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并选取同期无感染症状的50例新生儿作对照组。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儿血清中的PCT,并同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观察各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析ROC曲线。结果 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及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均优于CRP和WBC。结论 PCT是新生儿败血症较为快速、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并选取同期无感染症状的50例新生儿作对照组.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儿血清中的PCT,并同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观察各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析ROC曲线.结果 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均优于CRP和WBC计数.结论 PCT是新生儿败血症较为快速、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10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分为尿脓毒症组和非尿脓毒症组,比较尿脓毒症和非尿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CRP之间的差异,并绘制PCT和CRP诊断尿脓毒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结果:102例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尿脓毒症患者43例,非尿脓毒症患者59例;尿脓毒症组PCT、CRP显著高于非尿脓毒症组(P 均<0.001);PCT、CRP在尿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59、0.710(95%置信区间0.608~0.811、0.666~0.851),在各自最佳工作位点,PCT和CRP诊断尿脓毒症的敏感性分别是0.907和0.419,特异性分别是0.610和0.932,阳性预测值分别是0.629和0.81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0.900和0.688。 结论: PCT和CRP是诊断尿脓毒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水平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3年5月入住本院EICU的危重患者120例,其中脓毒症患者63例,非脓毒症患者57例作为对照。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组的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脓毒症组血清PCT和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大于非脓毒症组(P<0.05);血清PCT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血清CRP(P<0.05);生存组的血清PCT和CRP值在第1、3、5、7天均显著地小于死亡组(P<0.05),并有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但在死亡组却无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是诊断脓毒症和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并且血清PCT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血清CRP。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PCT浓度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不同感染病例的PCT、CRP、WBC、neu%和lym%,以SPSS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并采用binary logist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结果PCT在血培养阳性、阴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2.52,P<0.001),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2处的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63.3%,特异性为86.8%;PCT、CRP、WBC、neu%和lym%的AUC分别为:0.700、0.765、0.636、0.618和0.648;PCT联合CRP、lym%检测的AUC为0.776,在0.566处的Youden指数结果最大,其诊断灵敏度为63.8%,特异性为84.7%。结论PCT在败血症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联合WBC、CRP和lym%等指标可提高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效能,确定其诊断临界值。方法选取2011年3~11月疑似脓毒血症感染者390例,根据临床感染病学标准分为脓毒血症组203例,非脓毒血症组187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IL-6水平,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定时散射比浊法测定SAA水平,采用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中位PCT水平、中位CRP水平、中位IL-6水平、中位SAA水平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19(P<0.05),而CRP和IL-6分别为0.755(P<0.05)和0.784(P<0.05),SAA最低为0.645(P<0.05),4项指标联合AUC为0.892(P<0.05)。PCT的AUC大于其余3项指标(P<0.05),但与联合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Youden指数优于CRP、IL-6和SAA。当PCT的最佳诊断点为1.18ng/mL时,灵敏度达84.7%,特异度达83.4%,Youden指数为0.681,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1%和75.8%,阴、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18和5.10。ICU脓毒血症患者中位PCT水平高于其他医疗单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早期指标,诊断效能优于传统免疫炎性因子CRP、IL-6、SAA,经济效应优于4项指标联合,可作为早期独立辅助诊断脓毒血症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脓毒症患者和8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sCD14-S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分析sCD14-ST、CRP、PCT及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参考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sCD14-ST、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水平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CD14-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界值为837.6,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1%,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79,界值为37.2,敏感性为51%,特异性为52%,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界值为0.5,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2%,sCD14-ST、CRP、PCT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89,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8%。结论 sCD14-ST对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sCD14-ST、CRP、PCT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勇  何文杰  陈立华 《当代医师》2013,(11):1511-15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120例临床病例中的PCT和CRP结果,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PCT、CRP预测细菌感染的诊断能力,并计算和比较两者最佳截断点及其他几个截断点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诊断准确率;同时对细菌感染患者中血清PCT与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CT诊断细菌感染的AUC为0.957±0.016,诊断最佳界点为0.4μg/L,此时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90.9%;CRP诊断细菌感染的AUC为0.712±0.04,诊断最佳界点为2.27μg/L,此时灵敏度为72.0%,特异性为57.3%。PCT与CRP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与CRP无明显直线相关(r=0.322,P〉0.05)。检测的2120例患者血清结果,CRP水平处于正常参考范围时(〈0.8mg/L),PCT检测结果亦在正常参考范围(〈0.1μg/L)。结论CRP作为预测细菌感染指标不理想;检测PCT具有快速、干扰因素少、特异性高等特点,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此外,对疑有细菌感染的患者,CRP检测正常时,可考虑暂不行PCT检测;结合PCT半衰期监测分析PCT变化,有利于准确判断疗效和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9.
