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心脑康片中11种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涛  周慧 《中草药》2016,47(9):1531-153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脑康片中11种成分(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心脑康片中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色谱柱为Inert Sustain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1∶1,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0 min,80%B;10.0~20.0 min,80%~70%B;20.0~35.0 min,70%~50%B;35.0~50.0 min,50%~30%B;体积流量0.9 m 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分离度良好,分别在28.24~282.42、15.89~158.90、20.53~205.26、4.09~40.94、12.08~120.76、40.03~404.30、4.08~40.75、2.13~21.25,7.91~79.14、20.30~202.96、4.10~40.96μg/m L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5%~101.84%(RSD在0.62%~1.71%)。6批样品中丹参酮IIA、葛根素、β-蜕皮甾酮、甘草苷、芍药苷、斯皮诺素、阿魏酸、山柰素、大黄素、细叶远志皂苷和23-乙酰泽泻醇B分别在0.870~0.887、6.321~6.329、0.857~0.866、0.171~0.179、0.369~0.377、2.128~2.136、0.088~0.099、0.148~0.155、0.113~0.121、0.371~1.380、0.101~0.109 mg/g。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专属性好,为心脑康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永明  王金  郭春燕  张丹参 《中草药》2014,45(19):2793-2796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芎通脉颗粒中丹酚酸B、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没食子酸和咖啡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乙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30℃。结果 丹芎通脉颗粒中丹酚酸B、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没食子酸和咖啡酸分别在3.18~50.88μg/mL(r=0.999 0)、2.00~32.00μg/mL(r=0.999 5)、6.00~96.00(r=0.999 6)、0.60~9.60μg/mL(r=0.999 4)和1.00~16.00μg/mL(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98.12%、97.23%、98.51%、99.11%和97.01%(n=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丹芎通脉颗粒中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没食子酸和咖啡酸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张毅  周慧 《中草药》2018,49(5):1081-1086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HPLC-DVD法)同时测定双参龙胶囊(SSLC)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鲁斯可皂苷元、苦杏仁苷、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阿魏酸、西红花苷-I、丹酚酸B、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丹参酮Ⅱ_A 10种指标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VD法,Hypersil ODS C_(18)(150 mm×4.0 mm,3μm)色谱柱;甲醇-水(8∶2,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检测波长为260 nm,鲁斯可皂苷元的检测波长为280 nm,苦杏仁苷的检测波长为210 nm,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e的检测波长为203 nm,阿魏酸的检测波长为320 nm,西红花苷I的检测波长为440 nm,丹酚酸B的检测波长为286 nm,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检测波长为250 nm,丹参酮Ⅱ_A的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10种指标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3.88~69.86mg/L(r=0.999 2)、鲁斯可皂苷元在22.1~397.8 mg/L(r=0.999 1)、苦杏仁苷在37.43~673.5 mg/L(r=0.999 4)、人参皂苷Rb_1在45.15~812.72 mg/L(r=0.999 6)、人参皂苷Re在4.55~81.95 mg/L(r=0.999 5)、阿魏酸在3.06~55.15 mg/L(r=0.999 4)、西红花苷-I在1.93~34.76 mg/L(r=0.999 5)、丹酚酸B在15.68~282.15 mg/L(r=0.999 6)、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11.31~203.58 mg/L(r=0.999 1)、丹参酮Ⅱ_A在1.89~34.16 mg/L(r=0.999 6)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RSD≤1.27%;重复性良好,RSD≤1.28%;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8 h内稳定,RSD≤0.96%;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分别为99.61%、1.21%,100.11%、0.76%,101.52%、0.62%,101.22%、1.03%,100.83%、1.14%,98.94%、0.53%,101.04%、1.09%,100.05%、1.25%,99.81%、0.68%,101.94%、1.31%。