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应用骨生物力学和micro-CT技术,探讨泼尼松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40只8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6只、其余34只用来建立CIA模型。免疫3周后筛选出CIA大鼠随机分成CIA组、CIA加泼尼松4.5mg·kg-1·d-1组和CIA加泼尼松9 mg·kg-1·d-1组。CON和CIA组给予溶剂对照溶液,其它2组给予泼尼松4.5、9 mg·kg-1·d-1。连续给药90 d后处死,取左股骨进行生物力学测定,然后进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与CON组比较,CIA组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密度明显减小,而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明显增加,骨生物力学参数(弹性载荷、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刚度)均明显减小。与CIA组比较,泼尼松2个剂量组骨体积分数与骨小梁数量均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均减小,而骨生物力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泼尼松治疗CIA大鼠3个月后,对股骨松质骨微结构破坏有所改善,但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密度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关节肿胀度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27 d,用药组每日白芍总苷(TPG,25,50,10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CIA大鼠足爪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关节指数、体重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PG可明显降低CIA大鼠关节指数(P<0.05),大、中剂量白芍总苷使CIA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32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1只,给药组11只。建立CIA模型后,给药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每周3次。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并计算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IL-17、TNF-α,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mRNA的表达。HPLC法测大鼠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并将血药浓度与脾脏指数、Th亚型淋巴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能显著缓解CIA足爪肿胀、预防踝关节变形,降低脾脏指数、胸腺指数(P<0.01)。PCR结果显示,地塞米松抑制CIA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并改善Th1/Th2、Th17/Treg的失衡(P<0.05)。HPLC法检测大鼠地塞米松平均血药浓度为0.1738μg/ml。血药浓度与脾脏指数呈负相关,与T-bet、RORγT呈负相关,与GATA3、Foxp3呈正相关。结论地塞米松对CIA大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实验研究,从滑膜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环磷酰胺(CTX)的协同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雌性Wistar大鼠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CIA模型对照组、小剂量MTX治疗组(MTX0.9mg/kg,每周1次)、小剂量CTX治疗组(24mg/kg,每3周1次)及小剂量MTX联合小剂量CTX治疗组(0.9mg/kg,每周1次,CTX24mg/kg,每3周1次);再选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24周后全部动物处死取材,再经固定、脱钙、包埋,通过TUNEL法检测滑膜细胞凋亡。结果各治疗组滑膜细胞凋亡均较CIA模型组增加,联合治疗组凋亡程度最高,各组间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MTX和CTX联合治疗RA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GI)中盐酸川芎嗪、丹参素、迷迭香酸在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AMI)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9只.模型组大鼠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造模法复制AMI模型.每组各取3只大鼠进行模型验证后,剩余6只大鼠尾静脉注射SGI(12 mL/kg)或等体积生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表达以及白芍总苷(TGP)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TGP(25、50、100mg.kg-1)组、雷公藤(GTW40mg.kg-1)组。用鸡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GRKs表达水平,并观察TGP灌胃给药对其的影响。结果正常SD大鼠滑膜组织GRK2、GRK5、GRK6均有表达,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GRK2、GRK5、GRK6的表达明显升高,TGP给药后GRK2,GRK5,GRK6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IA滑膜组织GRKs表达增加,TGP抑制这种异常的变化可能是其治疗CI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牛Ⅱ型胶原建立Wistar大鼠CIA模型,大鼠在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d 14灌胃红曲500 mg·kg-1,qd,给药至d 48处死大鼠(共给药34 d).分别测量不同时间点大鼠的后足容积,并对关节炎的肿胀程度进行评分;对大鼠的踝关节拍摄X线片,评价CIA大鼠的软骨和骨的破坏程度;同时对大鼠踝关节的滑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在CIA大鼠关节滑膜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在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11-13 d,大鼠关节炎形成.红曲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程度于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第4周开始下降,与CIA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关节炎评分与CIA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d 48,红曲组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CP-1和RANTES阳性细胞均显著低于CIA模型组(P<0.05).结论:红曲对CIA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CP-1和RANTE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骨保护素(OPG)-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OPG-HSP70重组基因菌株诱导表达,收集蛋白并鉴定,大量提取,纯化,复性;实验大鼠分为OPG-HSP70组、OPC组、HSP70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IA大鼠模型制备后分别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对大鼠关节病变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OPG-HSP70组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P<0.05);关节病理切片显示关节滑膜无明显增生;骨密度值增高(P<0.05).结论:OPGHSP70融合蛋白具有减轻CIA大鼠关节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准噶尔乌头及其炮制品对CIA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准噶尔乌头及其炮制品对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治疗作用。方法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片6 mg·kg-1)、准噶尔乌头及其3种炮制品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牛Ⅱ胶原乳剂和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CIA模型。各组于造模致炎后灌胃给药,连续6周。观察各药对CIA大鼠关节肿胀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2、SA、TNF-α的含量。取CIA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行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率、血清IL-2、SA、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大鼠关节滑膜炎性病理变化显著;②与模型组比较,准噶尔乌头及其炮制品可降低CIA大鼠关节肿胀率、血清中IL-2、SA、TNF-α含量(P<0.05或P<0.01);③与模型组比较,准噶尔乌头及其炮制品可改善CIA大鼠关节滑膜的炎性病理改变。结论准噶尔乌头及其炮制品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0(IL-20)水平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行CIA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及造模后第1、2、3、4周的体质量变化情况;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红蛋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20的水平。结果造模后第1、2、3周大鼠体质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4周模型组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雷公藤多苷、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大鼠血清中IL-20的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血清IL-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升高CIA大鼠血红蛋白含量,有抑制CIA大鼠血清中IL-20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IL-23水平的变化。方法取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利用牛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CIA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免疫后第48天处死大鼠,抽取静脉血,取血清,同时留取大鼠的肿胀的关节,留取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各组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7和IL-23水平。