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克莫司治疗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用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素A(CsA)治疗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26例肾移植患者应用CsA后出现排斥反应,经用甲泼尼龙(MP)0.5g/d×3d冲击治疗效果不佳,改用FK506治疗,FK506的浓度维持在8~12μg/L左右,临床症状减轻,免疫及生化指标逐渐好转,为治疗有效.治疗无效者主要改用单克隆抗CD3抗体(OKT3)治疗.结果本组26例耐激素性排斥经改用FK506后,23例分别在8~15d逆转,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88.46%(23/26).3例治疗效果不佳,使用血浆置换治疗和OKT35mg/d×5d后排斥逆转.26例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但有3例出现高血糖.结论FK506治疗耐激素性排斥反应效果好,副作用小.治疗时应掌握诊断标准,注意监测血糖及生化指标.对于PRA高于30%的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加用OKT3冲击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早切除移植肾,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加泼尼松(Pred)二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2例尸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FK506加Pred二联免疫抑制治疗,临床观察3-22个月,监测FK506血浓度和副作用及移植肾功能。结果:2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无排斥反应,FK506血浓度手术后第1个月为10-15μg/L,第2-3个月为8-10μg/L,3个月后浓度维持在5-9μg/L即可。22例中,仅1例于术后3个月发生糖尿病,现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肾移植术后FK506加Pred二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注射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多克隆抗体(ATG-F)及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安全性和副反应等.方法 本中心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对于激素冲击治疗不敏感的急性排斥患者51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多克隆抗体ATG-F和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安全性和药物的副反应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G-F治疗28例,排斥逆转26例,治愈率89.3%;OKT3抗组23例,排斥逆转16例,治愈率69.6%.两组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OKT3和ATG-F同为抗淋巴细胞的抗体,但其针对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ATG-F临床效果肯定,并且用量灵活,副作用小.OKT3治疗效果一般,则具有术后感染发生率增加、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慢性排斥反应的8例患者给予MMF1.5~2.0g/d、CsA2~3mg  相似文献   

5.
余意  聂海波  胡卫列  吕军 《器官移植》2013,4(4):208-211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同种异体DCD供肾受者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应用西罗莫司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采用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三联抗排斥免疫方案(FK506每次3mg,每日2次;MMF每次750mg,每日2次;泼尼松每次15mg,每日1次),术后即出现无尿,诊断为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术后35d发现尿量减少,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血清肌酐(Scr)升高,提示治疗无效,改为西罗莫司+FK506+MMF+泼尼松的四联方案(西罗莫司每次0.5mg,每日1次;FK506每次2mg,每日2次;MMF每次250mg,每日2次;泼尼松每次15mg,每日1次),并减少他克莫司剂量。改用方案后3d患者Scr逐渐下降至正常,至出院后未再出现排斥反应。患者随访至2013年4月移植肾功能稳定,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西罗莫司有利于DCD供肾肾移植患者肾功能早期恢复,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肾源及免疫治疗方案的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状况,寻找可有效监测排斥反应的观测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72例进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状况.结果 亲属肾移植与尸体肾移植,CsA+MMF+Pred和FK506+MMF+Pred两种免疫治疗方案的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排斥反应发生率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和体温能有效监测排斥反应.结论 肾移植术后仍需做好监测、护理工作,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26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峰值≥50%的高致敏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6±7.4)岁.首次接受移植者15例,二次移植者10例,三次移植者1例.亲属供肾1例,尸体供肾25例.术前要求交叉配型阴性.术后采用抗CDzs单克隆抗体诱导,他克莫司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激素三联维持治疗.结果 18例移植后1周内血肌酐(SCr)降至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第2、3天出现加速性排斥反应,经过血浆置换3次及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治疗5 d后,1例3周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另1例排斥反应未能逆转,最终摘除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4例为耐激素排斥反应,经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治疗5 d和血浆置换治疗3次后,排斥反应逆转.1年移植肾存活率96%(25/26).结论 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不仅需要HLA配型良好,并且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术后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他克莫司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激素三联维持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患者感染血吸虫的报道较少,我院2000年收治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13个月,无血吸虫感染史。于2000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以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及泼尼松(Pred)联合用药预防排斥反应。术后7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22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d后逆转。  相似文献   

9.
