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扫描肾素基因发现新的多态性,探讨肾素基因新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肾素基因(REN)外显子4-8进行扫描,以发现新的多态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确定新的多态性,在日本人212例原发性高血压(EH)者和209例正常血压(NT)者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PCR.SSCP法发现外显子4下游第17碱基对处内含子4区域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T+17int4G;DNA测序确定多态性。PCR—RFLP确定基因型后结果显示T+17int4G的基因型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含子4的T+17int4G SNP与日本人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扫描肾素基因发现新的多态性,探讨新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肾素基因外显子4—8进行扫描,以发现新的多态性;在日本人212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者和209例正常血压(normotension,NT)者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PCR—SSCP法发现外显子8上游第18碱基对处内含子7区域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DNA测序确定此多态性为重复7—12次的TCTG。病例对照研究显示VNTR基因型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发现的肾素基因新的VNTR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与多巴胺受体D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 8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PH)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了解 - 48A/G基因型在PH组和正常血压对照 (NT)组的分布情况。结果 等位基因A、G在PH组和NT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0 .78、0 .2 2和 0 .86、0 .14,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derg平衡 ,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P <0 .0 1)。PH组中G等位基因、舒张压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 (P <0 .0 5 )。结论 本组人群中 ,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8A/G多态性与PH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基因Ⅸ外显子 10 0 6位G→A突变的发生率及该突变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分析 ,对 5 3例冠心病患者和 5 3例对照者进行TFPI基因外显子Ⅸ 10 0 6G→A突变分析。结果 :5 3例患者和 5 3例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TFPI基因外显子Ⅸ 10 0 6G→A突变不是中国人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中国人群TFPI基因外显子Ⅸ 10 0 6A等位基因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5.
SUR1基因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家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 2型糖尿病家系SUR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探讨SUR1基因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上海地区 2型糖尿病家系 5 5个 ,共 2 5 3人。选定SUR1基因 2个多态性位点 ,运用PCR -RFLP方法对每位入选者均进行基因型分析并经测序证实。测定空腹C肽及胰岛素判断胰岛 β细胞功能 ,并测定体重指数、血压等生理指标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结果  (1 )空腹C肽 :1 6号外显子c/t基因型、t/t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 ,差异存在显著性 ;31号外显子G/A A/A基因型低于G/G基因型 ,差异存在显著性 ;G/A A/A c/c组低于G/G c/c组 ,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空腹胰岛素 :1 6号外显子 - 3c→t多态性tt纯合子明显高于cc纯合子 ,而 31号外显子AGG→AGA多态性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UR1基因的多态性和突变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影响。 1 6号外显子t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C肽较cc纯合子升高。 31号外显子A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C肽较非携带者低。 1 6号外显子tt纯合子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cc纯合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的多态性与豫南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108 T1DM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结果 T1DM组等位基因+49G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基因型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与豫南地区T1DM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高发区p5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波  徐德忠  张艳  栗文彬  张磊  李良寿 《医学争鸣》2003,24(14):1328-1330
目的 :探讨高发区食管癌标本中p5 3基因的突变状况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DNA序列测定技术对河南省林州市 4 0例食管癌标本p5 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4 0例食管癌标本中 ,有 8例标本 10个位点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2 0 % (8/4 0 ) .10个突变中 9个为点突变 ,1个为插入突变 .突变大多发生在G :C碱基对 ,G :C→A :T的置换最多 ,占 5 / 9,A :T→T :A的颠换占 3/ 9,G :C→C :G的颠换占 1/ 9.p5 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与性别、年龄、食管癌家族史和吸烟无显著联系 (P >0 .0 5 ) ,但与食用酸菜有密切联系 (P <0 .0 5 ) ,其OR值为 5 .95(1.13~ 31.2 6 ) .结论 :高发区食管癌标本中 p5 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位点较为分散 ,经常食用酸菜可引起 p5 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的多态性与豫南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 )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108 T1DM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结果 T1DM 组等位基因+49G 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基因型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与豫南地区T1DM 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赵卉  谢建新  刘霞  王忠  陈雪玲  谢菁 《农垦医学》2004,26(6):397-39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二外显子M235T分子变异与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RFLP)方法对71例新疆哈萨克族血压正常者与76例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M235T分子突变的检测。