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链球菌 OK- 432 ( OK- 432 )的抗肿瘤机理。方法 :采用磁珠法分离脐带血初始CD4+ T细胞 ,经 OK- 432诱导培养后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OK- 432刺激脐带初始 CD4+ T细胞分泌 IFN-γ的数量明显增加 ,而 IL- 4产生明显减少。结论 :OK- 432可诱导脐带血初始 CD4+ T细胞向 Th1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沙培林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ibanil(OK-432)是日本学者经过多年基础及临床研究于1975年在日本正式上市,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1980年在美国经FDA批准进入临床应用,1986年获得FDA认可。目前OK-432作为新型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药在许多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70年代开始研究OK-432的同类产品沙培林,于1984年2月开始在上海地区进行临床实验,1997年获得卫生部试生产批准证号,并由山东鲁抗医药集团鲁亚有限公司投入生产。几年来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OK-432肿瘤疫苗对小鼠淋巴高转移肝癌细胞Hca-F的抑制作用。方法对DBA/2小鼠背部接种高转移肝癌细胞Hca-F,建立肿瘤转移模型,设对照组和OK-432肿瘤疫苗组,3周后测量肿瘤大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检测各组抑瘤率、淋巴结转移抑制率,淋巴结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两组淋巴细胞数。结果 OK-432肿瘤疫苗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达68.4%;淋巴结转移抑制率为31.6%;通过比较对照组和给药组淋巴结的HE染色,发现给药组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OK-432肿瘤疫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促进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OK-432激活抗原负载的树突细胞对CIK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OK-432对人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培养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DC对CIK细胞抗瘤效果的影响。方法:从PBMC中分离mCD14^ 的DC前体细胞,经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作用.得到不成熟DC,再予以负载肿瘤抗原及经促成熟因子(MPF)OK-432或LPS的刺激后得到成熟DC。同时将PBMC在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通过对DC表面标志物的分析、经DC作用的CIK增殖活性、抗瘤效果的检测.研究了不同MPF对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结果:OK-432可促进体外培养的DC高表达CDla、CD80、CD83、HLA—DR,其作用强于LPS;经OK-432作用的负载抗原的DC可促进CIK增殖、加强CIK的抗瘤效率。结论:OK-432可促进体外培养的DC成熟.并借此增强CIK的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A组溶血性链球菌冻干生物制剂OK-432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小鼠C57BL/6Lewis肺癌(LLC)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荷瘤LLC小鼠分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OK-432、IL-2和OK-432联合IL-2处理,观察用药后肿瘤生长的状况,用抗鼠bcl-2单克隆抗体进行SABC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测定Bcl-2在Lewis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结果OK-432/IL-2抑制肿瘤作用强,抑瘤率为60%,(P<0.05)。对照组中的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OK-432与IL-2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活性,其杀瘤过程主要为对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并促进体内多种反应细胞相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OK-432(主要活性成分为OK-PSA)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OK-432给药组(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mg/L),给药24h之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OK-432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20mg/L的OK-432处理SKOV3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内质网功能相关蛋白PDI随时间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SKOV3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蛋白随时间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OK-432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KOV3细胞增殖(P<0.05),20mg/L的OK-432即可使肿瘤细胞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随着OK-432给药时间延长,PDI在细胞核周聚集的量逐渐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表达量也逐渐增加。结论 OK-432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来诱导SKOV3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A组溶血性链球菌冻干生物制剂OK-432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小鼠C57BL/6Lewis 肺癌(LLC)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C57BL/6荷瘤LLC小鼠分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OK-432、IL-2和OK-432联合IL-2处理,观察用药后肿瘤生长的状况, 用抗鼠bcl-2单克隆抗体进行SABC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测定Bcl-2在Lewis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结果 OK-432/IL-2抑制肿瘤作用强,抑瘤率为60%,(P<0.05)。对照组中的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 OK-432与IL-2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活性,其杀瘤过程主要为对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并促进体内多种反应细胞相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的治疗应树立综合治疗的观点,在医学界已达成共识,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日趋重要,已逐渐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第四手段.肿瘤的生物治疗是通过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来增强机体自然防御机制而发挥抗肿瘤效应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通过干扰细胞生长、转化或转移的直接抗肿瘤作用,二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因子来达到对肿瘤进行杀伤或抑制的目的.BRMs种类繁多,细胞因子(cytokine)是应用最广泛、疗效最明确的一类生物反应调节剂,它是由免疫系统的单个核细胞(通常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对其它细胞或靶细胞起作用.现就与恶性肿瘤治疗关系密切、作用明确的细胞因子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OK-432对5-FU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后定时采血,研究单用5-FU及其联用OK-432后的药代动力学,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检测血浆中5-FU的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联用OK-432后,5-FU的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增大,进入血循环总药量增加,消除速率半衰期t1/2β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结论:联用OK-432可使5-FU在体内吸收减慢,达峰时间延迟,但吸收总量增加,消除延缓.两药联用时注意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愈后的改善与护理,减轻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比较介入手术前后不同患者各种免疫学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前后与患者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介入手术前后患者的免疫指标检测,免疫指标的测量结果显示,进行介入手术前后患者的免疫指标存在差异,介入手术前患者上述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介入手术后,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介入手术治疗可以打破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动态平衡,提高发挥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效应。(2)介入手术治疗是对于肝癌治疗相对经济实惠,安全有效,创伤小并且痛苦少,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工人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手段。(3)肝癌患者愈后护理的注重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愈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掌跖脓疱病(pusttt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PPP)、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A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对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或链球菌粉干制剂OK-432的增殖反应,探讨几种疾病的关系.方法 分离提取PPP、GPP、PV、AC及健康患者PBMC,分别加入IL-2或OK-432,第6天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测定DNA含量.结果 PPP、GPP、PV、A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PBMC对IL-2的增殖反应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PP、PV、AC患者的PBMC对OK-432呈低增殖反应,与健康对照组或PP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PP患者的PBMC对OK-432呈高增殖反应,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P和健康对照组对OK-432的反应相似,而与其它几种疾病反应不同,提示PPP与其它几种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背景.  相似文献   

12.
