肾病构成比较接近。CKD 3~4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首要病因为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首次血液透析之前未制作动静脉内瘘,而行深静脉置管进行透析治疗的原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83例肾内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访谈,将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使用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按原发病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率52.5%;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在"缺少专科医生对所患病的发展转归指导"和"未曾就诊肾病专科,发现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2个原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明确诊断后,一定要监测肾功能,提前制作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做准备,节约医疗投入,减少痛苦,提高透析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方法:筛选86例实施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并按疾病类型分两组,对照组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观察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并发症率及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从而为糖尿病肾病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方法:选择52例本院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糖尿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肾小球肾炎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钙、血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1)糖尿病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均低于肾小球肾炎病组,两组之间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之间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达标率差异较大,其中肾小球肾炎病组的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远低于糖尿病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水平较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肾脏资料系统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20%~40%发生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且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位继发因素[1]。我国流行病调查显示糖尿病肾病防控情况不容乐观:约21.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肾脏病,其中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人数到达0.24亿;糖尿病肾病已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2]。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据美国肾脏数据库统计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DNESRD)人数占终末期肾病 (ESRD )的 2 7.3% ,发病率为33.6 %。由此发展为DNESRD患者 ,常合并有高血压和 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并发症多 ,存活率低 ,风险大[1] ,有其特殊性 ,笔者就我院近 10年收治的 32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8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回归分析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共384例,其中77例患者死亡。384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65例(16.93%),非糖尿病肾病319例(83.07%)。77例死亡患者中糖尿病肾病24例(31.17%),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36.92%;非糖尿病肾病53例(68.83%),占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16.61%;COX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后留存体质量(edOW)、血清钾是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edOW、性别、血红蛋白、血流量是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尽可能使edOW0.1kg;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更应关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钾变化。  相似文献   

17.
2444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近5年2 444例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构成比及不同年龄段肾脏疾病构成比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2 444例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构成比及每年肾脏疾病构成比的变化,并根据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分析每个年龄段患者肾脏疾病构成比的特点。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目前最主要的肾脏疾病(占79.58%),其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改变。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47.97%。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每年所占的比例不一(P〈0.01),系膜增生性肾炎比例逐年减少(P〈0.001),膜性肾病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逐年增高(P均〈0.01)。不同年龄段患者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是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构成比都有显著差异(P=0.000)。97.0%的IgA肾病患者年龄位于18~45岁,微小病变好发于18岁以下,而65岁以上患者最常见膜性肾病(33.59%)。18岁以下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为紫癜性肾炎(64.29%),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是狼疮性肾炎(65.42%)。结论:肾脏疾病构成比逐年变化,不同年龄患者肾脏疾病构成比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袁静  吴龙  查艳  林鑫  杨霞  何珊  熊鸿燕 《临床荟萃》2013,28(2):144-147
目的了解贵阳市终末期肾病(ESRD)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因构成、治疗方法和医疗负担现状。方法收集贵阳市12个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的ESRD病例,以病历记载为依据,采集病例一般特征、原发疾病、并发症、透析方法、医疗费用、医疗保险模式等信息并进行分布特征描述。结果 2011~2012年度贵阳市12个血液透析中心ESRD血液透析患者756例,男女之比为1.4∶1;平均年龄(49.1±14.7)岁,文化程度在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35例(17.9%)。前5位原发疾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07例(53.8%),糖尿病肾病132例(17.5%),高血压肾损害124例(16.4%),多囊肾28例(3.7%),药物性肾损害13例(1.7%);透析血管通路为:动静脉自体内瘘466例(61.6%),颈内静脉长期导管243例(32.1%),移植血管瘘33例(4.4%),直接穿刺12例(1.6%),股静脉长期导管2例(0.3%);并发症及相关治疗情况:血红蛋白(Hb)达标271例(35.9%),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747例(98.8%),使用铁剂者仅273例(36.1%),使用叶酸治疗364例(48.2%),血磷达标354例(46.8%),全段甲状旁腺素达标123例(16.2%);患者月均总医疗费用为(6 072.6±3 381.1)元;患者医疗保险模式以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为主,全自费患者仅占2.9%。结论贵阳市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ESRD其原发疾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动静脉自体内瘘为最主要的血管通路;肾性贫血、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等并发症达标率低,治疗的依从性及规范性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9.
李广然  李国峰 《新医学》2005,36(8):486-487
1引言 IgA肾病是一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1肾病在亚太地区和西欧分别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和10%~30%,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都可能出现,而以发作性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最多见,约10%~2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在我国,IgA肾病也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约有20%~40%的IgA肾病患者可在20~2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占终末期肾病近1/3,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已被公认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手段,亲属活体供肾则疗效更任“。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不可逆的肾脏功能衰竭者,需要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者,均是肾脏移植的适应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