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醋酸纤维膜 (CA)和聚砜膜 (PS)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纠正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 α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半定量法确定血浆 TNF-α含量。结果 :CA组在血透 6 0 min时血浆 TNF-α水平显著升高 ,而 PS组无变化。结论 :TNF-α水平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合成膜和纤维素膜透析器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高分子合成膜透析器和纤维素膜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应用铜仿膜(14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14例)、聚砚膜(14例)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未透析患者(10例)、腹膜透析患者(10例)及正常人(10例)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及其基因表达。结果:正常人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很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未检测到它们的mRNA表达。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P<0.05),表达3种细胞因子的mRNA。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均较未透析者显著升高(P<0.05),其中铜仿膜组IL-1β、TNFα、IL-6mRNA表达显著高于PMMA膜组和聚砚膜组,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应用3种透析膜透析过程中IL-1β、TNFα、IL-6的血浆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铜仿膜的生物相容性较PMMA膜、聚砚膜差,可导致细胞因子基因的过度表达,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吕小平  詹灵凌等 《广西医学》2001,23(6):1325-132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的NO、IL-6及TNFα。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和腹水NO、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水渗出液中NO、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浆和腹水中NO、IL-6及TNFα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廖建坤  廖红梅 《广东医学》2002,23(6):617-618
目的:研究高渗盐/甘露醇液(hypertonic saline/mannitol,HSM)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eolecule-1,ICAM-1)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HSM治疗组(观察组,20例)。检测治疗及治疗前后5h血浆中TNF-α及ICAM-1的变化。结果:HSM可使血浆中TNF-α及ICAM-1水平降低。结论:HSM可降低血浆中TNF-α及ICAM-1水平,减轻创伤后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分别测定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急性期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非常显(P<0.001)。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存在炎症反应,TNF-α参与了此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血浆白细胞介素8水平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IL 8为指标评价血透病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及尿毒症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方法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 4 0例 ,先后用醋酸纤维素膜 (CA组 )和聚砜膜 (PS组 )透析器透析。Non HD组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 2 0例。对照组为健康成人 10例。结果 血透后CA组血浆IL 8水平较血透前显著升高 (P <0 .0 1) ;PS组较血透前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间血透后血浆IL 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CA组、PS组和Non H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IL 8水平均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血透可引起血浆IL 8水平升高 ,主要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有关 ;醋酸纤维素膜生物相容性较聚砜膜差 ;尿毒症病人血浆IL 8水平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足月孕妇及IUGR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1β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UGR组与正常分娩组孕妇血清中IL-1β、TNF1-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UGR组羊水中IL-1β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性差异(P<0.01);在预测IUGR方面,羊水中TNF-α水平变化较IL1β更有价值。结论:羊水中IL-1β及TNF-α水平变化与IUG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 IIA 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炎性因子影响。方法: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10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14d)后测定血浆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IL-6水平。结果:应用丹参酮 IIA 磺酸钠注射液组的血浆炎性因子 CRP、TNF-α、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较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不明显。结论:丹参酮 IIA 磺酸钠注射液可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炎性因子 CRP、TNF-α、IL-6水平,有益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变化及TNF-α和NO与BMD的关系。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BMD,TNF-α和NO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组中TNF-α和NO与BMD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BMD低于对照组,TNF-α,NO水平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TNF-α,NO水平与BMD呈显著的负相关,TNF-α与NO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BMD降低,TNF-α和NO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intestinal endotoxin,IET)促进肝纤维化发与肝硬化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分别于4周及8周末测定其血浆ET、NO、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ET、NO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与TNF-α和NO均呈正相关(r=0.651,P<0.025;r=0.912,P<0.001)。实验组IL-10水平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肝硬化8周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4周组(P<0.05)。结论:ET诱导的NO、TNF-α和IL-10的释放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TNF—α及BNP在HF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β-阻滞剂对HF患者TNF—α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予以药物干预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α及BNP水平,健康对照组68例,同时检测血浆TNF—α及BNP水平。