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24岁至45岁者18例;46岁以上者2例。病程1个月以内者10例,2~5个月者5例,6个月以上者5例。20例病人均为经西医医院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①黄芪30g,当归30g,薏苡仁30g,水蛭30g,银花45g,玄参45g,甘草5g,苍术15g,蜈蚣3条,全蝎10g,丹参15g,红花18g。加水300~500ml,连煎3次,每日1剂,分3次服,15天为1个疗程。②红花18g,桃仁18g,艾叶18g,硫黄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以自拟复脉汤治疗过早搏动(早搏)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0~19岁6例,20~29岁4例,30~39岁8例,40岁以上者2例。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外感史;治疗前均经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早搏;病程一般为15~40d。1.2治疗方法以自拟复脉汤为主,原则上不用西药。药用太子参15g,麦冬10g,生地15g,炙甘草10g,桂枝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银柴胡10g,丹参30g,川芎5g,板蓝根20g。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重者每日2剂,日服3次;待病情好转后,每日1剂;恢复期2日1剂。10d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2结果20…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本组83例中男46例,女37例.年龄:2~54岁.HBsAg(澳抗)检查情况:对流电泳法均为阳性,或免疫粘连法均在1:32以上.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病程:1个月~9年,平均2.5年。病史:49例为乙肝治疗后,症状消失,仅遗留 HBsAg 阳性;34例体检时发现 HBsAg阳性,其他正常.患者均经过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治疗方法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半边莲2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20克,虎杖10克,制大黄10克,贯众15克,鱼腥草30克,蚕矢20克,郁金10克,败酱草20克,丹参15克,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赤白芍各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生甘草5克。15岁以上者,每日一剂;7~14岁,两日一剂;6岁以下者,3日一剂,水煎服.一个月为一疗程,可服1~3个疗程.忌食辛辣油腻物.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中 ,男 2 8例 ,女 5 2例 ;年龄 45~5 4岁 8例 ,5 5~ 6 4岁 2 6例 ,>6 5岁 46例 ;病程 2周 6例 ,2周~半年 15例 ,>半年 5 3例。  治疗方法 养血搜风汤药物组成 :荆芥、防风、白芷、连翘各 10 g,蝉蜕 6 g,何首乌、当归、白蒺藜、乌梅各 15 g,甘草5 g,木通 3g,金银花 30 g,乌梢蛇 12 g。水煎服 ,日 1剂 ,10 d为 1个疗程 ,治疗 3个疗程总结疗效。  疗效判定与结果 治愈 (瘙痒及皮肤继发性损害消失 )31例 ,占 38.75 %;显效 (瘙痒偶见 ,皮损消失 ) 37例 ,占46 .2 5 %;有效 (瘙痒减轻 ,皮损减少 ) 9例 ,占 11.2 5 %;无…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以苓桂术甘汤例眩晕病46例,取得期望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3岁。平均41岁,其中50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6年。均经西医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以苓桂术甘汤为基本方:茯苓15g、桂枝10g、白术10g、甘草6g,水煎服,日1~2剂,5剂为1疗程。症状较重伴恶心呕吐者重用蒺藜、白术(20~30g);形寒肢冷者重用桂枝(15~30g);缓解期可酌加远志、龙牡、蝉衣。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0~30岁14例,31~40岁5例,50岁1例;发病部位左侧14例,右侧6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长2个月。治疗方法 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甘草10g,枳壳20g,赤芍10g,柴胡15g,桔梗10g,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用生鸡蛋清调生栀子末外敷。治疗结果 20例全部治愈,服药最少3剂,最多6剂。疼痛清除时间最短12h,最长6d,平均4d。体会 胸壁挫伤属于中医学的胸肋内伤范畴,主要由于跌打撞击、挤压碾轧所致。方中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均为活血消瘀之品,瘀阻可致气滞,故用柴胡、枳壳、…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年龄25~30岁6例,31~45岁20例,46~60岁16例,60岁以上14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8年。本组病例经查均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方药:四逆散加减基础方:柴胡15g、赤白芍各15g、枳壳15g、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0g、蜈蚣3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均为发病 15 d以上的中风病缓解期患者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謇涩或口眼歪斜。 6 0例中 ,男 2 8例 ,女 32例 ;年龄 39~ 78岁 ,平均 6 0 .5 5岁。