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实验性缺血性中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108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Ⅲ组。观察通塞脉片对电凝法所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的影响;对插线法所致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对急性实验性小鼠不完全脑缺血的影响实验进行研究。结果:对电凝法所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的影响:通塞脉片Ⅱ、Ⅲ组的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Ⅱ、Ⅲ组脑梗死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通塞脉片Ⅱ、Ⅲ组动物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Ⅲ组升高SOD活性,降低蛋白含量及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插线法所致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通塞脉片Ⅱ、Ⅲ组存活率较模型组高。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小时及24小时,通塞脉片Ⅱ、Ⅲ组行为学明显低于模型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率通塞脉片Ⅱ、Ⅲ组与模型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Ⅲ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Ⅲ组能延长急性脑缺血的小鼠存活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塞脉片能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行为障碍、缩小梗死面积;对临床改善脑缺血缺氧的症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杨博华  鞠上  林东洋  刘凤桐  王刚 《北京中医药》2009,28(2):139-141,156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的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VD)后促血管分化作用.方法 78只Lewis大鼠糖尿病缺血模型造模,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干细胞+西药组、干细胞+中西药组.1周后骨髓干细胞移植并予以不同药物干预4周.干预前后激光多普勒仪检测大鼠缺血后肢血流灌注,DSA大鼠后肢血管造影.结果 干细胞移植后,造模大鼠后肢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有部分侧枝血管建立.结合药物干预后,缺血肢体血流比干细胞移植显著增多(P<0.05).结论 干细胞移植术后的药物干预是必要的,能有效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循环,中西药物的共同干预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的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VD)后促血管分化作用。方法78只Lewis大鼠糖尿病缺血模型造模,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干细胞组、干细胞+中药组、干细胞+西药组、干细胞+中西药组。1周后骨髓干细胞移植并予以不同药物干预4周。干预前后激光多普勒仪检测大鼠缺血后肢血流灌注,DSA大鼠后肢血管造影。结果干细胞移植后,造模大鼠后肢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有部分侧枝血管建立。结合药物干预后,缺血肢体血流比干细胞移植显著增多(P〈0.05)。结论干细胞移植术后的药物干预是必要的,能有效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循环,中西药物的共同干预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胶囊升缺血后肢大鼠外周循环中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变化及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喂食补肾生血胶囊,1周后细胞培养观察外周血EPC数量变化,4周后检测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药物组大鼠外周血培养的EP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组织VEGF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生血胶囊通过动员骨髓EPC的迁移、分化.促进局部血管新生.达到改善缺血组织供血目的。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促进后肢缺血大鼠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后肢缺血大鼠VEGF的调节。方法:采用SD大鼠股浅动脉结扎法制备后肢缺血模型,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电刺激对后肢缺血大鼠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刺激频率为25Hz,强度为0.1V不引起肌肉收缩。缺血模型建立7d后连续电刺激7d,VEGFmRNA的表达刺激组比非刺激组增加3倍,VEGF蛋白增加两倍。结论:电刺激可促进后肢缺血大鼠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非分子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Longa改良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塞通胶囊组、复方丹参片组5组,术后后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血塞通胶囊组予血塞通胶囊灌胃,复方丹参片组予复方丹参片灌胃。分别在24h,3d,7d等时间点对以上5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积分光密度值观察梗死周围区脑组织血管新生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复方丹参片可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减少梗死面积百分率,显著增加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因子蛋白的表达,促进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结论复方丹参片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了梗死灶周围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姜淼  卞慧敏  仇锦春  高超 《新中医》2007,39(12):102-103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通塞脉片高剂量组、通塞脉片中剂量组、通塞脉片低剂量组。除正常组正常喂养外,其他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_3建立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主动脉病变情况并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及外周循环内皮细胞(CEC)数。结果:通塞脉片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数,减轻主动脉病变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塞脉片通过减少自由基产生,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发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性大鼠随机分成银杏叶提取物组(A组),肝素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建立心肌缺血模型,15 d后检测缺血梗死面积、缺血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表达量.结果:A组缺血梗死面积小于B组、C组,缺血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表达量增加.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促进心肌缺血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的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消渴通痹颗粒对DM大鼠周围神经缺血状态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建立DM大鼠缺血性周围神经病的实验模型并分组.灌胃给药2月后,检测缺血肢体坐骨神经血管内皮细胞CD<,34>及新生微血管面密度(MV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34>、MVD明显升高(P<0.05,P<0.01),中药组、西洛他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①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造模,灌胃相应的药物。②对正常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丹参酮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灌胃相应的药物。③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家兔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丹参酮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灌胃相应的药物。结果:通塞脉片各剂量组均能使急性血瘀证大鼠耳廓血流速度加快,通塞脉片Ⅱ组、Ⅲ组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通塞脉片各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通塞脉片各剂量组均可使小鼠耳廓血流速度加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均可明显扩张小鼠耳廓细动脉的管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通塞脉片Ⅲ组可使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血流明显加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Ⅱ组、Ⅲ组可明显降低V/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各剂量组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家兔急性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缩短线粒流时间,通塞脉片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塞脉片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5种中药复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青  张启春  赵越  殷书梅  文红梅  卞慧敏 《中草药》2011,42(6):1149-1153
