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端粒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性检测58例TCC组织、10例癌旁膀胱粘膜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TCC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86.2(50/58),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旁组织中只有1例端粒酶阳性;正常组织中端粒酶均为阴性。结论 TC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及癌旁膀胱粘膜组织。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端粒酶活性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端粒酶活性的强弱分布不同。端粒酶活性可作为TCC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定量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分别按计数和计量资料统计.结果68例胃癌组织中,6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88.24%),而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6例端粒酶低活性表达(15%),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χ2=4.87u=2.01P<0.05);与组织分化呈负相关(χ2=4.34u=2.17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统计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胃癌诊断的辅助方法,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术式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可能更有利于揭示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及TRAP-PCR银染法对肾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51例肾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48例,阴性3例;51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阳性2例,阴性49例,二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肾癌端粒酶活性与其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肾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极高,可作为肾癌诊断的分子水平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痰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端粒酶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了 45例肺癌、2 5例肺部良性疾病及 2例转移性肺癌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肺癌患者痰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55.6 % (2 5/ 4 5) ,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痰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2 8.0 % (7/ 2 5) ,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62 8,P <0 .0 5)。结论 检测肺癌患者痰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泌尿系统疾病粒酶活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尿脱落细胞和相关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了解泌尿系统肿瘤发生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TRAP-PCR ELISA法对54例膀胱癌,15例肾癌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及非癌患者和尿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90.2%(50.54)膀胱癌组织,。93.3%(14/15)肾癌组织端粒酶呈阳性,相应尿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90.1%,20.0%,其它疾病和尿脱落细胞均未检出端粒酶。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并可为某些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与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定量检测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端粒酶 活性高低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方法:用TRAR-ELISA方法,对肿瘤组织端粒酶 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端粒酶 阳性率分别为:胶质瘤星形Ⅱ级40.0%,Ⅲ和Ⅳ级100.0%,肠癌84.6%,食管癌90.0%。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是诊断恶性肿瘤、判断愈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biological behavior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apprais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telomerase activity. Methods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in 47 gastric cancer tissue samples, their matched normal tissues, 7 gastric ulcer and 2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was detected using a PCR-based non-radioisotopic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assay. Results None of the 47 samples from normal gastric tissues expressed telomerase activity. The 41 of 47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resented telomerase activity with an 87.2% positive rate (P<0.001). 2/2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and 0/7 gastric ulcer line were also positive for telomerase activity. The activity of telomeras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gastric cancer. Conclusion Telomerase activity may be related to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gastric cancer and can help in assessing the malignant potential of gastric cancer. Telomeras activity will be a good diagnostic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大肠癌临床诊断和确定手术切除范围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已建立的银染TRAP方法,检测29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近端即食管端距癌组织2cm,4cm,6cm,10cm,远端即肛门端距癌组织2cm,4cm,6cm) 黏膜组织,共8个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大肠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9.7%(26/29),其中近端2cm癌旁黏膜组织的阳性率为13.8%(4/29),远端2cm癌旁黏膜组织的阳性率为3.4%(1/29),而近端4cm,6cm,10cm,远端4cm,6cm癌旁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均为0(0/29),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既有可能成为大肠癌诊断的标志物,又可望为临床上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胸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改良的TRAP法检测18例侵袭性胸腺瘤、39例非侵袭性胸腺瘤和瘤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胸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其瘤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强度OD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结论:端粒酶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别胸腺瘤良、恶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贲门癌食管及胃切除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外科治疗中食管及胃的适宜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贲门癌217例,其中近端胃 食管下段切除186例,全胃 食管下段切除31例。根治性切除191例,姑息性切除26例。为保证切缘距肿瘤距离的精确性,以切除后标本测量值和术中目测值双重对比判断。结果标本上切端距肿瘤上缘0~5cm;下切端距肿瘤下缘0.5~19cm。术中目测上切端距肿瘤上缘3.3cm;下切端距肿瘤下缘平均4.7cm。将实测距离转化为术中目测距离,则上切端距肿瘤为0~11.6cm,下切端距肿瘤0.65~24.7cm。上切端阳性36例,阳性率17.4%;下切端阳性6例,阳性率2.9%。上切缘最大标本距离4cm,下切缘8cm,即上切缘目测距离9.3cm,下切缘10.4cm时仍有切缘阳性的发生。术中目测距离达7cm时切缘阳性率为3.7%。结论施行贲门癌切除术时为避免上切端阳性的发生,至少应在肿瘤上缘以上7cm处切断食管;应从病变的部位及大小、对淋巴结清扫的影响、切缘有否可能阳性、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尽可能保证切缘阴性和切除彻底性的前提下尽量不作全胃切除。  相似文献   

12.