结果 CIA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关节肿胀度明显升高。CIA大鼠外周血血清IL-6,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 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和IL-23在CIA鼠的外周血中过度表达,提示Th17型细胞因子在RA的免疫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TGP,抗变态反应药)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及足爪组织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鸡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观察药物对CIA大鼠体质量及足肿胀度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足爪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TGP可有效缓解CIA大鼠体质量减轻,明显抑制CIA大鼠足爪肿胀;大、中剂量TGP组的足爪组织MMP-9阳性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TGP可明显改善CIA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MP-9表达、降低血清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大鼠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的骨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IA模型后,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LEF组、MTX组、MTX+LEF(联合组);另设立空白对照组。用ELISA分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配体(RANKL)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IA大鼠模型外周血RANKL、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EF组、MTX组、联合组大鼠模型外周血RANKL及联合组IL-17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MTX组比较,联合组外周血RANKL、IL-17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成功建立的CIA大鼠模型中,LEF联合MTX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协同骨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外周血RANKL、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芍知母汤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桂芍知母汤组,除正常组之外,其余各组使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造成CIA模型。桂芍知母汤组、来氟米特组,造模后开始给药,共计30 d。按评分法评价关节炎指数,ELISA法检测VEGF表达。结果给药组较模型组关节发病数目减少,关节肿胀程度减轻,皮肤红肿不明显,关节变形程度减轻。给药组与模型组在关节炎指数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给药组C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升高的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桂芍知母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VEGF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信号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6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对照组和rhTNFR:Fc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CIA模型,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p-ⅠκBα表达的情况。结果:rhTNFR:Fc治疗组和醋酸泼尼松对照组可下调CIA大鼠滑膜细胞NF-κB/P65、p-ⅠκBα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TNFR:Fc可通过降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p-ⅠκBα蛋白表达以达到缓解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探讨甲氨蝶呤(M TX)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雌性Wistar大鼠CIA模型。取15只未造模的健康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A组)。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B组:造模对照组;C组:小剂量MTX组(每周0.9 mg/kg);D组:大剂量MTX组(每周2.7 mg/kg);E组:小剂量CTX组(每3周24 mg/kg);F组:小剂量M TX联合小剂量CTX组(M TX每周0.9 mg/kg,CTX每3周24 mg/kg)。分别在6周、2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的水平。结果联合应用MTX和CTX优于小剂量MTX、小剂量CTX单药治疗组。结论 MTX和CTX联合应用在RA的治疗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 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及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甲氨蝶呤,1 mg·kg-1)、黄芩苷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200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CIA大鼠模型。各给药组腹腔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大鼠进行关节炎症评分,检测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关节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脾脏Th17、Treg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免疫印记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JAK、p-JAK、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关节上述病理损伤症状减轻,关节肿胀度、炎症评分、脾脏Th17亚群比例及Thl7/Treg比值、血清TNF-α、IL-6及IL-17水平、关节滑膜组织p-JAK/JAK及p-STAT3/STAT3显著降低(P<0. 05),脾脏Treg亚群比例、血清TGF-β水平显著升高(P<0. 05),且黄芩苷组呈剂量依赖性(P<0. 05)。黄芩苷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黄芩苷可调控CIA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使其向Treg偏移,改善大鼠关节炎症状,抑制JAK/STAT3信号激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妙散对类风湿关节炎(RA)调控基因Toll样受体(TLR4)和重组牛磷酸肌醇3激酶A(PI3K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不同浓度二妙散灌胃治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TLR4和PI3KA的表达特性。结果二妙散组与CIA模型组相比,脾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A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脾脏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妙散组滑膜组织炎性细胞较少;较正常组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极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二妙散浓度增加IL-37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大鼠关节中IL-6、TLR4和PI3KA mRNA水平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CIA大鼠模型,TLR4和PI3KA在不同实验组大鼠关节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说明TLR4和PI3KA参与CIA大鼠炎性反应的形成,介导RA炎性因子的形成和发展,二妙散对于减少炎症因子和增加抑炎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 建立CIA大鼠模型18只, 分为模型组和 99Tc MDP组各9只. 99Tc-MDP组CIA大鼠予以尾静脉注射99Tc-MDP, 相当于99TC 0.04 μg&#8226;kg-1&#8226;d-1共21 d. 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AI), 观察滑膜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 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结果 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 模型组CIA大鼠体重明显减轻, 关节肿胀程度严重, AI 评分明显升高, 滑膜组织病理评分也明显升高(均P<0.01); ②99Tc-MDP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CIA大鼠体重下降, 改善关节肿胀程度, 降低AI 评分和滑膜组织病理评分; ③正常对照组和99Tc-MDP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性低于模型组大鼠(均P<0.01). 结论 CIA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 99Tc-MDP可明显改善CIA大鼠一般状况, 减轻关节炎症状及滑膜组织的病理评分, 降低血清TNF-α水平, 对CIA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析大鼠肝脏病理纤维化分级与血清检测物指标,为临床提供适用的监测手段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2只)、模型-Ⅰ组(12只)、模型-Ⅱ组(12只)和模型-Ⅲ组(12只)。根据大鼠体重,采用腹腔注射TAA诱导肝纤维化。按实验给定时间给药,在不同时间段内测定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浓度,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Ⅰ组大鼠死亡率为25.00%(3/12)、肝纤维化形成率为75.00%(9/12);模型-Ⅱ组大鼠死亡率为8.33%(1/12)、肝纤维化形成率为91.67%(11/12);模型-Ⅲ组肝纤维化形成率为83.33%(10/12)。各组AST和ALT血清浓度均升高,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病变。结论:本法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实验肝纤维化模型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