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俞皓 《浙江实用医学》2002,7(2):109-109
猫抓病 (cat_scratchdisease ,CSD)为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良性传染病 ,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 ,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 ,结合文献作一报道。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8岁。左手背被病猫抓伤后半个月出现红斑 ,无自觉症状。 2个月后 ,左上臂出现二处肿块 ,疼痛明显 ,微热 ,全身不适 ,经某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炎 ,给予青霉素及先锋霉素针治疗无效。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 ,T 37 9度 ,心肺 (- ) ,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 ,左上臂内下有 2处肿块各 2 5cm ,质硬 ,压痛 (+ ) ,不活动 ,左手背近端外…  相似文献   

2.
患者王× ,女性 ,12岁 ,保定市东高庄村人。主因发现左上臂肿物一周就诊 ,查体 :体温正常 ,无皮疹 ,左上臂内侧中段可触及一肿物 ,约2cm×3cm×2cm大小 ,质地较硬 ,活动 ,无压痛。以纤维瘤收入院并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证实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追问病史 ,2个月前曾被猫抓伤左上臂 ,当时无明显不适症状 ,未引起重视。猫抓病是由接触猫或被猫抓伤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潜伏期3~10d。其特点是 :(1)常有猫抓病史 ,儿童青少年发病较多 ;(2)发热伴流感样症状 ,个别患者低热或不发热 ;(3)原发性皮疹位于抓伤部位 ,初为淡红色丘疹 ,继而为疱疹 ;(…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4~ 1999年收治 7例缺乏典型症状的猫抓病病人 ,现对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误诊原因、病理特点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中女性 4例 ,男性 3例。年龄5~ 4 6岁 ,平均 2 4 .6岁。病程 2周~ 6个月 ,均有明确的被猫抓咬史。1.2 就诊原因  3例为腋窝淋巴结肿大 ,2例为长期发热 ,2例为长期痉挛性腹痛。 7例均有淋巴结肿大 ,其中 2例伴肝、脾肿大 ;单纯腋窝淋巴结肿大 3例 ,腋、颈、下颌及腹股沟淋巴结同时肿大 4例。肿大淋巴结由黄豆大小到直径 8cm大小 ,其中 5例淋巴结有触痛 ,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2例界限清楚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和成人猫抓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淋巴结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方法 对57例住院儿童和同期住院的45例成人猫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和成人猫抓病均有淋巴结肿大.儿童组皮疹、乏力、头痛、咽痛及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比成人组高,成人组胃肠道症状更多见.儿童组多个(≥2个)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成人组高,而成人组单个淋巴结肿大几率高.淋巴结肿大部位:儿童组以颈部、腋窝为主,成人组以腹股沟、腋窝为主.儿童组白细胞总数、血沉升高几率显著高于成人组.两组误诊率无 差异.结论 儿童猫抓病临床表现更加多样化,发生多个淋巴结肿大的几率高,两组间淋巴结肿大部位及病理分期有明显差异,儿童与成人猫抓病误诊率均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又名猫抓热,属良性淋巴网状组织病,是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1]。我科于1998年11月诊治1例左腮腺淋巴结猫抓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患者女性,36岁,教师,因左腮腺肿块,治疗1个多月未消退而就诊。...  相似文献   

6.
隐性乳腺癌 (occultbreastcancer ,OBC)是临床上乳房触不到肿块 ,仅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 ,临床上较少见 ,容易误诊。1 临床资料女 ,43岁 ,右腋下肿块 2mo余 ,无触痛 ,光滑 ,活动 ,皮肤无红肿 ,右乳未扪及肿块 ,取右腋下淋巴结 (肿块 )活检。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在我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资料 (术后 ) :a 大体 :全切乳腺 1个 ,体积 2 2cm×14cm× 5cm ,多切面切开肉眼未见明显肿物 ,多处取材。送检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取材。b 病理诊断 (术后 ) :右乳腺内见低分化腺癌组…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9岁,左上臂内侧肿物15年余,肿物渐增大,近2年来伴压痛,伸肘受限。在其他医院诊断为左上臂脂肪瘤未行治疗。来我院后,查体:左上臂内侧皮肤颜色无改变,无明显隆起。肱二头肌内侧沟处可触及条索状肿物,稍压缩后膨胀。肿物内可触及多个硬结,并有挤压痛。伸肘只达140°左右,肿物无血管杂音。X线:左上臂内侧软组织内多个静脉石。诊断:左上臂蔓状血管瘤伴静脉石。查心电图正常,备鲜血400ml,手术治疗。术中见该瘤呈红蚯蚓状,于肱二头肌起点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肱桡肌和旋前圆肌,与肌束粘连较重。与正中神…  相似文献   