FK506与CsA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FK506)与环孢素A(CsA)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肾移植患者53例分成两组,FK506组为28例,CsA组为25例。其中CsA组因肝功能损害3例,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1例而改换成FK506。FK506起始用0.2mg·kg~(-1)·d~(-1),CsA起始用6mg·kg~(-1)·d~(-1),同时分别联合应用MMF0.75g,每日2次口服,以及术后三天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静滴,第三天改强的松口服,所有病例均严密观察并行血、尿等生化分析。结果 FK506组移植肾功能好,平均7.5天脱酐水平降至平均99.5μmol/L,2例出现排斥反应,经MP连续3d冲击后治愈。CsA组19例移植肾功能良好,6例出现急性排斥,其中3例经MP连续3d冲击后治愈,2例应用OKT3后急性排斥逆转,1例术后3d出现急性排斥经MP与OKT3治疗后改换成FK506,另3例肝损害呈进行性转氨酶升高改换成FK506。FK506组有血糖升高6例(18.8%),高血压5例(15.6%),感染7例(21.9%)。CsA组血糖升高2例(9.5%),高血压5例(23.8%),感染4例(19.0%)。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疗效确切,能有效防治难治性排斥的发生、发展,降低急性排斥的发生率,特别是在乙肝抗原阳性、肝功能受损者比CsA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方法 术前2d受者开始服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泼尼松(Pred),术中甲泼尼龙(MP)1.5g冲击,术后第1天甲泼尼龙1.0g冲击,并开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00mg/d×10d,术后2h口服FK506、MMF、Pred,观察移植肢体血液循环温度、排斥情况,同时监测FK506血浓度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后未见异体手排斥现象。2例移植手血循环良好,皮肤切口顺利愈合,术后10d拆线。Tinel征检查显示神经生长速度较快,术后半年移植手功能良好,感觉已恢复至手指末节,可以持物,肌电图显示鱼际肌已见动作电位。1例应用FK506后出现血糖升高,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结论 良好的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可以预防异体手移植的超急性、加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患者为男性,62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于2005年7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65d,患者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行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1周后加用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术后96d,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7℃,同时伴有右小腿外侧红肿热痛及波动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致敏受者肾脏移植应用抗CD2 5抗体 (赛尼哌 )作为免疫诱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36例接受肾移植的致敏受者随机分为两组 ,赛尼哌组 18例 ,OKT3组 18例。所有患者免疫抑制维持治疗为他克莫司 (FK5 0 6 )或环孢素A(CsA) +霉酚酸酯 (MMF) +泼尼松(Pred)三联疗法。赛尼哌组 :分别在术前 2 4h和术后 14d静脉内输入 5 0mg赛尼哌 ;OKT3组 :术后第 1d开始应用OKT3,每天 5mg ,持续 5~ 10d。观察两组术后半年内急性排斥 (AR)、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的发生情况。结果 有 7例患者术后发生AR ,其中赛尼哌组 4例 ,OKT3组 3例。有13例发生DGF ,其中赛尼哌组 4例 ,OKT3组 9例 (P <0 .0 1)。在过敏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系统症状、感染等方面 ,赛尼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OKT3组 (P <0 .0 5 )。结论 赛尼哌是一种强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在致敏受者肾移植的免疫诱导治疗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应用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A(CsA)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接受肾移植,术前患者的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术后将患者分为两组:FK506组40例,术后服用FK506、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CsA组33例,术后服用CsA、MMF及Pred预防排斥反应。术后追踪随访1~6年,观察两个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以及HBVDNA阳性率,发生肝功能损害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并给予护肝治疗。结果 术后FK506组有4例(10.0%)、CsA组有16例(48.5%)发生肝功能损害,FK506组有2例(5.0%)、CsA组有9例(27.3%)HBVDNA转阳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肝功能损害的16例中,10例将CsA切换为FK506,另6例治疗方案不变,结果转换药物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未转换者(P〈0.01),且治疗1~2周时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总量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未转换者(P<0.05,P<0.01)。结论 与CsA相比,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可降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减少乙型肝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联用五酯片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该中心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并采用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Pred)为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病例纳入治疗组,术后以FK506联合五酯片口服,另随机选取免疫抑制方案相同患者作为对照。随访期满1年后比较两组间FK506用量、移植肾功能、肝功能(ALT)、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AR及肺部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每日FK506用量自服用五酯片1月后开始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服用FK506剂量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复查FK506血药浓度、移植肾功能、肝功能损害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1年以内,五酯片的应用在FK506用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使治疗组取得了与对照组相同的移植效果,肾移植术后联用五酯片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途径来减少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46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2001年4月行首次肾移植术,术后1周出现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基强的松龙(MP)常规冲击治疗3d无效(每天剂量500mg),即改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每天剂量5mg),常规用10d,症状逆转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即他克莫司(FK506)4mg,2次/d;骁悉(MMF)1g,2次/d;强  相似文献   

