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的患者,分别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和CT脑灌注成像,对CT脑灌注成像各项参数进行定量测量并做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能很好地显示烟雾病狭窄段及周围侧枝血管。CT灌注成像双侧狭窄患者血容量(CBV)双侧均加大,达峰时间(TTP)双侧均延长,平均通过时间(MTT)较重的一侧延长。单侧狭窄患者病变侧CBV加大,TTP延长。结论 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烟雾病的特征性表现显示良好,可作为烟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重叠扫描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作用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鼻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横断二维高分辨率重叠扫描,并进行多平面(MPR)和三维(3D)重建.扫描范围从上颌牙至眶上缘.8例患者尚行冠状位扫描,以作对照.结果:本组74例发现鼻骨和相邻结构骨折71例,其中单侧鼻骨骨折37例,双侧鼻骨骨折28例,上颌骨额突骨折46例,并发眼眶壁及鼻中隔骨折13例.结论: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重叠扫描能准确细致地显示鼻骨及周围诸骨结构,对鼻骨骨折的部位、类型及伴发改变诊断全面、准确,是当前鼻骨骨折诊断的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T/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无颅脑疾病者和82例急性SAH患者在发病3天内行头MRI检查,观察急性SAH在FLAIR序列上的信号表现及CT表现,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颅脑正常者和SAH的FLAIR图像进行双盲分析,以评价FLAIR对SAH的诊断价值。结果 MR FLAIR序列对急性SAH的显示率为97.5%(80/82),明显高于CT显示率(79.3%,65/82)。结论 MR FLAIR序列对急性SAH的诊断优于CT,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45例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患者术前行256层螺旋CT检查,34例行心电门控扫描,11例行普通扫描,所有病例均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分析,使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薄层图像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45例患者中,手术证实256层螺旋CT畸形准确43例,TTE准确34例;其中TTE漏诊动脉导管未闭4例;主动脉缩窄7例;同时CT显示4例体肺动脉粗大侧枝。256层螺旋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6%(43/45)、75.6%(34/45),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可作为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前诊断及合理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PET、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ET、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9例经临床、CT、MRI诊断放射性脑损伤病人行PET检查(2例行PET-CT检查),分析病变的放射性分布,即糖代谢的高低。结果 PET或PET-CT均显示了颞叶较大病变,对脑干病变显示不敏感。结论 PET、PET-CT对中、晚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PET-CT的分辨率大于单一PET扫描。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在CT检查前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检查,所得CT结果与临床诊断及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结果 MSCT能够准确观察主动脉、肺动脉及肺静脉畸形等血管的形态结构,诊断准确率达到98%。讨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能够直观地显示心脏结构,是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一种无创、有效的准确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CT在髋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怀疑骨折但X射线平片检查阴性的髋关节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螺旋CT诊断髋关节骨折7例,其中单发骨折4例,多发骨折3例。24例CT检查无异常改变。本组数据髋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22.58%。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髋关节损伤的情况,在髋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对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例进行CT和MRI检查。结果 高频彩超对该病诊断有特异性,诊断符合率93%(14/15),结合CT和MRI,可以避免超声的不足,提高诊断率。结论 由于高频彩超在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的特异性,是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肾损伤的检查方法,探讨CT表现的分类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肾损伤CT表现的分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CT表现为肾影增大23例(46%),肾轮廓不规则14例(28%),肾包膜下血肿36例(72%),肾内血肿27例(54%),肾周积血21例(42%),肾节段性梗塞6例(12%),轻度肾实质挫伤4例(8%),肾撕裂或断裂26例(52%),肾粉碎4例(8%),肾动脉主干断裂或闭塞2例(4%)。另外尚有胸、腹腔积液、肝、脾破裂、骨折等合并伤表现。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肾操作定性诊断准确率达100%,分类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CT分类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霉菌性副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 单侧副鼻窦发病12例,双侧副鼻窦发病3例,全部病变均累及上颌窦,累及2个以上副鼻窦腔4例,病变侵犯后鼻孔2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内密度增高,不均匀,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窦腔缩小。结论 真菌性副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病理;CT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病变内钙化影的出现是本病的主要CT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钼靶X射线摄影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射线图像的特点。结果 钼靶摄影显示①结节或肿块,28例,②局限致密浸润、结构不良4例,③钙化6例,④毛刺8例,术前诊断准确率87.