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465-846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证实肝外胆管结石,胆道有无狭窄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术后2-3 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30例中,8例取石失败,留置鼻胆管引流,行LC加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期缝合术,余均成功。取石成功率93%,住院时间平均10 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此术式可代替大部分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单纯的胆总管结石 ,结石直径≤ 5mm。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胆道镜取石。单纯胆总管结石 ,结石直径 >5mm或经胆囊管途径取石失败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无狭窄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 ,术前ERCP置鼻胆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结石取尽后 ,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继续留置引流减压 ,3~ 5d黄疸消退 ,拔除鼻胆管。胆总管下端大结石嵌顿 ,腹腔镜下取石困难 ,辅以腹壁小切口 ,将结石取出。结果 :本组 52例 ,经胆囊管途径取石 4例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 7例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 2 8例 ,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2 1例 ,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1 0例 ,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7例 ,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3例 ,4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1例。需要碎石后取石 1 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 ,鼻胆管引流 7例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辅助小切口取石 6例 ,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 :根据肝胆管结石的部位 ,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 ,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但术中取石仍是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 ,需要进一步探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2月,对5例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5例均为女性;年龄25~60岁,平均47.4岁。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部分胆囊切除,狭窄部胆管切开,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T管引流术,其中有2例患者切除左肝外叶。结果 5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无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3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其中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或术中胆道镜取石122例,肝左叶切除20例,肝右叶部分切除33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12例,单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胆肠吻合30例).结果 全组患者切口感染36例(15.7%),胆道出血3例(1%),胆肠吻合口瘘1例(3.3%).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23例(10%).结论 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但须注意解除胆道狭窄,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预防胆管炎复发,减少再次手术的关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技术,但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5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一期缝合。结果: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结石40例,术中取净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14例,术中取净结石8例,6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获得治愈。全组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和取净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65例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6例发现或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其中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腔镜手术成功,其中1例胆道镜经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2例行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1例发现残余结石,拔除T管后经窦道取净,11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术中出血30~130 mL,手术时间90~220 min,术后住院4~8 d,所有病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结石残留少,安全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技术在胆系结石的运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间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5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成功采用“三镜”联合技术完成治疗.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组5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50例,留置“T”管28例,胆总管一期缝合2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20例.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三镜”联合方案具有患者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提高了胆系结石微创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三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附3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应用电视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选择性治疗胆总管结石。方法 从2003年3月~8月,应用“三镜”联合(术前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置鼻胆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I期缝合胆总管),共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残余结石及并发症。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外胆管结石是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在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对16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下专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单纯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囊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8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在完全气腹下进行操作,无中转开腹,未进行肝门血管阻断。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单纯左肝外叶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1,切除肝脏的最大标本体积为20cm×7cm×4cm术后一例并发肝创面胆漏,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天即进食,1周左右出院,留置T管者出院时均行胆道造影未发现有残余结石,2~3周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是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在胆石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5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分别进行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二镜或三镜联合治疗。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91例先行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成功取石63例(69.2%),随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28例取石失败后行鼻胆管引流(ENBD)引流减压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12例放置T管引流,16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中161例直接行腹腔镜探查(LCBD),23例放置T管引流,138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3例出现胆漏,经引流后痊愈、无胆管狭窄以及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根据具体病情,个性化地灵活地运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并在一定条件下,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2011年20例双镜辅助下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结石20例,年龄40(16~75)岁,合并胆管炎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20例均手术成功.T管术后14 d拔除,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住院时间18d,胆总管均无结石残留或明显胆瘘.[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其操作简便,创伤小,临床效果好,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电子胆道镜U100双频激光治疗胆系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胆道镜下双频激光碎石对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3月,经T管窦道采用电子胆道镜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54例(肝外胆管结石16例,肝内胆管结石23例,肝内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5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3例治愈,治愈率98.15%,1例为远端肝内胆管结石,胆管过于狭窄,胆道镜无法进入而取石失败。结论电子胆道镜下双频激光碎石能有效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术后随访1 a统计复发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结石复发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率为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结石数目≥10个、胆总管直径<15 mm、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碎石术治疗、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术后饮食不合理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更高(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数目、胆总管直径、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碎石术、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是术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略高,其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适应证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DE)治疗胆总管结石,联合内镜(十二指肠镜)处理胆总管结石和术后残石等并发症。结果鼻胆管引流49例。LCDE110,术后残石23例,6例未取净,内镜取净17例,胆漏5例,腹腔引流管持续少量胆漏经保守治疗4例治愈。化脓性胆管炎1例。中转开腹9例,无1例死亡。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接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部分病例随访6~12月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有效、安全等优点;此术式可代替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雁  韩春蕃  沈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022-1023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下U100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术中应用胆道镜下U100激光碎石治疗。结果23例中20例在胆道镜下U100激光碎石,共取出28枚结石,另3例因结石位于Ⅲ级胆管以上,胆道镜无法进入未能做U100激光碎石。术后B超复查,所有术中胆道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的病例肝外胆道未发现残余结石,未能做U100激光碎石术的3例肝内胆管结石仍在原处。术中胆道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后无胆漏及胆道出血并发症发生,无肝功能异常病例出现。结论胆道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SpyGlass DS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6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SpyGlass DS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35例,评估其诊断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SpyGlass DS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率为97.14%(34/35),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85.71%(30/35),并发症发生率为8.57%(3/35)。结论 SpyGlass DS胆道镜是一种安全且有效地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手段,可提高诊治率。  相似文献   

17.
胆道内置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立明  彭毅  王秋生  冷希圣  周汉新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46-1148,11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以胆道内置管引流代替T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过去4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自2000年9月~2005年6月共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6例,其中70例因肝内外多发性胆管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较严重的胰腺炎等放置T管引流外,其余96例术中确诊已取净结石、无胆道狭窄的患者放置内置管引流取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放置内置管引流手术时间为45~237min,平均98min。术后胆漏4例,引流2~4d自止,无需特殊治疗;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当日行再次腹腔镜手术结扎止血成功。内置管除3例不能自行排出,于术后1个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外,其余93例患者内置管均自行排出。随访3个月~4年均未发现胆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防止胆道高压,保证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避免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应于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122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EST联用LC,对照组行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观察两组治疗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短,术后镇痛次数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LC利用内镜、腹腔镜的优势,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特点,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郑晶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901-903
【目的】总结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道结石的体会。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54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20~240rain,均留置T形管胆道引流。患者术后d,均下床活动和饮水。术后d:进流质饮食。术后7例30d经T形管胆道造影拔除T形管,47例术后45~60d行胆道镜检查治疗后拔除T形管。【结论】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腹腔脏器干扰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ystectomy,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无胆道镜前发生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1例,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有胆道镜后可疑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比较分析二者术前诊断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无胆道镜前发生的11例经LC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或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治愈;有胆道镜后10例经过胆道镜检查和选择性胆道造影处理,术后均未发生胆总管残石。结论 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应重视,术前积极检查,术中正确处理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