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96例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结果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P〈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P〈0.01)。与已调研的56例不稳定心绞痛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评结果比较,本组原发性高血压SAS、SDS分值水平最低,不稳定心绞痛组最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焦虑、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比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轻。临床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注意识别心理问题,尽早给予心理干预与物理康复疗法,必要时联合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个自评量表测查1671名少数民族学生和338名汉族学生。调查发现,除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外,抑郁、焦虑及症状自评三个量表分,正常少数民族组均高于汉族组(P<0.05),反映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情绪及躯体的体验异于汉族学生。作者尚对正常及神经症患者的量表分进行了比较,并对症状自评量表的九类因子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状态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状态及产生原因,为临床抗抑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12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2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者53例(42.1%),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文化程度越高,抑郁发生率越高,但患者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状态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1a。于治疗前及治疗1a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鬣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测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a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麓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1);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研究组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舒张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1);SCL-90的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lt;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者,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改变,因此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更应注重综合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首诊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时心理状态与前2年遭遇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并与健康组做1:1配对分析。方法:选择2002-12/2004-12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中老年(平均年龄54.3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为观察对象(高血压组),对照组为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两组根据相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1:1配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心理症状调查问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得分越高,心理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调查发病前2年所的遭遇的生活事件,分别计算生活事件频度及强度指标,分值越高,遭遇生活事件越多、频度越大。量表均由受试者填写,测评地点选择在办公室内,全部测试在治疗前完成,对照组在常规体检后进行量表测定。时间为30-40min,量表当场收回。结果:190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高血压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心理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4-6.708,P均〈0.05)。②高血压组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占35%(33/95),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46.92&;#177;10、75),(42.58&;#177;10.36),t=2.833,P〈0.05]。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占65%(62/95),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51.32&;#177;11.04),(40.78&;#177;10.57),t=6.721,P〈0.05]。③高血压组遭遇生活事件频度,负性生活事件频度,生活事件强度,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7~2.76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与发病前2年遭遇的生活事件频度和强度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对事件意义的认知和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风湿病患者伴抑郁症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宗氏自评抑郁量表对15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评估并寻找原因。结果:风湿性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伴抑郁状况者31.3%,风湿病伴抑郁症状的常见原因主要为担心残疾,无法根治,经济负担,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风湿病患者伴抑郁症状较常见,要关注风湿病患者心理健康并积极治疗,应及时到临床心理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会增强患者治疗风湿病的信心和依从性,也更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比较不同术式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02-01/2004-01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喉切除组(n=52)和部分喉切除组(n=84),选择到头颈外科病房探视患者的正常人136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①症状自评量表测定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5级评分,各项得分越高,精神症状越多(总分≥160分),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②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均为4级评分(1-4),界定值5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及焦虑程度越重。主要观察不同术式患者症状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与部分喉切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分≥160分者分别为35例(67.3%),40例(47.6%)。除焦虑因子外,全喉切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120-3.778.P〈0.001~0.05),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所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42-8.388,P〈0.001-0.05)。②各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30例(57.7%),40例(76.9%),部分喉切除组两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51例(60.7%),41例(48.8%)。全部喉切除组患者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816,P〈0.01),全喉切除组与部分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59-6.462, P〈0.01)。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抑郁情绪较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严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外科治疗方面应尽量行部分喉切除术,术后应及时对不同术式患者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维、汉两民族住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使临床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维、汉族各36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测量干预前后维、汉族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各民族自身以及两民族间各指标的比较。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各自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高血压患者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汉族两民族患者干预措施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水平低于汉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降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与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内科慢性病住院患者抑郁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不同内科慢性疾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22例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8.9%的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3组疾病之间抑郁总发生率、不同程度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慢性内科疾病住院患者较普遍地存在抑郁情绪,故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抑郁障碍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 182例高血压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 ,为高血压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DSM Ⅳ为标准诊断抑郁障碍 ,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其严重程度。将伴抑郁障碍的高血压分为两组 :对照组 (常规内科治疗 )及治疗组 (常规内科治疗 +多虑平 ) ,随访 12周 ,以高血压症状计分及Zung积分减少 5 0 %或以上为治疗有效。 结果  182例高血压中3 4例诊断为抑郁障碍 ,其发生率为 18.68% ;治疗组的有效数为 12 / 16例 ,其高血压症状分和Zung积分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伴随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 ,抗抑郁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抑郁和高血压症状 ,同时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医院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评分情况以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6.67±8.61),(37.88±8.56)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3.66±10.25),(84.12±8.81)mmHg;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1.99±7.83),(42.92±9.75)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6.79±14.69),(89.99±8.7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53,2.0185,3.8088,2.4606;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410,2.3081,3.4094,2.9423;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护理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特点。方法对60例睡眠障碍患者,58例焦虑症患者,63例抑郁症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焦虑、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F〉0.05);≥60a者抑郁发生率高于〈60a者,≥60a者焦虑发生率低于〈60a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睡眠障碍组焦虑、抑郁症状均高于国内常模,但其严重程度均低于焦虑症组和抑郁症组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抗抑郁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汉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82-1183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及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96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评分,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再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百忧解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进行SDS评分及肺功能检查。结果: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达41.8%,百忧解治疗组SDS评分及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接近非抑郁障碍组。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极高,尽早干预及联合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抑郁障碍及肺功能指标,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卒中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康复期脑卒中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训练,研究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定幸福感, 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干预12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研究组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依从率为96.7%,对照组为81.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幸福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的特征及药物、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发生率、抑郁的特点及治疗。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51例帕金森病患者及44例健康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研究,并对伴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8周,治疗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帕金森病抑郁发生率为57%(29/51)。两组患者SCL-90评分在躯体化(2.02比1.08)、强迫(1.9比1.11)、人际关系(1.57比1.09)、抑郁(1.87比1.06)、焦虑(1.84比1.06)、敌对(1.42比1.14)、惊恐(1.68比1.02)等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409~4.323.P<0.02或0.001);HAMD评分在总分、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1。采用个体化心理治疗及用帕罗西汀20mg/d治疗8周,前后对照,自评和他评两种量表均显示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以抑郁、绝望感、自卑、能力感下降等为突出,抑郁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障碍,用帕罗西汀有助于情绪及运动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SCL-90的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者,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改变,因此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更应注重综合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抑郁情绪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146例尖锐湿疣患者设为研究组,123例普通皮肤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因子分均〉2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研究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5.48%,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3.01%,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研究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37%,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5.75%,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诸多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尤以抑郁情绪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一选择素基因rs5361A/C、rs5355C/T两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9例和368例,同时选取维吾尔族、汉族正常对照组300例和349例,采用TaqMan探针法对E选择素基因的2个等位基因多态性rs5361A/C、rs5355c/T进行检测。【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rs5361A/C基因多态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rs5355C/T基因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一选择素基因rs5355C/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均无显著相关性,E一选择素基因rs5361C/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均显著相关,E一选择素基因rs5361等位基因CC型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独立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