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射线表现具有特征性,是首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乳腺癌可疑骨转移的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3~6 h后按常规方法行SPECT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并诊断,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和无骨转移。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或随访获得的正确诊断比较,并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对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采用SPSS 16.0软件,对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6例乳腺癌患者最终诊断为骨转移者53例,无肿瘤骨转移者43例。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40例,灵敏度为75.5%(40/53),无肿瘤骨转移28例,特异性为65.1%(28/43),全身骨显像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符合68例,诊断符合率为70.8%(68/96);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4.3%(50/53),特异性为95.3%(41/43),诊断符合率为94.8%(91/96),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全身平面显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2.39、19.36,P均< 0.05)。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医院近期102例鼻区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在工作站上使用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观察鼻区骨折影像表现。结果:鼻骨骨折102例,错位性骨折47例,非错位性骨折55例,双侧鼻骨骨折46例,单侧22例(左侧13例右侧9例),鼻中隔骨折15例,鼻骨骨折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13例,单纯缝合分离6例(鼻上颌缝分离3例、鼻额缝分离2例、两侧鼻骨间缝分离1例)。所有鼻骨骨折经3D及MPR成像后均能立体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塌陷程度及三维空间信息。结论:64层螺旋CT3D及MPR技术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并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资料,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43岁。其中9例行X射线检查,5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结果 病变位于手部4例,足部4例,踝关节2例,膝关节1例,肘关节1例。X射线及CT表现为骨旁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见侵蚀或小囊样破坏,无明显骨膜反应。MRI:病灶在TlWI上接近于骨骼肌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区,均无明显关节积液。结论 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R正侧位片及CT检查在鼻骨骨折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40例鼻骨断价值比较骨折患者分别行DR正侧位及CT检查,由4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40例鼻骨骨折中,DR显示了27例阳性,而CT检查阳性率100%。结论鼻骨骨折DR正侧位片只应作简单初步的检查,以防漏诊,临床怀疑骨折患者应行CT检查,CT检查可以提高DR片正常,实际患者可疑骨折的诊断,并可明确鼻骨骨折类型和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是鼻骨骨折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讨论静脉肾盂造影(IVP)、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三者在肾积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6例肾积水患者影像资料,72例行IVP检查,43例行CTU检查,36例行MRU检查,23例行IVP、CTU检查,19例行IVP、MRU检查,6例行CTU、MRU检查,3例行IVP、CTU、MRU检查。结果 IVP检查诊断明确52例(占72%);CTU检查诊断明确40例(占93%);MRU检查诊断明确35例(占97%);IVP、CTU检查诊断明确者23例占(100%);IVP、MRU检查诊断明确19例(占100%);CTU、MRU检查诊断明确6例(占100%);IVP、CTU、MRU检查诊断明确3例(占100%)。结论 IVP、CTU、MRU三种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肾积水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鼻骨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图像。结果10例X线片未发现骨折,66例在MPR均能发现骨折,8例在SSD未发现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折42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鼻中隔骨折8例,上颌窦骨折3例,筛纸板骨折4例。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鼻骨骨折,在诊断鼻骨骨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43例跟骨骨折的螺旋CT表现、骨折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 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块的大小、数目及移位度,并可发现关节腔内骨折片,跟腓撞击征象及软组织损伤亦显示清晰。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能准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诊断、分型,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颈静脉球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CT和MRI对诊断颈静脉球瘤的优缺点。方法 根据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CT、MRI影像表现。结果 MRI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和范围,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结论 CT和MRI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检查时,应根据需要,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强调三维适形放疗时CT模拟定位扫描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做好扫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用碳纤维底板、网状热塑体膜和三维激光定位系统,CT扫描以螺旋扫描方式为主必要时配合高压注射器同步增强扫描。结果 218例病人均一次顺利完成定位扫描,100%显示三维坐标点,肿瘤区(GTV)显示良好。结论 CT模拟定位扫描是三维适形放疗首关核心技术,对勾画靶区、射野设计、治疗时重复摆位乃至放疗效果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