保勇  史梦  张欣  喻华 《四川医学》2013,(12):1903-1905
目的 比较血培养单检与降钙素原(PCT)加血培养双检对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及协助鉴别污染菌.方法 收集644例急诊或重症监护室临床医师怀疑新发生严重感染患者同天的血培养及PCT样本,对未开PCT检测的病患同时检测PCT,以出院脓毒症确诊为金标比较血培养单检及PCT加血培养双检对脓毒症的诊断及血培养污染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脓毒症病患中血培养单检的敏感性为34.1%,特异性为90.1%,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65.9%,阳性预测值为57.0%,阴性预测值为78.0%.二者双检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90.1%,假阳性率为10.2%,假阴性率为1.6%,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 血培养单检对脓毒症的诊断存在着污染菌的干扰因素,PCT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比血培养单检更具有诊断价值,从而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抗CCP抗体和RF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 方法 对90例RA患者、30例其他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2种抗体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及Youden指数;探讨抗CCP抗体和RF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CU). 结果 RA组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25);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对论断RA的其他5项指标均高于RF;抗CCP抗体和RA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CCP抗体、RF两项检测指标;另外,抗CCP抗体和RA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的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及Youden指数也高于抗CCP抗体、RF两项检测指标.抗CCP抗体、RF及两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CU)均>0.5,并且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AUC大于抗CCP抗体及RF的AUC. 结论 抗CCP抗体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RF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PCT和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均略高于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5.1%,敏感度为58.9%。结论: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PCT含量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败血症患儿中PCT(78.85±19.16ng/mL)和CRP(53.17±35.68mg/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5±0.13ng/mL和5.87±3.7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准确性性和约登指数高于CRP。PCT和CRP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为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爱蓉  金益梅  何时军 《浙江医学》2014,(3):187-189,197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4例发热患儿根据脓毒症分级标准分成5组:脓毒症组23例、严重脓毒症不伴休克组21例、严重脓毒症伴休克组19例、感染不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23例、非感染伴SIRS组18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HBP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并分析HBP与WBC的相关性;制作ROC曲线,分析并比较HBP、WBC、CRP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血清HBP水平为严重脓毒症伴休克组>严重脓毒症不伴休克组>脓毒症组,感染不伴SIRS组、非感染伴SIRS组、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不伴休克组、严重脓毒症伴休克组的血清HBP水平与WBC水平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96、0.95、0.62);ROC曲线分析示HBP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98.39%,阳性预测值为98.36%,阴性预测值为95.31%,均明显高于WBC、CRP。结论检测发热患儿的血清HBP水平、分析其与外周血WBC的相关性,可以较好预测是否会发生脓毒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用于结肠梗阻患者术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68例结肠梗阻术后患者,记录患者术后24 h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血小板(PLT)及最高体温(T),术后第7d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脓毒症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非感染性SIR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各项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脓毒症组患者术后24 h的PCT显著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P<0.05),其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CRP、WBC、N和ESR(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肠梗阻患者术后脓毒症的发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其他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血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37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63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肾功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根据AKIN推荐的急性肾损伤分期将急性肾损伤组患者分成3组,比较组间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间血常规、肾功能及C反应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组血降钙素原水平较不合并急性肾损伤组明显升高(P〈0.05);血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C反应蛋白则与急性肾损伤的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PCT〉12.48ng/ml,对于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敏感度84.7%,特异性90.4%,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血降钙素原可作为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早期预警指标,在重症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败血症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败血症患者60例,局部细菌感染患者60例,于入院第1天采集患者血清,测定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败血症患者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47/60);局部细菌感染者以革兰阳球细菌为主(43/60)。败血症患者组的Neu%、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标,PCT用于诊断感染患者中败血症的发生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6.7%。结论 PCT诊断感染患者中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将收住急诊抢救室的74例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严重脓毒症(SS)组25例、脓毒症(sepsis)组25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11例、非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Non-S1RS)组13例,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 SS组血清PCT、WBC、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其次为sepsis组,SIRS组和Non-SIRS组较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临界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91.7%,均高于CRP、WBC计数。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P与WBC,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24,r=0.475,P<0.01),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9,P=0.001)。结论 PCT对急诊脓毒症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PCT与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较好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7例及同期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观察组PCT平均水平以及检测阳性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检测阳性率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低于PCT,两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观察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致小儿肺炎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改变和在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小儿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全部的73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比较各指标在细菌性和病毒感染性的小儿肺炎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结果:在各类型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WBC数值比较中以PCT≥1μg/L为诊断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若以PCT≥1μg/L为阳性阈值,则细菌感染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2.5%。结论:PCT作为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优于CRP和W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