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翻转针柄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更好方法.方法 将104例静脉滴注氯化钾疼痛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输液68例次,对照组52例,输液74例次.实验组采用翻转针柄加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照组单独采用翻转针柄法,记录病人对局部疼痛的主诉.结果 采用翻转针柄加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病人疼痛率显著低于单独采用翻转针柄法.结论 采用翻转针柄加抬高穿刺部位的方法比单独采用翻转针柄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冲式冲管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创伤后致局部肿胀并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83例,按单双床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40~60滴/min,疗程7~10 d,并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室温控制在(22±2)℃。观察组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对照组采用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脉冲式冲管可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普鲁卡因对B-七叶皂苷钠所致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B-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面神经炎患者11例,脑梗塞43例,脑炎14例,随机分为使用B-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34例为对照组,盐酸普鲁卡因加B-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34例为治疗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盐酸普鲁卡因可明显降低B-七叶皂苷钠对静脉滴注后出现的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两种减轻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局部疼痛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 对68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即连续2d在患者左右手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1d为单纯局部热敷法,1d为局部热敷+翻转针柄法.结果 局部热敷+翻转针柄的疼痛率明显低于单纯局部热敷法(P<0.01),且重度疼痛消失.结论 局部热敷+翻转针柄法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住院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患者96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第一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第二天采用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为实验组.采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引起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该方法能减轻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翻转针柄法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需要静脉输注阿奇霉素2d治疗的门诊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按患者左手、右手静脉输液分为翻转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翻转组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两手穿刺部位、方法和操作人员固定。结果: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方式输液的翻转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翻转针柄固定方式能明显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疼痛,该方法可能有助于缓解静脉输液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两种不同针柄固定法与患者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静脉输液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研究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一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一天采用翻转针柄后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实验组.采用线性模拟评分标尺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疼痛率为24.17%,无痛率为75.83%;而对照组疼痛率为45.83%,无痛率为54.17%,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翻转针柄后固定针柄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其不仅可以增加药液滴注速度,还可以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8.
赵海燕 《当代护士》2014,(2):135-136
目的翻转针柄法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疼痛的效果,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顺利完成治疗。方法60例需要静脉输注阿奇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将患者左手、右手静脉输液随机分为翻转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翻转组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两手穿刺部位、方法和操作人员固定。结果翻转针柄固定方式比常规针柄固定方式,患者重度疼痛由30.0%减少为5.0%,轻度疼痛由41.7%减少为18.3%,完全无痛由28.3%上升为76.7%。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翻转针柄固定方式能明显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敷膜联合输液加温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2018年10月—2019年5月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使用硫酸镁湿敷膜外敷联合输液加温器加温。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针长时间留置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湿敷膜外敷联合输液加温器能有效预防留置针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且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赛肤润在防治七叶皂苷钠针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七叶皂苷钠针静脉输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输液时给予热水袋放置于输液侧手臂下热敷,每天晚上土豆片贴敷手背静脉穿刺处.观察组于每日输入七叶皂苷钠前后喷涂赛肤润,观察两种方法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 赛肤润能有效治疗七叶皂苷钠针静脉输注所致的红肿、疼痛,明显减少条索状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头斜面向下输液减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所致疼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住院患者136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第1天在患者的左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静脉输注设为对照组,第2天在患者的右手对称部位采用针头斜面向下进行静脉输注设为实验组。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评定患者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时的疼痛程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83.09%,实验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57.3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95,P<0.05)。 结论 针头斜面向下输液可减轻阿奇霉素静脉输注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任平  张奇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45-447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案。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舒血宁1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观察组用七叶皂苷钠15mg加入0.9%氯化钠500ml静脉滴注,然后用0.9%氯化钠50ml冲管,再用舒血宁1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过程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痊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输注延长管泵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输注延长管泵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0例冠心病患者行果糖二磷酸钠输注治疗,单日使用榆注延长管微量注射泵泵入,双日使用普通输液器静脉滴注.记录患者对肢体疼痛的主诉.结果:采用输注延长管静脉泵入时患者疼痛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静脉滴注.结论:输注延长管静脉泵入果糖二磷酸钠能降低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3种不同外用药物对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且输注同比例静脉营养液的129位患者随机分成3组:维生素E乳膏组(n=44)、芝麻油组(n=43)、赛肤润组(n=42)。输液第一天开始,3组均在输液前在敷贴上方沿静脉走向外用相应药物,3次/d,直至拔除留置针。记录各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范围、疼痛分值。结果静脉炎发生率比较,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组较赛肤润组低(P<0.01)。疼痛分值比较,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组较赛肤润组低(P<0.01)。留置时间比较,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组较赛肤润组长(P<0.01)。结论芝麻油、维生素E乳膏可有效预防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尤其是芝麻油,具有经济成本低的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翻转针柄法在小儿头皮骨缝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两组穿刺部位、方法和操作人员固定,观察两组小儿穿刺处局部有无肿胀.结果 观察组液体渗漏率和输液不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11、5.18,均P<0.05).结论 翻转针柄固定法是减轻小儿头皮骨缝静脉穿刺液体渗漏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延长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以确保大面积烧伤患在休克期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出品的以Vialon为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将40名烧伤面积在40%以上的患分成对照、实验二组,分别给予粘贴膜及缝合固定加粘贴膜固定。结果:常规基础上应用加固缝合的方法,减少了导管滑脱的机会,使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应用静脉套管针加缝合固定既可保护患的血管、减轻痛苦,又保证了有效的输液通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联合地塞米松外敷预防榄香烯注射液静脉滴注导致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 选取外周静脉置管滴注榄香烯注射液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前10 min,观察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持续外敷置管静脉处皮肤至药物滴注完毕1 h,对照组给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抹置管静脉处皮肤,比较2组静脉炎开始时间、发生率和局部疼痛的程度。 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时间晚于对照组(t=13.478,P=0.019),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970,P=0.005),局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Z=-5.724,P<0.001)。 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持续外敷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缓解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因胺碘酮静脉输入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因胺碘酮静脉输入引起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醋调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分别于第1、3、7d观察静脉炎消退情况,进行静脉炎分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第1d和第3d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7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输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可以在短期内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手背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输液结束后拔针和按压时,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观察组采取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及指压棉签头按压法是静脉输液后理想的拔针及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实施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并检验其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42个输液科室的在院输液患者3935例,制定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办法,将其应用于静脉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在实施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前(2018年1月初)依据观察指标对全院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输液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实施后(2018年12月末)再次依据观察指标对全院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输液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比实施前后输液途径、穿刺部位、输液连接、应用药物、导管维护、敷贴固定、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等8个维度的不同。结果实施分层量化考评后,钢针使用率、敷贴固定与维护问题、输液部位(下肢及关节)选择错误、穿刺点发红发生率均下降,留置针使用率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量化考评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静脉治疗专项小组的作用,有效调动了科室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可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升护士静脉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