9批次供试品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鲁斯可皂苷元、苦杏仁苷、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阿魏酸、西红花苷-I、丹酚酸B、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和丹参酮Ⅱ_A量分别为0.142~0.158、0.747~0.764、1.578~1.619、2.163~2.185、0.235~0.251、0.557~0.580、0.105~0.122、0.311~0.328、0.605~0.624、0.062~0.079 mg/粒。结论建立的HPLC-DVD法同时测定SSLC中的10种成分,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SSLC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梦媛  许曾平 《中草药》2017,48(22):4682-4687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天麻首乌片(TSP)中12种活性成分芍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天麻素、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甘草苷、丹参酮IIA、特女贞苷、欧前胡素、芦丁、蟛蜞菊内酯和大黄素的量。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GOLD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 L/min,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结果 12种活性成分芍药苷、二苯乙烯苷、天麻素、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甘草苷、丹参酮IIA、特女贞苷、欧前胡素、芦丁、蟛蜞菊内酯和大黄素分别在3.12~31.20μg/m L(r=0.999 5)、4.98~49.80μg/m L(r=0.999 4)、1.05~10.50μg/m L(r=0.999 5)、0.99~9.90μg/m L(r=0.999 2)、1.11~11.10μg/m L(r=0.999 2)、3.24~32.40μg/m L(r=0.999 2)、3.63~36.30μg/m L(r=0.999 2)、1.13~11.30μg/m L(r=0.999 3)、1.9~19.0μg/m L(r=0.999 5)、1.55~15.50μg/m L(r=0.999 5)、1.48~14.80μg/m L(r=0.999 5)、102.8~1028.0μg/m L(r=0.999 9)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分别为99.88%、1.55%,101.25%、0.98%,99.67%、1.29%,102.04%、1.17%,101.17%、1.67%,98.27%、1.51%,100.28%、1.20%,99.11%、0.95%,98.49%、1.67%,101.57%、0.94%,102.37%、0.58%,97.89%、0.69%。12批次供试品中12种指标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241~1.261、2.116~2.133、0.540~0.558、0.077~0.099、0.089~0.110、1.111~1.134、0.158~0.183、1.375~1.399、0.342~0.372、0.542~0.571、0.648~0.672、45.05~45.93 mg/g。结论建立的HPLC梯度洗脱法可同时测定TSP中12种活性成分,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TSP全面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5,(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活血通脉片(鸡血藤、丹参、赤芍、红花等)中4种活性成分丹酚酸B、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及橙皮苷的HPLC法。方法活血通脉片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丹酚酸B、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橙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91~143.46μg/m L(r=0.999 8)、5.62~33.75μg/m L(r=0.999 4)、2.61~15.66μg/m L(r=0.999 1)、19.10~114.60μg/m L(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8.8%、97.9%、99.2%,RSD分别为1.2%、1.4%、1.0%、0.92%。结论本法对方中4味主药的特征性成分同时进行测定,简便实用,灵敏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HPLC-DAD法同时测定加味逍遥丸中8种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帅  王磊  高双  王慧竹  钟方丽 《中草药》2016,47(21):3829-383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味逍遥丸(JXP)中栀子苷、甘草苷、丹皮酚、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芍药苷、甘草酸、阿魏酸8种成分的HPLC-DAD方法。方法采用Plastisil 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7℃,检测波长栀子苷为238 nm,甘草苷和丹皮酚为274 nm,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为440 nm,芍药苷和甘草酸为228 nm,阿魏酸为324 nm,进样量10μL。结果被测定的8种成分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重复性RSD值均2%,被测定样品在室温条件下12 h内稳定,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栀子苷、甘草苷、丹皮酚、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芍药苷、甘草酸、阿魏酸线性范围分别为48~288μg/m L(r=0.999 4)、60~360μg/m L(r=0.999 2)、64~384μg/m L(r=0.999 8)、19.2~115.2μg/m L(r=0.999 5)、4~24μg/m L(r=0.999 2)、96~576μg/m L(r=0.999 6)、64~384μg/m L(r=0.999 7)、20~120μg/m L(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13%~100.25%,RSD值均2.0%。