16.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Yang L  Liu YF  Liu SR  Liang J  Cui H  Meng YM  Wu G  Li G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5):926-928
目的 探讨预防和逆转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2003年9月17例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激素三联用药。其中2例术前及术后第5天应用抗IL-2R单克隆抗体,3例应用OKT3进行免疫诱导。结果 17例患者中1例发生移植胰腺、肾脏加速性排斥反应.经保守治疗无效,切除移植物;8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单纯肾脏排斥反应6例,同时累及胰腺、肾脏的排斥反应2例,经甲泼尼龙或OKT3治疗后均逆转。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术前采用综合措施降低高危受者的致敏性,是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他克莫司替代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排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替代环孢素A(CsA)治疗肾移植后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使用CsA,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后给予皮质激素冲击和单克隆抗体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无效后,停用CsA,开始给予FK506,服药1周后,根据血中FK506的浓度调整其用量,维持血中FK506的浓度为9-12ug/L。结果:10例患者中有9例急性排斥得到逆转,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无效,随访50-350d,9例肾功能恢复者保持持续稳定,结论:FK506替代CsA治疗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后急性胰腺炎临床罕见,来势凶猛,大部分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我院自1977年开展肾移植至今,仅发生1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女,34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于1995年4月18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第四天开始眼环孢素A(CSA)2mg/kg每天一次,逐渐增量至5mg/kg。术后29天,肝肾功能正常,稳定出院。出院后免疫抑制方案:强的松(Pred)20mg,硫唑嘌呤(Aza)75mg,CSA5mg/kg,每天各一次。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急性排斥后环孢素切换成他克莫司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后环孢素(CsA)切换成他克莫司(FK506)抗排斥治疗对移植肾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肾移植患者发生病理证实的急性排斥86例,经过抗排斥治疗后有23例由CsA治疗切换成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FK506组),63例继续应用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CsA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冷和热缺血时间、淋巴毒、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错配、血脂、血清肌酐、血尿酸、再次排斥的发生率和移植肾存活等情况。 结果 抗排斥治疗后1年内再次病理证实的排斥率,FK506组显著低于CsA组[1/23(4.35%)比16/63(25.40%),P = 0.033]。FK506组急性排斥发生后5年内的移植肾存活率为100%,高于CsA组的81.4%。FK506组急性排斥发生后24个月及36个月血尿酸分别为(265.5±147.9) μmol/L和(245.8±88.9) μmol/L,均显著低于CsA组的(428.5±119.3) μmol/L和(441.2±125.3) μmol/L(P < 0.01)。 结论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后由CsA治疗切换成FK506治疗可降低再次排斥的发生率,而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利移植肾的存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降低老龄活体供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对移植肾的毒性作用,探讨应用小剂量西罗莫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移植肾的影响。方法19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者的年龄均超过55岁,受者的年龄均在30岁以下。9例肾移植后采用小剂量西罗莫司、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Pred)联合用药预防急性排斥反应,10例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MMF(或硫唑嘌呤)及Pred联合用药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两种用药方案者在供、受者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术后1年、2年、3年时的血肌酐平均值,爬行肌酐的发生率,排斥反应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发生率。结果术后1年、2年、3年,采用小剂量西罗莫司者的血肌酐水平低于使用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者,其术后2、3年时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使用CsA或FK506者(P〈0.05)。使用西罗莫司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1.1%,而使用CsA或FK506者这一比例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西罗莫司者爬行肌酐及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发生率均为11.1%,使用CsA或FK506者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急性排斥反应、肾功能恢复延迟、少尿、蛋白尿、血尿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龄活体供肾,移植后受者采用小剂量西罗莫司联合霉酚酸酯、泼尼松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是安全、有效的,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