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机车乘务员异常心电图及相关因素,探索加强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监护的对策措施。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机车乘务员3242例职业健康检查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与血压、血糖、血脂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心电图异常1107例(34.1%),其中货运机车乘务员425例(35.2%);客运机车乘务员682例(33.5%)。≥50岁组检出异常最高,达247例(43.56%),40~49岁组达247例(41.62%),30~39岁组为212例(22.11%)。不同年龄段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过20年工龄检出异常最高达315例(44.87%),15~19年工龄组278例(40.06%),10~14年工龄组217例(31.49%),不同工龄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电图异常检出前5位分别为窦性心律不齐285例(25.75%)、ST-T改变261例(23.58%)、左室高电压172例(15.54%)、窦性心动过缓131例(11.83%)和窦性心动过速68例(6.14%)。(4)异常心电图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心电图异常1107例中,高血压病312例(28.18%);甘油三脂升高163例,(14.72%);总胆固醇升高83例(7.5%);血糖升高78例(7.05%)。心电图异常者中三高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正常人群(P<0.01)。结论:异常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工龄相关,与血脂、血糖和血压异常也密切相关。应将心电图异常机车乘务员者作为重点健康监护对象,降低其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呼吸衰竭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指标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肺炎引起呼吸衰竭患儿126例,其中Ⅰ型呼吸衰竭77例,2型呼吸衰竭49例。另选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患儿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Ⅱ型呼吸衰竭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Ⅰ型呼吸衰竭组(P<0.01)。126例呼吸衰竭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者109例,对照组、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衰竭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损伤时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方法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行心电图检查,检测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79例(60.8%),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发生率最高,脑出血组次之;血清心肌酶升高86例(66.2%),脑梗死组与出血组之间血清心肌酶升高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患者比较心电图异常变化及血清心肌酶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死亡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血清心肌酶水平增高显著,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心脏损伤,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其异常程度与意识障碍、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监测心电图变化及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轻重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心肌损害所致心肌酶及心电图异常改变。方法:对150例确诊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观察组)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正常组比较心肌酶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达83.3%。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及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不同梗死范围、不同类型、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病史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同期健康志愿者56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岛叶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非岛叶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腔隙梗死组(P<0.01);病情程度为中型、重型组图异常率高于轻型组(P<0.01),中型与重型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易发生心电图异常,其中梗死面积越大、病情程度越重、且部位发生在岛叶者心电图改变更多。  相似文献   

6.
包瑛  王鸣英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0):582-584
总结14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心电图改变,其中56例心电图异常,主要为低电压、T波改变及Q—T段延长,I~0-AVB少见。其改变与中度以上水肿、高血压、低补体血症及心肌酶谱异常高度相关(P<0.01)。提示对急性肾炎在利尿、消肿的同时应重视营养心肌治疗,并应高度怀疑是否同时并发有风湿性心肌炎,宜做有关检查及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罗春华  李国静  刘敏  李祖铭 《重庆医学》2013,(30):3676-367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将322例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成青年脑梗死、中年脑梗死、老年脑梗死3组,对照组为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空腹血清Hcy、hs-CRP、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年脑梗死组Hcy升高、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升高(P<0.05),Tch、TG、LDL-C无明显差异;中年及老年脑梗死组Hcy、hs-CRP、Tch升高,HDL-C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C升高(P<0.05),TG未见明显改变。脑梗死各年龄组Hcy、hs-CRP、HDL-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年、老年脑梗死组LDL-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各组Hcy与血脂及hs-CRP水平未见显著相关性;hs-CRP与HDL-C呈负相关(P<0.01);Tch与TG、HDL-C及LDL-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在各年龄段脑梗死患者中均升高,高血清Hcy水平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Hcy水平并对高Hcy患者进行适当干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Q-T间期(Q-Tc)变化及Q-Tc与肝硬化的病因、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与50例非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组间比较Q-Tc的变化及肝功能不同Child分级间Q-Tc的异常率。结果肝硬化组Q-Tc为(435±40)ms,非肝硬化组为(405±33)ms,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组中ChildC级的Q-Tc异常率(68.8%)与A级(33.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Tc与Child积分呈正相关(r=0.3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Child积分与Q-Tc相关。结论随肝硬化病情加重,Q-Tc异常率升高,Q-Tc延长与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关;对肝硬化病情严重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纠正异常Q-Tc对肝硬化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52岁,因饮酒过量导致不同程度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30例,入院就诊时急查心电图及血压,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心电图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中II度与III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对心脏造成损害,且饮酒量越大,酒精中毒程度越深,其心脏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仫佬、壮、汉民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心肌损伤的酶学及心电改变。方法:选择仫佬族、壮族和汉族3个民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观察组)90例,同期生理性黄疸患儿(对照组)54例,对比分析各组的胆红素水平与心肌酶谱改变的关系,并对心电图进行动态监测。