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6 0~ 12 0 g,当归尾15 g,炒桃仁 10 g,红花 10 g,赤芍 15 g,川芎 10 g,炒地龙6 g;腹泻加薏苡仁 30 g;言语謇涩加僵蚕 10 g,全蝎 10 g;神志恍惚加石菖蒲 10 g,郁金 10 g。每剂头煎加水 40 0 ml,煎2 0 min,取汁 30 0 ml;二煎加水 30 0 ml,煎 16 m in,取汁 2 0 0ml。二煎混合 ,分早晚二次服。 10 d为 1个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自 1992~ 1998年门诊治疗腰腿痛患者 6 0例 ,男 42例 ,女 18例 ;年龄 18~ 30岁 10例 ,30~ 5 0岁 19例 ,5 0岁以上 31例。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4个月。经 X线或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16例 ,腰椎骨质增生 2 7例 ,骶椎隐裂 6例 ,骶髂关节病变 4例 ,梨状肌综合征 3例 ,风湿病 4例。治疗方法 活血祛瘀汤内服。方药组成 :熟地黄 15 g,当归 2 0 g,赤芍 12 g,川芎 6 g,桃仁 15 g,杜仲 15 g,续断 12 g,狗脊 10 g,麻黄 10 g,川牛膝 15 g,土鳖虫 6 g,红花 6 g,甘草10 g。舌苔不黄者加肉桂 6 g。水煎服 ,日 1剂 ,12剂为 1个疗程。治疗结…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伴发的肢体麻木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西医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运用滋阴活血,熄风通络中药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人均经血、尿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病史1~3年15例,4~5年12例,6年以上者5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出现肢体麻木2日~6个月.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黄15g,生山药2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天花粉10g,生黄芪10g,红花10g,赤芍药10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30g,地龙10g,豨莶草15g,天麻15g.兼有痰浊者加白僵蚕10g,瓜篓15g;兼有火邪者加生石膏20g,葛根15g;伴有眩晕者加菊花30g,石决明30g;有烘热感者加白薇10g,地骨皮10g,龟版15g.水煎服,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15日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4月以来,笔者以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出现的化疗栓塞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已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的住院病人,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其中男45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年,平均为15年;出现化疗栓塞综合征的时间最早为2h,最长为24h,平均8h2 治疗方法龙胆泻肝汤药物如下:龙胆草15~20g,栀子10~15g,黄芩10~15g,泽泻10~20g,车前子10~15g,木通10~15g,生地黄10~20g,当归10~15g,柴胡6~10g,甘草5~6g…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1998年1月,笔者用自拟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2例,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62例皆为门诊病人。男35例,女27例;年龄9~52岁,其中9~15岁5例,16~25岁25例,26~35岁21例,36~45岁9例,46~52岁2例;病程最短20d,最长5年。主要症状:头及四肢、躯干散见大小不等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干燥银白色鳞屑,多数伴有瘙痒,常于冬春季节加重。2 治疗方法土槐饮:土茯苓15g,槐花、防风各10g,金银花30g,蝉蜕、牛蒡子、当归、赤芍、刺蒺藜、白鲜皮各13g,甘草6g。日1剂,水煎3次约600ml药液,分3次服。15剂为1个疗程。加减:血热型加水牛角粉、生地黄、牡丹…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拟益气调便汤治疗虚证便秘50例,获效甚佳,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西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拟定的“中医虚证”标准.其中男36例,女14例;最大89岁,最小1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达20年.排便周期最短5~6日,最长20余日;偏于气虚17例,血虚10例,气血两虚12例,气虚合井阳虚11例.2 治疗方法自拟益气调便杨基本方:太子参30g,生白术20g,玄参10g,升麻6g,柏子仁、杏仁、郁李仁、薏苡仁各10g,紫菀20g,积壳10g,桃仁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剂为1疗程.加减:气虚明显加黄芪30g;血虚加当归、制何首乌各20g;阳虚加肉苁蓉20g,附子6g,肉桂6g;阴虚加生地黄、党参、麦门冬各30g;夹湿者加白豆蔻仁10g.诸药可先浸泡30min,煮沸后,文火再煎15min,1剂可煎3次,早、中、晚分服.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调肝活血汤治疗经期头痛疗效甚佳,现将资料完整的24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7~47岁;经前头痛者13例,经后头痛者6例,经行期间头痛者5例;伴见症状:兼眩晕者17例,头眩昏沉者2例,恶心呕吐者14例,胁胀、胸闷、乳房胀痛者20例,睡眠不宁、梦多者16例。 2 治疗方法调肝活血汤:柴胡10g,白芍12~15g,川芎6~30g,当归10g,生地15g,桃仁10g,天麻10g,白芷10g,丹参12g,香附10g,地龙10g,全蝎10g,龙骨15~30g,牡蛎15~30g。