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证明转染人类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入胶质瘤后,胶质瘤细胞可以摄取放射性碘.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法利用重组质粒将hNIS基因转染入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使胶质瘤细胞获得hNIS基因;经过新霉素抗生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NIS的细胞系,然后进行体外摄125I实验及过氯酸盐抑制实验;体外125I反流实验,体外125I内流实验,并绘制时间-每分钟放射性计数曲线.结果:在使用质粒转染hNIS基因到U251细胞中后,成功地获得稳定表达hNIS基因的细胞系hNIS-U251.hNIS-U251细胞系可以摄取碘,而且这种摄碘的功能是由hNIS基因所介导的,转染后的细胞摄碘能力可以提高117倍左右.结论:在细胞系hNIS-U251中,放射性碘元素可以被胶质瘤细胞大量摄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含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grl)辐射敏感启动子调控的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延长核素在细胞中的滞留时间,提高hNIS介导的恶性肿瘤放射性核素基因靶向治疗疗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空载体pFB取自质粒pFB—CMV—EGFP,Egrl启动子取自质粒PGL3一Egrl—luc,hNIS取自质粒pcDNA3.1一CMV—hNIS,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载体质粒pFB—Egrl—Hnis;同时构建含CMV启动子的质粒pFB—CMV—hNIS作为阳性对照,并将杆状病毒空载体质粒pFB-0作为阴性对照。随后制备各组杆状病毒,扩增收集重组杆状病毒并进行滴度测定。为进一步鉴定病毒功能,一方面通过体外感染U87脑胶质瘤细胞并采用131I刺激,通过免疫荧光检测131I刺激后的hNIS蛋白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摄碘实验进一步验证所表达的hNIS蛋白的摄碘功能和特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载体质粒pFB—Egrl—hNIS和pFB—CMV—hNIS;转座成功并提取了重组Bacmid;重组Bacmid转染Sf9细胞后扩增收集的重组杆状病毒滴度可以达到1×1010pfu/mL。体外感染U87细胞后,免疫荧光检测表明131I刺激后可增加hNIS的表达,感染细胞表达的hNIS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且具有摄碘的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载体质粒pFB—Egrl—hNIS及pFB—CMV—hNIS,获得高滴度的重组杆状病毒Bac—Egrl—hNIS、Bac.CMV—hNIS和Bac-0并得到验证;建立了基于hNIS基因的辐射正反馈重组杆状病毒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核素靶向治疗疗效奠定了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人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hNIS)腺病毒介导肺癌A549细胞的碘摄取、外流和杀伤情况,为放射性碘治疗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重组hNIS腺病毒(AdNIS)感染肺癌A549细胞,检测感染细胞内hNIS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研究其125I的摄取、外流情况以及131I的杀伤情况。结果:hNIS蛋白在实验组肺癌A549细胞中表达阳性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实验组细胞摄碘能力较对照组高;细胞摄碘后碘外流过程十分迅速;实验组细胞可被131I有效杀伤。结论:应用腺病毒为载体,可以有效的将hNIS基因转染至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中,并介导肺癌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及选择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钠碘转运体(NI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PCR扩增目的片断;通过荧光分析实验,选取启动效果最好的hTERT启动子片断;建立3个重组腺病毒:Ad—hTERT—NIS、Ad—CMV—NIS及Ad—CMV-TPO,培养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及细胞系MRC-5(正常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系),然后转染病毒并进行westem bolt分析等实验。结果:胶质瘤细胞U87及U251中端粒酶为阳性,hTERT启动子片段204启动效率比较其他片段效率高。该启动子片段可以引导NIS基因的靶向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在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NIS基因的Ad—hTERT—NIS及重组腺病毒Ad—CMV—NIS和Ad-CMV—TPO,该重组腺病毒转染胶质细胞U87和U251后能成功表达NIS及TPO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livin的表达,探讨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livin siRNA重组腺病毒后感染U251细胞,采用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ivin基因的干扰效果,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同时观察重组腺病毒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重组腺病毒Ad-livin siRNA能有效抑制U251细胞的liv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在小鼠体内有效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和提高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期(P<0.05)。结论用livin siRNA重组腺病毒介导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可抑制U25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PTEN 对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含 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 PTEN,体外转染人胶质瘤细胞 U87,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其表达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体内实验检测腺病毒对肿瘤体积的影响 ,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 因子相关抗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的表达 ,并与U87组 (不予任何处理 )和 Ad X- gal转染组相比较。结果 :U87转染 Ad PTEN腺病毒后 PTEN表达上调 ,U87组的血管指数、体内肿瘤体积、 因子相关抗原和 MMP- 2的表达病理指数均显著多于 Ad X- gal和 Ad PTEN组 (P<0 .0 5 ,P<0 .0 1 )。结论 :PTEN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并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提示 PTEN可作为有效的抗胶质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治疗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人的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可编码序列,并研究其在非甲状腺肿瘤细胞内的功能表达。