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正>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少见,是免疫缺陷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肺隐球菌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通常不典型,恶性肿瘤合并肺隐球菌病易误诊为肺转移瘤。我们对1999年8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确诊的3例鼻咽癌合并肺隐球菌病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2.
新型陷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体通过吸入陷球菌孢子造成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并不高,近年报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同于肺隐球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常不能及时做出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霉菌病,其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肺是常见发病部位。因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本例术前误诊为肺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5岁,炊事员。于1982年5月7日入院。主诉咳嗽、咳痰带血丝半月之久,并伴有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32例恶性肿瘤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以发热、头痛为常见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脑脊液生化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呈非特异性表现,脑脊液涂片发现隐球菌和(或)脑脊液培养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骨髓抑制、近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放化疗、侵人性操作、血清白蛋白降低及ECOG评分与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生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减少危险因素、加强免疫治疗及支持治疗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隐球菌脑膜炎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肺隐球菌病临床上极为少见,作者手术治疗1例,术前误诊为右上肺癌,现报告如下。 男患,55岁,农民,因胸部不适伴反复咯血两个月,不发热。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效果不好,咳嗽、咯血频繁而来院经X线检查,发现右上肺5×3 cm球块影,密度均匀,无钙化,周围界限欠清,诊断右上  相似文献   

6.
骶椎隐球菌骨髓炎临床上非常罕见,容易误诊为骶椎原发性肿瘤和转移瘤。2012年我院收治1例骶椎隐球菌骨髓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 对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91例NSCLC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1例NSCLC病灶标准摄取值(SUV)均阳性,PET-CT均能正确诊断.10例肺良性病变,SUV阳性3例,包括结核2例和炎性假瘤1例,SUV阴性7例.PET-CT正确诊断9例,1例结核患者PET-CT误诊为肺癌.PET-CT显像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0%和99%.91例NSCLC根治手术治疗4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0例,PET-CT正确诊断28例,假阴性2例.纵隔淋巴结无转移18例,PET-CT正确诊断17例,假阳性1例.PET-CT显像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94.4%和93.8%.远处转移33例,PET-CT均能正确诊断.结论 PET-CT显像融合了功能代谢和图像解剖,对肺原发灶和其他脏器的转移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对NSCLC诊断的准确性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例乳腺肺四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该例首患乳腺癌,17年后再同时患肺乳腺三重癌,最终确诊为乳腺肺四原发恶性肿瘤。结论: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与宿主自身状况、环境、遗传、治疗等多因素有关,临床容易漏诊或误诊为复发癌和转移癌,治疗和预后与单原发肿瘤一样,异时性好于同时性。  相似文献   

9.
刘瑛  吴宁  邹霜梅  郑容  张丽  梁颖  张雯杰  赵平 《癌症进展》2012,10(3):306-312
目的分析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结核18F-FDG PET-CT表现,提高对肺结核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结核的PET-CT表现。27例行双时像显像。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所有病例通过组织学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 31例肺结核(均径≤4.0cm)均为周围型肺结节,23例有分叶,27例有毛刺,27例有胸膜牵拉,13例有小卫星灶。肺结核病灶的SUVmax常规为3.87±3.20,SUVmax延迟为4.10±2.94,△SUVmax为0.97±1.02,RI为28.92%±32.11%。肺结核病灶的SUVmax与其均径呈正相关(r=0.816,P<0.01),且在不同大小病变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有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最大淋巴结的平均短径为(1.52±0.41)cm,肿大淋巴结的SUVmax明显高于非肿大淋巴结(P<0.01)。15例患者的淋巴结为高密度,淋巴结的SUVmax在高密度淋巴结组与非高密度淋巴结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结核病灶,形态学表现和摄取程度可与周围型肺癌相似,但较少伴有淋巴结肿大,当病灶中央出现摄取分布稀疏区以及病灶周围有小卫星灶时,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氟-2氟-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CT扫描融合图像(18F-FDG PET-CT)在肺部病变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12月,52例患者因肺部病变行螺旋CT及PET-CT检查,均得到临床或病理证实诊断。包括原发性肺癌35例,肝母细胞瘤肺转移1例,肺结核6例,肺炎5例,肺炎性假瘤1例,肺炎性肉芽肿4例。结果PET-CT及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或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2.3%(48/52)和73.1%(38/52)。PET-CT对肺部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36/36)、81.3%(13/16)。PET-CT诊断为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中,94.4%(34/36)患者TNM分期与临床或病理分期相符合,而单独螺旋CT为72.2%(26/36)。35例原发性肺癌、1例肝母细胞瘤肺转移、4例肺炎性肉芽肿、1例机化性肺炎及2例肺结核显示高18F-FDG代谢改变。结论PET-CT提高了肺部病变的诊断水平,对肺癌的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肺母细胞瘤(pulmonary blastoma,PB)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肺的恶性肿瘤,占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25%-0.5%[1]。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道1例PB病例,初期被误诊为"右上肺良性瘤",动态观察15个月后又被误诊为"晚期中央型肺癌"、险些失去治疗时机,行右全肺切除+淋巴结廓清手术之后无瘤生存已8年。  相似文献   