8.
双侧肱二头肌副头变异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二头肌副头是指除肱二头肌长头和短头以外的其它起端 (可能有一个至几个副头 )最后向下仍然汇合至肱二头肌下端肌腱中。我们在解剖一具约 6 5岁男尸时发现存在双侧肱二头肌副头的变异 ,为积累国人资料和临床外科应用 ,特报道如下。1 右侧肱二头肌副头1.1 起止形态和位置该副头起自喙肱肌止点下方 2 .10cm处的肱骨内前方的骨面 ,起端处的起端肌腱长 0 .2 5cm ,肌束呈梭形 ,经肱二头肌短头深面和内侧 ,并伴行肱二头肌走行一段距离后 ,至肘关节前方肌束加入肱二头肌 ,并以同一腱止于桡骨粗隆 ;该副头长 11.95cm(从副头起点最上部至止…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副乳癌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匿性副乳癌少见 ,近年来我们收治 2例 ,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选择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例 1 患女 ,48岁。以“发现左腋窝肿物 3月”主诉入院。 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腋窝有一约花生米大小肿物 ,无不适感 ,未予诊治 ,近 1月来肿物逐渐增大 ,并感左上臂酸困不适。在基层医院按“腋窝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 1周 ,症状未见缓解 ,肿物未见缩小。查体 :两侧乳房对称 ,乳腺各象限及副乳腺内未触及肿块 ,乳头无溢液 ,左腋窝可触及一 2 cm× 1 .5 cm× 1 .5 cm之肿物 ,质地硬 ,表面光滑 ,边界清楚 ,活动度可 ,肿物无触痛。乳腺及副乳红外线扫描…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5 6岁 ,主因右侧腋窝肿物切除术后 1个月为行放射治疗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 ,于半年前发现右腋窝肿物 ,无红肿疼痛不适 ,渐增大 ,至手术时约 5cm×4cm× 4cm大小 ,质硬 ,表面呈结节状 ,活动度差 ,右侧乳腺未扪及肿块 ,余未见异常。在我院外科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块深达腋顶部 ,并向锁骨下区方向延伸 ,与锁骨下动静脉相连 ,行姑息切除术。术后病理示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来源于乳腺组织 ,免疫组化为 :雌激素受体(ER)为 ++,孕激素受体 (PE)为 ++,C -erbB - 2为(- ) ,术后进一步查双侧乳腺…  相似文献   

11.
王悦冬  张开鄂 《广东医学》2002,23(2):112-112
患者 ,女 ,56岁。因右腋下肿物 2年余 ,渐大 1个月入院。体查 :双侧乳房对称 ,大乳房 ,肥胖型。双侧腋下均可见范围约 5cm× 6cm大小皮下结节状隆起 ,边界不清楚 ,质地软 ,未见明显点状突起物及分泌物。右胸大肌外侧前外缘、皮下结节深面可触及一肿物约 4cm× 4cm ,质地硬 ,边界清 ,活动度良好 ,无明显压痛 ,右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入院诊断 :①右副乳腺肿物待查 ;②双侧副乳腺。切取一小块右腋下肿物送冰冻病理检查 ,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遂行右乳腺Halsted根治术。术后解剖标本 :肿物位于胸大肌外侧 ,腋窝前缘 ,质地硬 ,约4…  相似文献   

12.
猫抓病 (catscratch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由猫抓伤或咬伤引起 ,急性期常造成局部皮肤损伤 ,而慢性期则引起以局部淋巴结炎性肿大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属于人兽共患病的一种。我室自 1 990年 1月~ 1 994年 1 2月间 ,共行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 1 70例 ,其中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或结核性淋巴结炎 ,后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猫抓病者共 5例(5 /1 70 )。本文就这 5例病变的针吸细胞学特点结合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作一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1 2~ 40岁 ;发病部位 :颌下区 1例、肘部 3例…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5 9岁。因柏油样黑便 1天伴头昏乏力 ,于 1990年 4月 18日入院。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大弯侧 1 5cm× 1 5cm溃疡灶 ,边缘隆起 ,有僵硬感 ,触之易出血。取活检经病理证实为腺癌 ,剖腹探查 ,见胃窦大弯侧肿物 2 0cm× 1 5cm ,网膜淋巴结黄豆大 4枚 ,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检查 :大体观察 :胃窦大弯侧见一 1 5cm×1 5cm溃疡型肿物 ,边缘稍隆起 ,底部有出血坏死 ,溃疡深 0 2cm ,切面溃疡底及累及浅肌层。大弯侧淋巴结黄豆大 4枚 ,小弯侧淋巴结黄豆大 3枚 ,胃左动脉旁淋巴结黄豆大 1枚。镜下观察 :溃疡底为炎性坏死…  相似文献   

