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制订出中医西医公认的、融合的诊疗方案,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神经内科专家围绕具有代表性的脑卒中、头痛、眩晕、多发性硬化、癫痫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环节等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优势病种的中西医治疗建议,为临床实际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切入点仍不明确,制订中医、西医普遍认可、融合的诊疗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明确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风湿领域中医优势病种青年沙龙研讨会(以下简称风湿优势病种青年沙龙),以广泛涵盖中医、西医风湿领域专家的研讨小组为主体,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研讨两种形式,充分探讨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初步形成一致意见,为制订出中医西医普遍认可、融合的诊疗方案提供基础。风湿优势病种青年沙龙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结合现代医学方法、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为践行“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指导思想提供客观临床证据;要以“四个互”为要求,即语境互通、学理互释、标准互证、手段互融,要着重解决难治性风湿病;在优势病种和优势点上,本文介绍达成广泛共识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肌痛综合征等6种优势疾病的21个优势环节。本研究为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为临床实际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一个专科特色明显,集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科室。学科带头人单希征教授,是国内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23年,擅长头颈部重大手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男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而传统的中医学在男科领域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虽然男科病种相对较少,但机制复杂,因此需要提高和改进男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满足患者就诊的需求。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男科专家一起进行探讨,邀请中西医临床一线的青年优秀专家,共同针对男科疾病领域探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病种,如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良性前列腺增生、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明确西医诊断,规范中医临床辨证诊疗,制定出中医西医公认的、融合的诊疗方案,提供优势病种的中西医治疗建议,中医哪些疾病有优势,哪些病程有优势,何时适合中医治疗,何时该采用西医治疗、手术治疗等问题,形成专家共识,同时也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男科疾病的诊疗效果,给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和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把中医的优势发挥淋漓尽致,这样中医也才能立得住,才能创新,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妇产科、西医妇产科及药学领域专家,深入探讨先兆流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及用药方案。与会专家讨论后认为,染色体、内分泌、免疫异常是先兆流产发病的关键因素,冲任气血失调是核心病机;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在保胎、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缓解焦虑状态、调节生殖内分泌及免疫异常、个体化、多样化治疗、增效减毒、未病先防等方面具有优势;中西医诊疗难点在于明确母体因素导致流产的预测指标和易栓症的治疗,在辨证的指导下,谨慎使用活血化瘀药;复发性流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未来亟需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推进先兆流产的中医药现代化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当今主要治疗模式,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标是提高临床疗效,解决单纯用中医或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中西医在耳鼻咽喉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上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临床互补性很强,只有各取所长,融会贯通,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实现传统医学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治疗中的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并总结经验,为其他优势病种评价提供可行性方案。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脑病项目组聚焦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成立评价工作组,确定工作方案,并在方法学、临床专家指导下,依据快速评估的方法,围绕高质量证据、专家意见调研、专家访谈及药物目录梳理以上4个方面,按照制定计划书、资料收集与数据提取、证据的合成和评价、报告撰写4个环节完成了评价工作。最终通过中、西医专家审议,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优势定位于恢复期的治疗,优势作用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性表现在,卒中恢复期,中医干预措施可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失语、便秘、泌尿功能、复视等,以针刺、中药、传统功法的优势较为突出。安全性表现在,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不良事件出现次数较少,且相关症状程度较轻。经济性表现在,中西医结合方案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并有使诊疗费用更加合理的可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相比常规干预更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和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循证医学方法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途径,构建完善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整合重大研究项目,力争在中医药理论、方法学、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和疗效提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对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开展系列青年沙龙研讨,针对所在专科疾病或领域探讨并梳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病种的优势点,并邀请行业权威专家点评给出指导意见,形成报告。围绕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探讨实践、人用经验向人用证据、转化路径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对优势病种的系统研究,挖掘中医在疾病治疗不同阶段的优势,不断提高中医的防病治病能力,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同时也促进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为进一步形成行业指南或共识及全面推广奠定基础,供中医药研究发展政策规划、临床诊疗、卫生经济和社会服务领域等参考,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型诊疗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因其主观性、个体化特点限制了中医临床诊疗的发展,数字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诊疗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中医优势病种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化数字处理技术,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概念,从中医优势、辨证论治特色和数字化研究3个角度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选择思路;归纳总结临床常用示范性病种选择方法及适用情况,提出文献计量结合德尔菲法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选择方法,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对变应性鼻炎(AR)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反复推敲论证形成了该建议共识。近年来AR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导致较大的疾病负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AR的发生并非单纯的免疫力降低或亢进,而是免疫失衡导致的,契合于中医的阴阳失调。面对如此高的患病率及患者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西药存在起效快但易复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昂等问题,而中医药治疗AR方法多样并且可用于AR的各个阶段。中医药对发作期鼻塞、流涕或嗅觉障碍等症状控制、缓解期预防复发、对经西药系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R或类固醇抵抗型AR有一定效果和优势,尤其是针刺治疗AR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和指南推荐。中医药在治疗AR局部症状的同时可兼顾心身情况的调护,并易于进行慢病管理及长期随访。中西医应当整合优势,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的不可忽视和替代的独有优势,形成便于学习和推广的综合诊疗方案,凝练成果,以AR为切入点,在中西医融合的视角下开展深入研究,推动AR相关的中医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