6批JXP中栀子苷、甘草苷、丹皮酚、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芍药苷、甘草酸、阿魏酸质量分数分别在2.34~2.82 mg/g、2.63~3.28 mg/g、3.66~4.55 mg/g、1.05~1.41 mg/g、0.34~0.41 mg/g、4.78~5.32 mg/g、2.83~3.37 mg/g、1.36~1.73 mg/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经方法学验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是可用于JXP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毅  周慧 《中草药》2016,47(14):2470-247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参乌健脑胶囊(SJC)中8种成分(葛根素、丹参酮IIA、二苯乙烯苷、芍药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毛蕊异黄酮苷、黄芩苷)的定量方法。方法选用YMC-Triart C18色谱柱,以甲醇-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6 m L/min,柱温40℃。质谱条件:ESI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 SJC中葛根素、丹参酮IIA、二苯乙烯苷、芍药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毛蕊异黄酮苷、黄芩苷分别在20.31~20 310、25.66~25 660、20.45~20 450、50.79~50 790、50.57~50 570、50.38~50 380、10.32~10 320、25.74~25 740 n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0%;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为97.98%~102.48%,RSD小于1.6%。所测8种成分在6批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依次为葛根素1.843~1.860 mg/g、丹参酮IIA 1.618~1.629 mg/g、二苯乙烯苷2.116~2.129 mg/g、芍药苷2.537~2.547mg/g、人参皂苷Re 0.034~0.041 mg/g、人参皂苷Rg1 0.048~0.055 mg/g、毛蕊异黄酮苷0.551~0.564 mg/g和黄芩苷2.333~2.346 mg/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SJC中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镇脑宁胶囊中葛根素、阿魏酸、欧前胡素、丹参酮ⅡA共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结果 4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葛根素4.96~496.00μg(r=1.000 0),阿魏酸2.05~205.00μg(r=1.000 0),欧前胡素1.99~199.00μg(r=0.999 3),丹参酮ⅡA 2.11~211.00μg(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9.1%~113.1%,RSD为0.6%~1.8%;4种成分的样品含量分别为:葛根素3.866~4.729 mg/g,阿魏酸0.286~0.315 mg/g,欧前胡素0.367~0.490 mg/g,丹参酮ⅡA0.293~0.409 mg/g。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镇脑宁胶囊中4种成分的含量,操作便捷,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陈雪梅  周慧 《中草药》2016,47(8):1332-133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调经丸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阿魏酸、盐酸益母草碱、橙皮苷、丹皮酚、黄芩苷、川续断皂苷VI、柠檬苦素、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I、茯苓酸12种成分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Venusil MP C18(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醇-乙腈(40∶60,A)和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 L/min;柱温45℃。结果 12种指标成分芍药苷、毛蕊花糖苷、阿魏酸、盐酸益母草碱、橙皮苷、丹皮酚、黄芩苷、川续断皂苷VI、柠檬苦素、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I、茯苓酸分别在0.5~50.0 mg/L(r=0.999 5)、0.1~10.0 mg/L(r=0.999 1)、0.2~20.0 mg/L(r=0.999 2)、0.3~30.0 mg/L(r=0.999 3)、4.0~400.0 mg/L(r=0.999 8)、0.2~20.0 mg/L(r=0.999 1)、0.6~60.0 mg/L(r=0.999 4)、1.5~150.0 mg/L(r=0.999 8)、7.0~700.0 mg/L(r=0.999 9)、0.5~50.0 mg/L(r=0.999 3)、0.5~50.0 mg/L(r=0.999 4)、1.0~100.0 mg/L(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RSD≤0.97%;重复性良好,RSD≤1.25%;加样回收率在98.5%~103.5%,RSD≤1.24%。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稳定,RSD≤1.09%。12批次供试品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阿魏酸、盐酸益母草碱、橙皮苷、丹皮酚、黄芩苷、川续断皂苷VI、柠檬苦素、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I、茯苓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328~4.688、0.033~0.054、0.073~0.091、0.177~0.199、0.243~0.283、0.043~0.069、1.144~1.173、0.037~0.061、0.094~0.126、0.127~0.157、0.155~0.179、0.285~0.327 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专属性好,为调经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府逐瘀水蜜丸中梓醇、羟基红花黄色素A、藁本内酯三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4.6㎜,5μm),流动相为流动相A(甲醇∶乙腈=80∶20),流动相B:0.5%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1.0mL/min,梯度洗脱0~8min,98%B;8~20min,98%→75%B;20~21min,75%→40%B;21~40min,40%B;分段波长检测:0~8min为210nm、8~25min为403nm、25~40min为28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各成分色谱峰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梓醇进样量在0.199~1.989μg(r2=0.9995),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0392~0.392μg(r~2=0.9991),藁本内酯进样量在0.0204~0.204μg(r~2=0.9992)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9.21%~100.92%,RSD均小于2.0%;样品中平均含量为:梓醇0.07%、羟基红花黄色素A 0.09%、藁本内酯0.05%。