结果:HF组血浆TNF—α及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1)。HF患者经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TNF—α及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F患者血浆TNF—α及BNP水平显著升高,与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卡维地洛能下调HF TNF—α及BNP水平,可能是其治疗HF有益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一氧化氮(NO)在长时间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失血性休克1h,4h,8h,组,从股动脉放血造成失血性休克,测定各组动物血浆内毒素,TNFα,IL-6,IL-8及NO水平。结果:血浆内毒素,TNFα,IL-6,IL-8及NO水平在休克后明显升高(P<0.01);血浆NO2^-活性水平以休克1h组最高,但与休克4h,8h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休克4h组与休克8h 组NO2^-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各组动物的存活率明显下降。结论:长时间失血性休克可使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动物存活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光伟  冯均才 《河北医学》2001,7(4):291-293
目的观察3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改善或纠正贫血后,动脉氧分压(PaO2)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贫血组和EPO应用组(Hb>85g/L),分别使用醋酸纤维膜(CA)和聚砜膜(PS)进行碳酸氢盐透析,在0′、15′、30′、60′、120′、240′时测定PaO2.结果贫血组患者无论使用CA还是PS均发生了低氧血症(HXA),Hb>85g/L,使用CA可使HXA减轻,而使用PS可使HXA消除.结论改善或纠正血透患者的贫血状态,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进行碳酸氢盐透析,可以防止透析相关性低氧血症(HD—HX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在刀豆蛋白A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建立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肝损伤,研究了抗鼠TNF-α单克隆抗体对该肝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血浆TNF-α含量(0.19±0.06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00ng/ml,P<0.01),且血浆TNF-α含量与肝损伤程度一致。肝损伤早期病理变化突出表现为肝细胞凋亡,抗鼠TNF-α单抗组血浆TNF-α含量(0.00±m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学检查无肝损伤表现,显示抗鼠TNF-α单抗对该模型具有保护作用,表明ConA可诱导小鼠发生肝损伤,TNF-α起重要的介导作用,细胞调亡可能为ConA造成肝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局灶性脑缺血鼠血浆细胞因子变化及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TNFα,IL-1β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TNFα,IL-1β变化,以及尼莫地平对TNFα,IL-1β的拮抗作用。结果:缺血再灌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浆TNFα,IL-1β含量明显增加,应用尼莫地平组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结论:TNFα,IL-1β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尼莫地平通过降低TNFα,IL-1β的含量发挥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尿酸(U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CHF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水平变化及采用日本岛津CL72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同时测定50例正常人UA、TNF—α水平作为对照。结果:CHF患者的UA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组UA、TNF—α水平高于B组(P〈0.05)和A组(P〈0.01),B组UA、TNF—α水平高于A组(P〈0.05)。心衰患者治疗前后UA、TNF—α水平在显效组和有效组中差异明显(P〈0.01,P〈0.05),在无效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血浆TNF—α、UA水平与CHF程度相关,动态监测UA、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CHF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肺癌患者血清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宏思  黄卫彤 《广西医学》2001,23(4):769-770
目的:探讨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肺癌者的关系。方法:以放免法分别测定76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L-2和TNF-α水平,并以32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肺癌组血清IL-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01),且其水平的降低与病情密切相关,而TNF-α水平则较这对照组明显升高,肿瘤越到晚期,其水平升高越显著(P<0.00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而TNF-α水平升高,提示IL-2和TNF-α水平的检测中作为判断肺癌者及其病情变化与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福辛普利对它的影响。方法:测定29例CHF患儿和21例无CHF的心脏病患者血清TNF-α的浓度,29例CHF患儿又随机分为加用福辛普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TNF-α浓度及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测定CHF患儿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无CHF的心脏病患儿组;治疗4周后,福辛普利组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LVEF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TNF-α虽有下降,LVEF虽有提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F患儿血循环TNF-α水平升高;福辛普利具有降低血循环TNF-α水平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血浆和伤道骨骼肌中TNF-α含量。结果 (1)伤道骨骼肌中TNF-α含量较血浆中明显升高(P<0.05);(2)常温常湿创伤组TNF-α 4h开始升高,14h达高峰;(3)高温高湿创伤后1h升高,10h达到高峰,其峰值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组(P<0.05);(4)热习服组TNF-α变化基本和高温高温组一致,只是升高幅度较低(P<0.05)。结论 (1)TNF-α参与了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2)预示着TNF-α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病程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在维持悸 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免疫功能缺陷中的作用,判断其能否作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指标。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受内毒素细菌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MHD患者分为CA组和PUS组,另设立尿毒症未透析组(non-hemodialysis,NHD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在各组患者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血浆IL-10。经内毒素刺激后,上清液中IL-10水平升高,其中PS组高于CA组,但各组升高幅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应用 较好的PS膜可改善患者的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能力,IL-10可以作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