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5天开始服用,一般服药5~10剂为1个疗程。加减:经前头痛者,重用川芎30g,加益母草15g、怀牛膝15g;经后头痛者,加熟地15g、黄芪15g、党参15g;经期头痛者,加红花10g、益母草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6 0例中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6~ 72岁 ;病程 <1年 18例 ,1~ 2年 2 6例 ,3~ 5年 13例 ,>5年 3例。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 :独活 15 g,桑寄生 10 g,杜仲 9g,牛膝 10 g,细辛 3g,秦艽 10 g,茯苓 10 g,肉桂 10 g,防风10 g,川芎 10 g,甘草 6 g,当归 12 g,生地黄 10 g。水煎服 ,日1剂 ,7d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  6 0例 ,经 1~ 4个疗程治疗 ,均获显效 ,服药少则 5剂 ,多则 30剂 ,随诊半年~ 1年内复发者 6例 ,再度使用 ,仍获良效。体会 坐骨神经痛症状以痛为主 ,病位在腰腿部 ,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 ,主要由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60例药物流产患者,年龄18~44岁,其中18~30岁39例,30~40岁17例,40岁以上4例;服药前均经B超检查及尿HCG试验阳性证实为早孕。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同服,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达15d以上者。治疗方法 胶艾汤加味:阿胶10g(烊化),艾叶10g,乌药10g,炒五灵脂10g,益母草30g,马齿苋30g,当归6g,川芎6g,白芍10g,炙甘草6g。水煎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1次,每日1剂,3剂为1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治疗结果 痊愈:服药后血止,停药后无复发,39例(65.55%)。有效:服药后出血量减少,有微量出血,17例(28.33%)。无效:服药治疗后无变化,5例。…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1985~1989年,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因外来暴力所致的外阴部血肿3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中20~30岁者20例,31~40岁者10例,以青年居多;就诊时间一般在1周以内。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丹皮栀仁茯苓白术乳香没药穿山甲各10克当归赤芍各12克水蛭6克甘草梢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3剂为1疗程。治疗结果 1疗程痊愈者10例,占33.3%;2疗程痊愈者15例,占50%;3疗程痊愈者5例,占16.7%,全部有效。附典型病例例1:陈某某,男,32岁。本市铁匠。因铁  相似文献   

18.
一、一般资料 37例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7岁,平均33.6岁;病程1~13年,平均6年.二、治疗方法 当归10~15g,生地10~15g,石膏15~30g,知母10~15g,苦参5~10g,大胡麻5~10g,荆芥5~10g,防风5~10g,木通5~10g,蝉衣5~10g,牛子5~10g,甘草3~5g.水煎服,每日一剂,12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鸡、鱼、羊肉、韭菜、酒、辛辣等食品.三、疗效观察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连续三个月不复发者)26例,有效(服药一个疗程症状缓解而三个月内偶有复发者)9例,无效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2岁,平均7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平均16个月。均为经中西药治疗而未能痊愈者。2 治疗方法 治用自拟养血祛风汤。药物组成:何首乌30g,阿胶15g(烊化),防风10g,甘草10g,黑芝麻30g,大枣6枚。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当归30g,失眠者加炒枣仁30g,心中烦躁者加栀子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为1个疗程,3个疗程无效者停服。3 治疗结果 60例经治后痊愈(经治2个疗程皮肤瘙痒消失,1年内无复发)41例,占68.33%;显效(经治3个疗程皮肤瘙痒消失,1年内偶有复发,以本法仍可治愈)15例,…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46岁;每于感冒后发作,均为其它疗法效果不佳者.2 治疗方法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2g,苍耳子30g,白芷15g,辛夷6g,薄荷5g,当归6g,柴胡6g.水煎沸后熬10~15min(时间不宜长),水煎分2次服用,日1剂,7日为1疗程,疗程间不停药.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影响疗效.3 疗效1个疗程治愈者13例,2个疗程治愈者5例,好转7例.治愈率90%.治愈者随访半年无复发.4 讨论肺主呼吸,开窍于鼻.慢性鼻炎是由于感受外邪,肺经有热,或中焦蕴热或肝胆郁热而致,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活血消肿止痛为原则.本方取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解表祛邪,去除病因;配以蒲公英、紫花地丁更增强排脓散结的功效,使鼻腔内分泌物减少,易于排出;白芷、苍耳子、辛夷散寒祛湿,宣肺通窍,改善鼻腔通气兼有止痛作用,减轻头痛等症状;配薄荷提神醒脑;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补血活血,消肿止痛,排脓生肌,用作佐药.诸药配合有清热,散寒、祛湿通窍止痛之功效,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