结果:EH组TT基因型的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37、0.513,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女性EH患者与女性对照组中差别更大。结论:AGT基因TT基因型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对女性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KIR3DL2)第3外显子52位点(A/G)和第9外显子32位点(C/T)突变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95例子痫前期患者和91名正常妊娠妇女的KIR3DL2基因第3外显子A52G、第9外显子C32T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KIR3DL2基因第3外显子5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第9外显子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在上述两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IR3DL2基因第3外显子A52G突变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第9外显子32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但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homeostasis and vascular integrity. Recently, a G894T polymorphism in exon 7 of the eNOS gene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is polymorphism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in Hani (n=305 individuals) and Yi (n=233 individuals) minorities of China. METHODS: eNOS genotyping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was performed in 267 normotensive (NT) subjects and 271 EH subjects.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eNOS G894T genotypes in NT controls and EH cohort in Hani population were GG: 0.714 vs. 0.581; GT+TT: 0.286 vs. 0.419,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ies of eNOS G894T genotypes in NT controls and EH cohort in Yi population were GG: 0.552 vs. 0.717; GT+TT: 0.448 vs. 0.28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894T genotype distribution between NTs and hypertensives in both Hani and Yi populations (p<0.05).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 G894T polymorphism of eNOS gene and EH in Hani and Yi minority group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房利尿钠肽(ANP)基因位点rs5065和脑利尿钠肽(BNP)基因位点rs198389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关系.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方法 设计,收集EH患者976例和与之年龄、性别频率匹配的非高血压(NT)对照976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技术之TaqMan探针法检测了ANP 基因rs5065和BNP基因rs198389的多态性基因型.结果 BNP基因位点rs198389基因型AA和AG+GG频率分布、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EH组和NT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EH组(30.5%和17.3%)明显高于NT组(26.1%和14.1%)(均P<0.05).ANP基因位点rs5065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人群中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对rs198389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基因型为AA者相比,在未调整其它危险因素时,AG+GG基因型使其患EH的危险性增加(P=0.04),调整其它危险因素后,得到了同样的结果(P=0.02).与A等位基因相比,G等位基因使患EH的危险性显著增加(P=0.04).在rs506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调整其它因素前与后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BNP基因位点rs198389基因多态性与EH的发病危险性显著相关.ANP基因位点rs5065基因多态性与EH的发病危险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肺癌p53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J  Zheng J  Fang W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46-849
目的 以测序结果为标准,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两种方法用于检测肺癌p5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及优缺点。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PCR-SSC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查30例肺癌标本的P53蛋白和基因改变,结果 30例肺癌标本经测序共检出22例突变,突变位于第5外显子8例(36%),位于第6外显子2例(9%),位于第7外显子7例(32%),位于第8外显子5例(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基因启动子区G2139A、G3091A、第13外显子区T663A及第2内含子区T3593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新疆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牧区哈萨克族EH患者(EH组)252例和血压正常者(NT组)25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鉴定不同个体上述4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类型,分析4种SNP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该民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其在EH与NT组分布频率的差异,分析4个位点连锁不平衡关系,观察4种SNPs组成的单体型与新疆哈萨克族人EH的相关性.