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真实反映血府逐瘀水蜜丸在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丹七片的指纹图谱。方法:资生堂CAPCELL PARK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6%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对10批丹七片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10批丹七片的HPLC指纹图谱有15个共有峰,确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的成分分别为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相似度>0.99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为丹七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刘冰  赵晨  王静  杜思邈  卜睿臻  郑新元  周军  王杰 《中草药》2023,54(23):7702-7708
目的 建立痹祺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及甘草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更为全面地评价痹祺胶囊的质量。方法 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18 MG II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指纹图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为35℃,测定19批痹祺胶囊指纹图谱,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含量测定以乙腈-水-0.1%磷酸水溶液(21∶79∶0.1)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甘草苷检测波长为276 nm,阿魏酸检测波长为321 nm,丹酚酸B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40℃;进样体积均为10μL。结果 19批痹祺胶囊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7,共标定了36个共有峰,确认了6号峰为丹参素、10号峰为士的宁、11号峰为马钱子碱、13号峰为甘草苷、14号峰为阿魏酸、15号峰为迷迭香酸、16号峰为人参皂苷Rg1、18号峰为丹酚酸B、20号峰为人参皂苷Rb1、22号峰为甘草酸铵、27号峰为藁本内酯、30号峰为丹参酮IIA、33号...  相似文献   

13.
蒋艳荣  张振海  陈小云  贾晓斌 《中草药》2013,44(9):1122-1127
目的 研究硬脂酸改性纳米CaCO3,制备疏水性纳米CaCO3并应用于当归喷雾干燥粉体.方法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活化指数(H)、吸油值、接触角和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前后纳米CaCO3进行分析和表征.以微粉硅胶和未改性纳米CaCO3为对照,考察改性纳米CaCO3对当归喷雾干燥粉体流动性、吸湿性和有效成分阿魏酸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 FTIR表明硬脂酸吸附在碳酸钙表面;改性后的纳米CaCO3改善当归喷雾干燥粉体流动性和吸湿性的效果优于微粉硅胶和未改性纳米CaCO3,且不影响阿魏酸体外溶出度.结论 经硬脂酸改性后的纳米CaCO3应用于中药喷雾干燥粉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赤芝药材中灵芝酸C2、灵芝烯酸A、灵芝酸A和灵芝酸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柱温35 ℃。结果:灵芝酸C2、灵芝烯酸A、灵芝酸A和灵芝酸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50.0 mg·L-1(r=0.999 9),7.2~72 mg·L-1(r=0.999 9),11.67~116.7 mg·L-1(r=0.999 9)和5.32~53.2 mg·L-1(r=0.999 8);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8.8%(RSD1.5%),99.1%(RSD1.9%),99.5%(RSD1.4%)和98.5%(RSD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赤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HPLC同时测定赤芝中4种三萜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佳  陈晓辉  毕开顺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220-2222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赤芝药材中灵芝酸C2、灵芝烯酸A、灵芝酸A和灵芝酸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柱温35 ℃。结果:灵芝酸C2、灵芝烯酸A、灵芝酸A和灵芝酸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50.0 mg·L-1(r=0.999 9),7.2~72 mg·L-1(r=0.999 9),11.67~116.7 mg·L-1(r=0.999 9)和5.32~53.2 mg·L-1(r=0.999 8);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8.8%(RSD1.5%),99.1%(RSD1.9%),99.5%(RSD1.4%)和98.5%(RSD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赤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定量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肉桂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色谱柱YWGC18(4.6mm×200mm ,10μm) ,检测波长 280nm ,柱温室温 ,流动相乙腈0.01%磷酸 (27∶73) ,流速 1ml·min-1。