【方法】利用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扩增得到NIS的可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测序后亚克隆到腺病毒载体穿梭质粒pDC316载体上,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DC316-MCMV/hNIS。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把pDC316-MCMV/hNIS重组质粒(实验组)或pDC316空质粒(对照组)分别导人到胰腺癌细胞株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转染后48h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内的hNISmRNA水平,转染后第2、3、4天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对^125I的吸收功能。【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证实克隆片段与文献报道的hNIS基因eDNA序列完全一致。实验组转染后48h,在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及SK-OV-3细胞内均能检测到hNISmRNA高水平表达,对照组基本无hNISmRNA表达。转染后第3天细胞吸碘达到高峰,实验组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和SK-OV-3细胞对^125I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4倍、17倍和13倍。【结论】从Graves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克隆的hNIS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后,能使肿瘤细胞发挥高水平吸碘功能,为进一步运用放射性核素体内靶向治疗非甲状腺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Zhou QB  Chen RF  Li ZH  Pan QH  Zhou JJ  Tang QB  Chen J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9):2780-2784
目的克隆人Mucin1(MUC1)黏蛋白的启动子序列,并研究其驱动人钠/碘共转运体(hNIS)基因在胰腺癌细胞内的靶向性表达功能。方法利用巢式PCR方法从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U细胞中扩增出MUC1启动子。采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质粒pDC316-MUC1/hNIS。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把pDC316-MUC1/hNIS导人到MUC1阳性的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U、PANC-1和MUC1阴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转染后48h采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内的hNIS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转染48h后检测肿瘤细胞内NIS对125碘吸收功能。结果扩增的MUC1启动子核心调控区序列与参考序列一致。重组pDC316-MUC1/hNIS转染后48h,hNIS蛋白在CAPAN-U、PANC-1细胞阳性表达,而在Hela细胞内不表达。pDC316.MUC1/hNIS转染后仅在CAPAN-U、PANC-1细胞内检测到高水平吸碘,分别是pDC316-MUC1转染组的7和12倍。结论MUC1启动子能驱动NIS基因在MUC1阳性的肿瘤细胞内靶向功能表达,为进一步在体内运用放射碘靶向治疗胰腺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yrdC的mRNA、蛋白表达。构建表达yrdC靶向RNA干扰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检测干扰后BGC-823细胞yrdC蛋白水平变化,转染后细胞移植裸鼠体内成瘤,观察yrdC沉默后移植瘤生长的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yrdC的mRNA、蛋白表达。构建表达针对人yrdC的si RNA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Ad-shyrdC转染BGC-82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BGC-823细胞yrdC蛋白水平变化。裸鼠分3组,分别皮下移植转染Ad-shyrdC、空病毒Ad-Null及未转染的BGC-823细胞(1&#215;107/只),5周后检测裸鼠肿瘤的体积及质量,肿瘤HE染色及yrdC、PCNA、TUNEL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yrdC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yrdC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比癌旁组织增高。成功构建表达抑制yrd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shyrdC,腺病毒介导的yrdC靶向RNA干扰能特异性抑制BGC-823中yrdC蛋白的表达,Ad-shyrdC组肿瘤细胞yrdC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转染BGC-823细胞后移植裸鼠体内,5周后成瘤体积及质量较Ad-Null组及PBS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yrdC蛋白表达减少,PCNA染色提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受抑,TUNEL染色显示凋亡明显增多(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能有效抑制BGC-823细胞裸鼠体内成瘤,yrdC基因有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人的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可编码序列,并研究其在非甲状腺肿瘤细胞内的功能表达。【方法】利用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扩增得到NIS的可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测序后亚克隆到腺病毒载体穿梭质粒pDC316载体上,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DC316-MCMV/hNIS。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把pDC316-MCMV/hNIS重组质粒(实验组)或pDC316空质粒(对照组)分别导人到胰腺癌细胞株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转染后48h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内的hNISmRNA水平,转染后第2、3、4天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对^125I的吸收功能。【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证实克隆片段与文献报道的hNIS基因eDNA序列完全一致。实验组转染后48h,在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及SK-OV-3细胞内均能检测到hNISmRNA高水平表达,对照组基本无hNISmRNA表达。转染后第3天细胞吸碘达到高峰,实验组CAPAN-Ⅱ细胞、PANC-1细胞和SK-OV-3细胞对^125I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4倍、17倍和13倍。【结论】从Graves病人的甲状腺组织中克隆的hNIS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后,能使肿瘤细胞发挥高水平吸碘功能,为进一步运用放射性核素体内靶向治疗非甲状腺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