14.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附3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加深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38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作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并作Warthin-Starry银染色。结果 发病年龄:4-56岁,平均20.8;发病部位:上肢及腋窝淋巴结16例(42.1%)、下肢及腹股沟淋巴结13例(34.2%)、颈部淋巴结9例(23.7%);发病季节:28例(73.7%)发生于6-10月份(夏秋季)、10例(26.3%),发生于其它月份;组织学特点:淋巴结皮髓质内肉芽肿形成,部分肉芽肿中微脓肿形成;Warthin-Starry 银色染色:38例中有33例(86.8%)阳性。结论 本病常有一定好发部位及高发季节性,并常有猫抓史或与猫密切接触史。将淋巴结形态学特点与临床病史结合,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2岁。主因发现左足底肿物 2 0个月要求手术治疗于 2 0 0 1年 1月 1日拟“左足底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缘于出生后 2个月发现左足底有一包块 ,逐渐增大 ,无自觉症状。检查 :左足底中央处有一 2cm×2cm大小肿物 ,表现光滑、硬、不活动 ,与局部皮肤有粘连 ,足底绷紧时肿物高出正常皮面 ,尚未引起足部畸形。入院初步诊断 :左足底肿物。手术在肿物边缘做梭形切口 ,见肿物与皮肤及跖筋膜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病变为分叶状的结节 ,与周围变硬的脂肪样组织形成不规则肿块。跖筋膜增厚变硬 ,故将跖筋膜部分切除 ,送病理检查 ,病理所见…  相似文献   

16.
1994年 5月~ 2 0 0 3年 5月 ,我们对 2 7例猫抓病患者分组采用了中、西医两种方法治疗 ,结果中药治疗猫抓病取得了和西医治疗相同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7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符合猫抓病的诊断标准 :(1)有与猫密切接触史或被猫咬伤经历 ;(2 )有单枚或多枚浅表淋巴结肿大 ,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3 )活检或病理切片证实肿大淋巴结符合猫抓病病理理特点。 2 7例中 ,男 11例 ,女 16例 ,年龄 10~ 65岁 ,年龄10~ 65岁 ,平均 3 5.3 5岁。病程 6~ 2 9d ,平均 2 0 .3d。淋巴结肿大在 1.0~ 3 .0cm内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猫抓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例62岁女性,利用影像学检查、18F-FDG PET/CT、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鉴别诊断猫抓病。结果:影像学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见不规则、低密度的肿块,且左侧腋窝淋巴结呈高代谢。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乳腺良性增生及左腋窝淋巴结肉芽肿性改变,初步排除恶性可能。RT-PCR明确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猫抓病。结论: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猫抓病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乳腺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 ,我院治疗 1例 ,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5 0岁。左乳无痛性肿物 15d于 1999年 4月 2 9日入院。患者于 15d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内上象限有一栗子大小的无痛性肿物 ,乳头无溢血、溢液。查体 :左乳内上象限3cm× 2cm× 1cm的肿物 ,界不清 ,可活动 ,有压痛 ,质中等硬度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形状不规则 ,表面不光滑 ,无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B超示 :左乳内上象限 1.9cm× 1.6cm×0 .8cm低回声结节 ,界不清。钼靶照像提示 :左乳内上象限占位病变。 4月 30日左乳肿物穿刺针吸病理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猫抓病的误诊原因,重新阅读被误诊的7例猫抓病患者的病理片,结果被误诊为淋巴结炎3例,淋巴结结核2例,淋巴瘤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诊断猫抓病(CSD),通常需结合临床病史,有无猫狗等宠物接触史或抓咬伤史,及肿大淋巴结的CSD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20.
葛广全 《海南医学》2003,14(1):54-55
桥本氏病 (Hashimoto’sDsease ,HD)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自 1996年 8月~ 12月共收治HD 7例及下属各农场医院收治HD 9例 ,共 16例 :全部误诊而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2例 ,女 14例。年龄 2 5岁~ 5 6岁。平均年龄 4 0 .5岁。病史 1月~ 10年 ,1年以上病例 9例。1.2 临床表现均表现为无痛性颈前肿物 ,伴心慌 ,手颤 1例 ;无呼吸 ,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块最小 1.0cm× 0 .8cm ,最大 7.0cm× 10 .2cm。单侧结节 4例 ,单侧并峡部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