12.
胸腔内广泛存在着淋巴组织 ,除浅表淋巴结外 ,肺是恶性淋巴瘤最常侵犯的部位。临床易误诊。淋巴瘤肺浸润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肺淋巴瘤仅占原发性肺恶性肿瘤 0 4 5 % ,继发性肺淋巴瘤相对多见 ,二者的治疗和预后不同。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够。为了加强对结外淋巴的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扫描与PET-CT扫描在勾画食管癌靶区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差异。方法:利用PET-CT影像与同机的CT影像分别勾画14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靶区体积,并利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计算出肺V20、V30和平均肺剂量;同期另15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由CT影像勾画靶区体积;并计算出肺V20、V30和平均肺剂量;29例患者放疗结束后3月、6月行CT扫描,计算放射性肺损伤的体积。结果:14例利用PET-CT勾画均小于利用同机CT勾画的靶区体积、肺V20、V30和平均肺剂量较小,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21%;另15例利用CT勾画的靶区体积、肺V20、V30和平均肺剂量较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40%,且放射性肺损伤体积大于利用PET-CT扫描在勾画食管癌靶区的患者。结论:利用PET-CT勾画食管癌放疗靶区优于CT,可减少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薛瑞峰  方志伟  滕胜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418-1421
患者右肩关节隐痛5个月.活动受限2个半月入院,术前影像学检查见右肩胂颈部膨胀性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Hb:88g/L,球蛋白59.9g/L,尿蛋白(+);β2-微球蛋白和尿素均高于正常值.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恶性肿瘤,考虑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术后行PET-CT检查,未找到明确原发灶.术后石蜡病理报告:桨细胞瘤,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应增加对比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培养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宽诊断思路,达到对疾病的早期诊治,及时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病理学会细胞学诊断读片讨论会报道2例如下: 例1 痰涂片中新型隐球菌的检查 男性,54岁,3个月前因痰中带血,发现左上肺有5×5cm大小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作肺叶切除。 读片讨论意见 1.片上见大量隐球菌,又称溶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发生颅内转移十分常见,据统计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5%—20%。本文总结因脑转移瘤查原发灶的62例患者的原发灶发现情况及全身转移灶情况,旨在评价全身^18F-FDG PET/PET-CT在脑转移瘤寻找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因脑转移瘤查找原发灶为主诉的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52例患者的原发灶位置得到了确诊,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3.8%(52/62),其中原发性肺癌占55.7%(29/52),所有肺癌中低分化腺癌占44.8%(13/29)。除可检出原发灶外,^18F-FDGPET/PET-CT全身显像还检出肺转移、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肝转移及其它少见部位的转移灶。全身行^18F-FDG PET-CT扫描对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4.6%;行全身^18F-FDG PET扫描对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2.6%;与^18F-FDG PET-CT相比,^18F-FDG PET图像对肺转移病灶的检出率仅为10.9%。结论:^18F-FDGPET/PET-CT的全身扫描有利于发现原发灶及其他转移灶。对恶性肿瘤发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少见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例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缓解期NH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确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经系统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停止治疗。10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相关检查未发现淋巴瘤复发的证据,而脑脊液检查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但多次行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未能找到病原体的证据。后患者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并给予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在排除恶性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前提下,应高度警惕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并联合脑脊液墨汁染色、培养及隐球菌荚膜抗原等检测,以明确诊断,尽早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肺部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肺部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方法 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 1988~ 1999年经手术证实的 14例肺部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全组术前均未确诊 ,均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部分病例需借助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检查得以确诊。其中肺恶性淋巴瘤 5例 ,肺平滑肌肉瘤 4例 ,肺母细胞瘤 2例 ,血管内皮细胞瘤 2例 ,肺炎性假瘤癌变 1例。 3年生存率 41.7% ,5年生存率 33.3% ,2年死亡率 2 5 %。结论 对肺部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 ,易误诊。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PET-C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显像,它将PET的功能代谢显像和CT的解剖显像融合在一起,明显提高了单独使用PET或CT诊断疾病的准确性。PET-CT在恶性肿瘤治疗早期可以评估治疗疗效,对下一步临床处理有指导意义;治疗结束后,作为一种随访方法,可用于早期检测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但是,PET-CT评价指标众多,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标准,致使其在临床运用中结果不一致。另外,有许多因素能引起PET-CT诊断的假阳性与假阴性限制了PET-CT的临床运用。本文就PET-CT在恶性肿瘤治疗后评价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5例肺上沟癌误诊原因分析阎吉修,刘业兰,张厚洋,张安泽,颜壮东肺上沟癌(Pancoast瘤)是发生在肺尖部的恶性肿瘤,早期常以肩背痛,上肢痛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现报告误诊的5例如下。临床资料5例均为60岁以上男性。病史1个月者1例,1~3个月者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