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影响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不同依从性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及治疗掌握度、心理反应、家庭经济状态、药物不良反应、病程等差异。结果:110患者应用降糖药物依从性好60例(54.55%,60/110),依从性差50例(45.45%,50/110);依从性差组患者年龄(65.89±14.12)岁、缺少疾病治疗有关知识56.00%、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6.00%、家庭经济困难34.00%、合并药物不良反应58.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9.65±12.14)岁、21.67%、20.00%、15.00%、23.33%)(P<0.05),是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组患者男性51.67%与54.00%、病程(12.27±4.13)年与(12.78±4.4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较差,影响依从性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好患者年龄、性别、2型糖尿病疾病知识、降糖药物种类、病程、经济收入等差异。结果:治疗依从性差者占46.61%,依从性好者占53.39%;依从性差组年龄(66.78±15.13)岁,降糖药物种类(2.40±0.39)种,缺少糖尿病疾病知识者占67.27%,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2.98±13.78)岁、(1.52±0.48)种、30.16%;经济收入(1332.40±241.39)元/月,低于依从性好组(1920.54±378.65)元/月(P0.05),是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影响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复杂,通过加强健康宣教、简化治疗方案、对老年患者提供个体家庭服务,指导其制定合适、经济的治疗方案,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水平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给予社区医疗干预,分析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水平检测值。结果经过社区医疗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95.00%,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4.9±0.7)mmol/L、(7.5±1.6)mmol/L低于干预前(6.7±1.8)mmol/L、(10.6±1.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浓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易咏梅  陈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740-3741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4月口服降血糖药的糖尿病患者98例,比较依从性好(对照组)及依从性差(观察组)2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98例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依从性好50例(51.02%),依从性差48例(49.98%);观察组年龄(64.34±12.88)岁、缺少糖尿病知识47.92%、合并不良心理反应45.83%、存在降糖药物副作用60.42%,高于对照组的(53.56±13.22)岁、18.00%、16.00%、20.00%(P<0.01),是影响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论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多,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服药情况进行判断,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知识、职业、糖尿病病程、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20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依从性差组平均年龄(61.78±10.64)岁、缺乏糖尿病知识38.00%、职业为农民56.00%、存在不良心理反应36.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5.12±11.06)岁、18.57%、28.57%、17.14%(P<0.05)。结论: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健康教育,加强对老年患者管理,重视农村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心理护理可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对88例患者降糖药物依从性进行判断,分析年效果因素与用药依从性相关性。结果随访(1.14±0.40)年,降糖药物依从性好50例,差38例,依从性差组年龄75岁57.89%、未婚离婚等21.05%、存在消极情绪36.84%、合并其他疾病76.32%、小学以下学历94.74%、糖尿病知识不足60.53%、经济困难39.47%、交通不便36.84%、降糖药物副作用60.53%、家庭支持度不够42.11%高于依从性好的40.00%、4.00%、16.00%、42.00%、76.00%、36.00%、20.00%、14.00%、44.00%、22.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糖尿病降糖药物依从性因素:糖尿病认知不足(OR=4.55,95%CI:1.65-27.80)、年龄75岁(OR=4.26,95%CI:1.16-25.78)、家属支持度不够(OR=3.91 95%CI:1.09-24.34)、小学以下文化(OR=2.89,95%CI:1.24-20.58)。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依从性,应针对影响降糖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加强干预,提高农村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偏远农村地区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建议。方法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团队对辖区内60岁以上220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使用药物控制疾病的患者占92.73%;单用一种药物控制疾病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52.73%,其中以二甲双胍的使用比例最高,联用两种药物使用比例最高的为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时间、饮食控制、用药方案的复杂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家属是否关注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影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辖区内老年人糖尿病具有患病率高、服药依从性差、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诊疗不规范等特点。女性、高龄、病程短、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少及家人关注度低是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建议基层医师对老年糖尿病的管理从教育方法、诊治水平方面更加规范化。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以保障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孟建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483-4485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依从性判断,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好,2组患者可能影响依从性因素等差异。结果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好61.11%,依从性差38.89%;依从性差患者的年龄(64.34±17.67)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71.43%、胰岛素治疗认知程度差44.28%、自费医疗17.14%,高于依从性好患者的年龄(55.45±18.78)岁、54.54%、20.00%、5.45%(P〈0.05),为影响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影响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依从性的因素复杂,应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实行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及通过加强与老年患者及家属沟通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陈水琴 《吉林医学》2015,(7):1392-1394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5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病例,判断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0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好60例,年龄(59.34±12.79)岁,缺乏自我保健意识16.67%,存在不良心理反应13.33%,降糖药物不良反应6.67%;依从性差90例,年龄(65.04±13.78)岁,缺乏自我保健意识42.22%,存在不良心理反应30.00%,降糖药物不良反应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社区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实施相应的对策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路径化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为社区有效管理糖尿病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 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常规门诊的基础,对患者进行路径化管理1年;对照组:对患者实行常规门诊管理1年。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优良率,由58.89%升至91.11%,对照组的依从性优良率从56.67%升至66.67%,两组依从性优良率提高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差的患者比例由41.11%降至8.89%,对照组依从性差的患者比例由44.44%降至3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为(6.11±1.34)mmol/L,餐后2 h血糖为(7.46±1.