目的比较通塞脉片、通心络胶囊、步长脑心通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血塞通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电凝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每天2次ig给予通塞脉片(0.239 g/kg)、通心络胶囊(0.281 g/kg)、步长脑心通胶囊(0.432 g/kg)、复方血栓通胶囊(0.405 g/kg)、血塞通胶囊(0.027 g/kg)治疗,连续给药3 d,观察5种药物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I(AngI、AngII)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及脑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5种中成药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抑制NF-κB的表达,其中血塞通胶囊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通塞脉片组、通心络胶囊组、步长脑心通胶囊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组大鼠血清IL-6的量显著降低,血塞通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组CRP的量显著降低,通塞脉片组大鼠血浆AngII的量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5种中成药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模型大鼠NF-κB的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另外通塞脉片还能通过降低AngII水平缓解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内皮细胞VEGF及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双参通冠方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 g/kg)、高剂量组(7.5 g/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取大鼠的心肌组织,制备心肌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及上游调控因子HIF-1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低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双参通冠方高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高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和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心复康对心肌梗塞后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心肌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中药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心肌梗塞模型.中药高剂量组(81 g·kg-1·d-1)和中剂量组(40.5 g·kg-1·d-1)给予中药心复康水煎剂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的表达以了解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情况,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高剂量组CD31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中药组VEGF及bFGF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心复康通过上调VEGF和bFGF的表达,能够有效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心脏功能,挽救缺血的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灌胃给药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三个小组,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构建大鼠慢性低灌注(2VO)模型,治疗组给予通塞脉灌胃治疗(12.44g/kg.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实验对象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做出判断。结果:慢性低灌注大鼠模型潜伏时间较长,游泳路程较长,平台象限时间较短,通过通塞脉片治疗的实验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水迷宫实验结果有所改善。结论:通塞脉片能够减少慢性低灌注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指当某一冠脉主支或分支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时,由其它分支发出的为缺血区心肌供血的交通支。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和旁路移植术均存在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因此,促进缺血心肌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健全或血管新生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血管新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生长因子的作用,在已知的潜在促进心肌侧支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中,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最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缺血后血管内皮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g~250g,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2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其后肢股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制成血管病变模型。将模型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与疏血通组(C组),14d后处死动物,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后肢腓肠肌VEGF的表达,并于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血管数。结果A组未见VEGF的表达,C组较B组VEGF表达增加明显(P〈0.05),毛细血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促进糖尿病后肢缺血大鼠腓肠肌中VEGF表达增加,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复合链脲佐菌素、股动脉结扎法建立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渴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西医药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d)灌胃,消渴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消渴通痹颗粒1.875 g/(kg·d)、1.35 g/(kg·d)、0.625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西洛他唑45 mg/(kg·d)灌胃,连续灌胃6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血糖变化,取缺血侧肌肉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消渴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灌胃6周后大鼠体质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消渴通痹颗粒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消渴通痹颗粒大、小剂量组(P均0.05);消渴通痹颗粒中剂量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其他给药组(P均0.05)。模型组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消渴通痹颗粒中剂量组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消渴通痹颗粒大剂量组(P均0.05)。结论消渴通痹颗粒可通过增加缺血部位肌肉组织中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而促进缺血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糖尿病肢体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麝香保心丸组,并设假手术组。造模后24h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7d,于第7日灌胃后1h断头处死动物,取出心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心肌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检测缺血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血府逐瘀汤组内皮细胞数、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局部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首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未建立侧支循环的62例62只眼用活血化瘀为主的固定中药方治疗,并与尿激酶组对照观察。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证实,3个月内建立侧支循环者中药组为77.4%,对照组为35.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中药组非缺血型与缺血型的侧支循环形成对比无差异,对照组非缺血型的侧支循环形成率明显高于缺血型;同型异组侧支循环形成对比中药组均高于对照组,尤以缺血型为著。提示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建立缺血半暗带区侧支循环可有效地减少梗死面积,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改善预后。一,二级侧支循环通常是先天性的,干预的可能性不大,促进血管新生建立三级侧支循环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向。血管新生属于中医"生脉、生血、生络"范畴。气虚血瘀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医认为,气血相互依存,气能生血,气能运血,气也能生络,络生则脉通。瘀血阻滞、血行不畅,影响新血生长,活血药物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疏通络脉,还能起到祛瘀生新的作用。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促进梗死后血管新生,减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对近年来益气活血法促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