正乙肝相关性肝癌(hepatacei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临床新型抗肿瘤技术,在治疗HCC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TACE术并不能彻底清除肿瘤细胞,且存在乙肝病毒激活、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可能,增加了HCC患者术后肝癌转移和复发的风险~([1])。术后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髓性分化蛋白88(MyD88)在OK-432诱导DCs成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Cs),在含10%胎牛血清、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的培养体系中诱导培养,所得的细胞即为DCs。于培养的第5天,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加OK-432和MyD88siRNAOK-432组加入终浓度为5μg/mL的OK-432;RNA干扰组加入MyD88siRNA12h后,再加入5μg/mLOK-432刺激。半定量RT-PCR法检测DCs中MyD88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DCs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2的能力;MTT法检测DCs体外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结果OK-432组DCs的MyD88高表达、TNF-α和IL-12释放明显增加并能诱导较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而用MyD88siRNA干扰后以上效应均降低(P〈0.05)。结论靶向MyD88siRNA可明显抑制小鼠DCs中MyD88的表达和OK-432诱导的DCs成熟,表明MyD88介导OK-432诱导的DCs成熟。  相似文献   

14.
西黄丸为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经典抗癌中药名方,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及侵袭、抗新生血管生成和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西黄丸在治疗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西黄丸抗肿瘤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香菇多糖抗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多糖是一种多糖类生物反应调节剂.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报告显示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包括增强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等免疫相关因子的作用.目前在临床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辅助药物治疗、联合放化疗和改善预后等方面.本文就香菇多糖在抗肿瘤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能聚焦超声 (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应用HIFU治疗 ,其中 2 5例原发性肝癌同时行介入化疗 ,并通过彩超观察病灶的变化。结果 本组 115例中显效 2 0例 (占 17% ) ,有效 92例 (占 80 % ) ,总有效率 97% ,无效 3例 (占 2 .6 % )。 90 %以上患者治疗后肝区疼痛缓解或消失。彩超显示 :患者病灶体积缩小 ,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 ,腹水逐渐减少或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如 :食欲改善、体重增加等。血清AFP逐渐下降。结论 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介入化疗后进行HI FU治疗 ,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云芝多糖(PSK)系从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的菌丝体中提出的一个蛋白多糖,对于它促进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细胞毒因子(CF)生成的研究很少。本文用PSK和OK-432(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酿脓链球菌制剂)对小鼠静脉注射后导致这些内源性因子的产生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小鼠血清对L-929细胞的毒性进行活性评价。 1.PSK对内源性CF产生的促进作用: 静脉注射1次或2次PSK(剂量40mg/kg)产生的CF量极微(31~40单位/ml)。用内源性TNF生成诱导剂OK-432注射1次可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合并三维适形放疗(3-DCRT)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2010年122例在我院临床就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将他们分为单纯介入和联合介入两组.平均每组61例。单纯介入组患者采用介入化疗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联合介入组患者采用介入化疗栓塞与放疗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柬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介入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同明显长于单纯介入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和一年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介入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了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但人数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介入化疗栓塞与放疗联合的方法进行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中位存活时同显著提高,使该病患者在半年和一年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放  李明珠  孙阳 《现代医学》2021,(1):100-103
β-榄香烯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分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单体,为我国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该药除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碍细胞周期循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转移等作用外,还可通过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效应.目前该药已广泛用于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及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的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肝癌介入疗法整个过程中的应用,以便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在预防或减少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中发挥更大作用.方法:综述国内大量有关中医药在肝癌介入疗法中的应用报道.结果:中医药在肝癌介入术前、中、后都有较好疗效.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应合理应用中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