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24±0.90)%;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为(7.52±2.01)mmol/L,餐后2 h血糖为(8.93±2.8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1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路径管理加强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结论路径化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是提高糖尿病干预效果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双胍类降糖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方式与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联合磺脲类药物降糖,治疗组联合瑞格列奈降糖,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症状体征、代谢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均在用药后收到满意的降糖效果,随着用药的持续血糖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3周、6周、12周空腹血糖(FBG)水平(8.03±0.35)mmol/L、(7.88±0.36)mmol/L、(6.72±0.19)mmol/L,餐后2 h血糖(PBG)水平(12.80±0.42)mmol/L、(9.14±0.36)mmol/L、(8.68±0.33)mmol/L,治疗组治疗3周后FBG、治疗组治疗6周后PB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27±0.31)%,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36例(90.0%),对照组临床控制21例(52.5%),治疗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低血糖等副作用,对照组3例腹泻,持续用药自行恢复,治疗组1例轻度转氨酶水平上升,自行恢复(P0.05)。结论双胍类药物的使用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联合瑞格列奈使用更利于稳定血糖、调节代谢紊乱、提升病情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姚红萍  陆叶  郑茹  周婉  蒋燕 《安徽医学》2022,43(9):1030-1034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特征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利用一般资料问卷、用药特征问卷及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进行资料收集;根据服药依从性得分将依从性分为依从性正常组和依从性差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平均为(5.8±1.5)分,服药依从性差占总人数的3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每日服用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片数≥5片是T2DM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服药依从性仍有待提高;年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每日服用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片数是T2DM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59-4460
目的:分析农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向患者发放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5例患者缺乏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26例家庭经济状况较差,18例存在生理和心理问题影响用药,另有16例缺乏家庭与社会支持。结论缺乏认识、心理生理问题、缺乏社会和家庭支持以及经济压力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增强社会和家庭支持,同时制定患者家庭经济水平能够承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诺和灵30R和诺和锐30治疗2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2小时PG)。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分别为10.6±1.4mmol/L,11.5±1.6mmol/L;2hPG分别为14.4±1.1mmol/L,15.2±0.8mmol/L。治疗后FPG,诺和灵30R组和诺和锐30组分别为6.0±0.4mmol/L,6.1±0.4mmol/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小时PG,诺和灵30R组和诺和锐30组分别为10.4±0.4mmol/L,8.0±0.4mmol/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可很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诺和锐30在降低餐后高血糖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5例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与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程度、自身因素、药物因素等有关。结论应加强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家庭支持与督促,改善就医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冷小薇  赵琦 《当代医学》2016,(11):154-155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80例.将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单纯服用贝那普利进行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结果 2组患者尿蛋白[(2.18±1.06)mmol/L vs(3.79±1.48)mmol/L];甘油三酯[(1.23±0.12)mmol/L vs(2.59±0.38)mmol/L];总胆固醇[(4.32±0.52)mmol/L vs(6.78±0.97)mmol/L];尿蛋白排泄率[(76.39±4.11)μg/min vs(82.56±6.18)μg/min];C反应蛋白[(2.72±1.3)mg vs(3.96±1.42)mg]五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疾病中,比之传统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各项生化指标数据.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上,有着显著疗效,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及依从性、血糖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FBG、2hPG、HbA1c分别为(5.9±1.2)mmol/L(、7.8±1.3)mmol/L、(6.8±1.1)%,优于对照组的(7.8±1.3)mmol/L(、9.7±1.7)mmol/L、(7.9±1.2)%,观察组血糖控制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5.7±3.8)分,SDS评分为(39.4±4.1)分,低于对照组的(47.4±3.9)分(、49.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城乡老年高血压用药现状及依从性,以期改善依从性,提高控制率。方法:抽取本市城乡的395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老人进行问卷走访调查,调查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服药依从性佳者38例,依从率9.6%。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服药种类、治疗药物的了解和家庭监督等影响因素有关。结论 :健康教育,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注重心理护理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刘佳 《大家健康》2016,(9):154-154
目的:探析药学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以数字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用药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95.0%与对照组74.0%比较差异明显(P <0.05);药学服务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22±0.14)mmol /L、餐后2 h 血糖(10.63±1.04)mmol /L,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药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任伟  李启富  刘凤英  龚俐琳  吴豪杰  李蓉  何军  粟绍初  李萍 《重庆医学》2005,34(8):1180-1181,1183
目的评价西布曲明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完成观察病例31例,其中西布曲明组15例,安慰剂组16例.结果西布曲明组的A1C用药第6个月末(7.08±1.69)%明显低于试验初期(7.69±1.26)%.在用药第5个月末的空腹血糖水平(7.81±1.5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9.79±3.55)mmol/L.在用药第2个月末和第4个月末西布曲明组的体重[分别为(69.04±8.78)kg和(68.65±8.44)k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4.03±15.34)kg和(74.07±15.44)kg].西布曲明组在用药第3个月末甘油三酯[(0.43±0.58)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2.28±0.65)mmol/L]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分别为(0.80±0.72)mmol/L和(2.50±0.35)mmol/L].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盐酸西布曲明可以进一步改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尿病患者使用盐酸西布曲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