结果:(1)观察组CK、CK-MB、LDH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K-MB/CK>6%;(2)观察组恢复期血清心肌酶水平比急性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ST-T波改变为主要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民族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动态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浓度胆红素可导致新生儿心肌酶及心电图异常改变。(2)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的损害须综合心肌酶学及心电改变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程家靖 《吉林医学》2012,33(18):3970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纪今科公司生产的CMS06C动态Bp监护仪和数字化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仪对15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同步检测24 h动态血压(ABP)和动态心电图(DCG),分析血压变化与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①70.7%(106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78.7%(118例)呈非勺型ABP曲线;②DCG有多种异常改变。心律失常132例(88.0%),ST-T改变78例(52.0%);③ST-T改变和房、室性心律失常与ABP最高值及白昼最低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而与夜间最低值无相关性(P>0.0.5),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示血压升高及白昼血压降低与显著ST-T改变和较复杂房、室性心律之间有顺序或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13-1614
目的: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及总结以探讨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扩张性心肌病44例心电图资料,并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相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均存在ST-T改变,发生率为100%;心律失常者30例,占68.18%。与健康体检者比,观察组患者QRS时限明显增宽(P<0.05),RV5振幅显著降低(P<0.05),QRS异常切迹发生率、ST-T改变率及异常Q波率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以QRS波群异常、ST-T改变为主要特点,心律失常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心电图无创、低廉,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成都地区142例冠心病患者及64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的血脂及载脂蛋白(apo)AⅠ、B100、CⅠ、CⅡ及C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0.001),胆固醇除陈旧性心肌梗塞组略有增加外,余未见改变,apoAⅠ及apoC Ⅱ显著下降(P<0.01或P<0.001),apoB100升高(P<0.01或P<0.001),apoCⅢ轻度升高。作者结合成都地区膳食及Ⅳ型高脂血症发生率高的特点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毒蜂蛰伤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为救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12导联心电图仪监测的63例毒蜂蛰伤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并与87例健康体检组对照分析。结果 63例毒蜂蛰伤患者中51例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异常改变的主要类型为:ST-T的改变、Q-T间期延长及心律失常等。发生率为80.95%;对照组2例心电图异常,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发生率为2.2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毒蜂蛰伤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较高,临床抢救患者可将其作为病情的判断、治疗及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血脂、血糖、血压及肝脏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GE公司生产LOGIQ9彩超诊断仪及儿童血压计对58例儿童单纯性肥胖和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进行多项指标测定。结果肥胖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肥胖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28例血压升高,占48.3%;肥胖组检出脂肪肝25例,占43%。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血脂、血糖、血压及肝脏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益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安宁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安宁和古方神力补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ST段、动态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经Ridit分析,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T段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3)血液流变学方面,2组0S-1、5.0S-1、10.0S-1、35.0S-1、5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4)在血脂方面,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HDL-C及Ox-LDL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古方神力补,症状改善、病情缓解、理化检查指标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古方神力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电图改变特点,探讨GDM患者胎儿心电图(FECG)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GDM(GDM组)与200例健康孕妇(健康组)胎儿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GDM组检测出异常FECG112例(56%),对照组38例(19%),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GDM对胎儿心脏有明显影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特点是以胎儿心律不齐、FQRS增宽、FQRS高电压最为常见。因此对于GDM孕妇应加强胎儿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常规体检,探讨健康人群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13208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心电图、生化等常规检查所出现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异常心电图占总数的29.63%,其中ST-T改变的有2351例为最多,占异常总数的60.08%。异常心电图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略高于男性。异常心电图人群中甘油三酯升高为37.08%,总胆固醇升高的为50.22%,低密度脂蛋白升高51.55%,空腹血糖升高为21.03%,高血压为34.42%,脂肪肝为17.45%,与正常心电图人群所检出的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性别相关,也与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血压升高以及脂肪肝密切相关。应对上述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9.
健康人群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常规体检,探讨健康人群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科室2010年度13208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心电图、生化等常规检查所出现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异常心电图占总数的29.63%,其中ST-T改变的有2351例为最多,占异常总数的60.08%.异常心电图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略高于男性.异常心电图人群中甘油三酯升高为37.08%,总胆固醇升高的为50.22%,低密度脂蛋白升高51.55%,空腹血糖升高为21.03%,高血压为34.42%,脂肪肝为17.45%,与正常心电图人群所检出的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常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性别相关,也与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血压升高以及脂肪肝密切相关.应对上述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测定65例脑卒中病人空腹血糖(G)、胰岛素(In)水平、血中脂类代谢情况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脑卒中组G、I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G/In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01)。相关性结果显示,TG与HDL-c呈负相关(r =-0.343,P<0.025),In与HDL-c呈负相关(r=-0.422,P<0.001),G/In比值与HDL-c呈正相关(r=0.51,P<0.01)、与LDL-c呈负相关(r=-0.387,P<0.01)。研究结果表明高胰岛素血症与脑卒中有极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