结果 新疆哈萨克族αENaC基因存在上述4个位点的SNPs,在总体人群中,G2139A位点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6.2%、52.3%和21.5%,A、G两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2.37%和47.63%;G3091A位点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9.0%、52.5%和28.5%,A、G两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5.56%和59.44%;T663A位点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5.6%、49.9%和34.5%,A、G两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53%和59.47%;T3593C位点TT、TC、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8.5%、10.5%和1.0%,T、C两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3.77%和6.23%.4个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4种SNP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EH和NT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个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单体型分析显示由2139G、3091A、663G和3593T等位基因构成的单体型在EH组显著高于NT组(P<0.01),由2139A、3091A、663A和3593C等位基因构成的单体型在NT组显著高于ET组(P<0.05).结论 虽然αENaC基因G2139A、G3091A、T663A及T3593C SNPs作为单个位点可能不足以引起个体EH的发生或者仅对EH的发生产生极其微效的作用,但其所构成的单体型可能对新疆哈萨克族人EH的发病发挥重要作用,其中2139G、3091A、663G和3593T等位基因构成的单体型可能与该民族EH的发生相关,而2139A、3091A、663A和3593C等位基因构成的单体型可能是该民族EH发生的保护因子,可降低该民族EH的患病风险,ENaC基因是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沈凌花  刘丽  李秀珍  盛慧英 《广东医学》2012,33(10):1395-1399
目的分析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PHHI)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特点。从基因水平了解PHHI的致病因素,以达到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的目的。方法对9例PHHI患儿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先扩增外周血ABCC8和KCNJ11基因外显子所在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正向序列测定,以检测突变。结果 2例患儿KCNJ11基因突变,1例患儿KCNJ11外显子第101位点G→A纯合突变(R34H),1例患儿KCNJ11外显子第91位点C→T杂合突变(R31W);2例患儿ABCC8基因突变,1例患儿ABCC8外显子31第3832位点出现G→A杂合突变(G1255S),1例患儿AB-CC8外显子12第1861位点出现C→T杂合突变(R598X)。结论发现4例患儿的基因突变,并发现一个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ABCC8新突变(G1255S),为临床治疗、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目标基因捕获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13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EH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提取5例EH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设计内皮素转化酶1(ECE1)、G蛋白调节信号5(RGS5)、钠钾三磷腺苷酶通道β1多肽(ATP1β1)、选择素E(SEL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受体1(AGTR1)、α-内收蛋白(ADD1)、细胞色素P450 3A亚家族多肽5(CYP3A5)、一氧化氮合酶3(NOS3)、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β3(GNβ3)、一氧化氮合酶2A(NOS2A)、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和前列腺素I2合成酶(PTGIS)基因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针,与基因组DNA文库进行杂交,将目标基因组区域的DNA片段进行富集后,再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第2代测序仪进行测序,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突变位点,对选定的突变位点用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设计合成的目标基因特异性捕获探针可有效捕捉并富集基因组DNA的目标靶片段。目标区域平均测序深度为301.12431.92,99.30%431.92,99.30%99.70%目标区域覆盖度。5例患者中ADD1基因发现3个错义突变;AGT基因发现1个错义突变;SELE基因发现2个错义突变;PNMT基因发现1个剪切位点突变;PTGIS基因发现1个错义突变。结论 GenCap目标基因捕获技术结合Illumina HiSeq 2000第2代测序技术成功发现了EH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该方法快速有效,对深入研究EH的分子病因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中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两者比例失调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LA)检测176例EH患者血浆中的NPY和NT水平,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84)。结果:EH患者血浆中的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病情加重而升高(P<0.01);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随病情的加重而下降(P<0.01);NPY/NT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与病情相一致。结论:NPY、NT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NPY/NT比例失调可能是EH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宁夏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EH)155例,健康体检正常血压者(NT)140例,抽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多态性技术分析,检测MTHFR基因型,以分析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及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677CC、CT、TT基因型在高血压病组中分别占37.4%、45.2%和17.4%,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52.9%、33.6%和13.6%,C、T等位基因在两组分别占60%、40%和69.6%、30.4%。CC、CT和TT三种基因型总体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108,P<0.05),两组TT基因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828,P>0.05),但两组变异型TT+C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091,P<0.01)。EH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5)。CC基因型组和CT/TT基因型在收缩压和脉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CT/TT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二项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T/TT基因型为EH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4,95%CI为1.441~4.708,P=0.002)。 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可能与宁夏地区汉族EH发病有关,T等位基因有可能是宁夏地区汉族人群EH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