结果 :肉桂酸与其他组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 ,线性范围为 0.112~4.48μg ,加样回收率为 100.0% ,RSD =0.66%。 结论 :黄连与肉桂配伍后肉桂酸含量下降 ,且下降程度与黄连比例有关 ;本法可用于含肉桂复方中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天冬氨酸催化人参皂苷Re转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娟  张金秋  阮长春  孙光芝  刘志 《中草药》2016,47(19):3389-3394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g6、F4、Rk3和Rh4的方法,为制备稀有人参皂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人参皂苷Re为原料,以天冬氨酸为催化剂,人参皂苷Re与天冬氨酸以10∶1混合,于120℃反应1 h,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产物中各稀有人参皂苷组分,通过HPLC和NMR进行定量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 人参皂苷Re的转化率为100%,稀有人参皂苷Rg6、F4、Rk3和Rh4的得率分别是11.2%、13.1%、20.6%和24.3%,且4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均9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对开发绿色环保型稀有人参皂苷新药及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痹祺胶囊的药效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采用Ⅱ型胶原蛋白造模,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痹祺胶囊(0.05、0.10、0.20、0.40 g/kg)组及泼尼松(10 mg/kg)组和雷公藤总苷(10 mg/kg)组,连续给药15 d。持续监测大鼠体质量、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考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初步评价痹祺胶囊治疗效果。选择痹祺胶囊中39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和TCMSP、Uniprot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 Ge Net等数据库收集的RA相关靶点相互交互,将交互靶点借助Omicsbean、STRING等数据库平台对获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功效-疾病”网络,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麻杏石甘汤对枸橼酸致豚鼠咳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防治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可待因组、麻杏石甘汤低、中、高剂量组(2.3,6.5,14.6 g.kg-1),分别连续ig给药7 d,最后1次给药后1 h,采用枸椽酸致豚鼠咳嗽模型,以生物信息采集系统记录咳嗽信号、录音和人工计数等方法统计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对支气管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并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和过氧化氢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咳嗽次数为(53.6±10.7)次,支气管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血清过氧化氢含量增加(71.3±18.8)mol.L-1。而麻杏石甘汤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枸橼酸所致咳嗽次数,分别为(30.9±9.9),(39.8±8.6),(36.4±2.8)次(P<0.05),减少支气管黏膜下层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清中过氧化氢含量,分别为(60.6±7.3),(44.7±10.1),(33.8±7.5)mol.L-1(P<0.05),但只有高剂量组才延长咳嗽潜伏期(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能防治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引起过氧化氢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中药配方颗粒施行国家标准前后多厂家、多批次丹参配方颗粒(Danshen Formula Granules,DFG)进行多成分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 收集DFG实行国家标准前4个厂家31批样品和实行国家标准后3个厂家19批样品,采用UPLC法对DFG实行国家标准前、后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和丹参酮IIA共10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 DFG中10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64%~103.28%,RSD为0.66%~2.60%。DFG施行国家标准前4个厂家样品中10种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行国家标准后样品中仅丹参素、丹酚酸A和丹参酮IIA在个别厂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厂家DFG中10种成分在实行国家标准后样品中含量普遍高于实行国家标准前样品中成分含量,且有的厂家中成分含量差异倍数在2倍甚至3倍及以上。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DFG的质量控制;实行国标后的DFG质量优于实行国标前样品;且不同厂家DFG中丹酚酸B的含量均符合最新国家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