双S空肠间置术预防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自1995年2月~1996年10月采用双S空肠间置术行贲门癌切除术后消化消化道重建,并以传统的食管胃吻合和对照。将术后无病生存1年以上的74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其中双S组38例,传统组36例。结果:1)食 反流症状发生率:传统组75%,双S组5.3%,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pH值测定:食管下段pH平均值传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贲门癌外科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随机分析手术切除贲门癌217例。淋巴结清扫范围按D0~D4分级;手术根治程度按A、B、C三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全组近端胃+食管下段切除186例,全胃+食管下段切除31例;联合脏器切除97例。D1级手术150例,D2级手术58例,D3级手术1例;A级手术53例,B级手术107例,C级手术57例。全组有淋巴结清扫记录210例,有淋巴结转移157例,转移率72.4%,其中1、2、3、4、7、9、10、11、110组及下肺韧带淋巴结转移率为高;全组共清扫淋巴结2868枚,阳性655枚,总转移度为22.8%,其中1、2、3、4、7、9、12、110组及下肺韧带组淋巴结转移度为高。结论 全组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与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相似;Ⅲa期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与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2、3年生存率有一定的差异,Ⅲb期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优于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Ⅳ期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优于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A、B级手术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C级;A级手术后患者生存率也高于B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PCR-TRAP-ELISA及免疫组化法对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粘膜及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端粒酶活性、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端粒酶活性及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粘膜及腺瘤性息肉组织(P<0.05);(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及PCN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密切相关,伴淋巴有癌转移大肠癌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癌转移者(P<0.05);(3)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密切相关。结论:(1)端粒酶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PCNA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活性与白血病细胞系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LISA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诱导分化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论分化是细胞自身调控的过程,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病变胃粘膜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检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TP1、hTR、hTRT)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端粒酶的检测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端粒酶亚单位的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分别为24.6%(14/57)、38.9%(7/18)、37.5%(3/8)及92.3%(60/65),正常胃粘膜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与以上各病变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亦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0.01);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RT-PCR定性检测发现端粒酶亚单位hTR和TP1在大多数胃粘膜中都有表达,而hTRT主要在胃癌及部分癌前组织中表达,且在胃癌中hT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部分癌前组织中也有表达。提示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亚单位hTRT不仅可能作为胃癌的诊断指标,而且还可能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细针活检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经皮肝穿刺细针活检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5例直径1.2~3cm的HCC进行了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PEIT治疗前及PEIT治疗后1周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活检,所得微量肝癌组织采用非放射性同位素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病理学检查.3例正常肝脏组织及5例肝硬变组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PEIT治疗前,病理学检查诊断率为80%(20/25),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4%(21/25);PEIT治疗后1周,病理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3例端粒酶活性阳性(12%),其中1例经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2例未手术治疗者1年内复发.其余22例端粒酶转阴的患者1年内未复发.3例正常肝脏组织及5例肝硬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均阴性.结论:经皮肝穿刺活检微量肝脏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可应用于小肝癌的辅助诊断,在原发性肝癌PEIT治疗的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研究贲门癌、胃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与CD4 /CD8 比值、NK细胞活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利用酵母菌花环试验、克隆抗体致敏花环法和MTT法对53例贲门癌、51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RBC-C3bR阳性率、T细胞CD3 、CD4 百分率、CD4 /CD8 比值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贲门癌组、胃癌组RBC-C3bR阳性率、CD3 、CD4 细胞百分率、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杀伤活性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68,P<0.01),而贲门癌与胃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0.871,P均>0.05);经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显示,贲门癌、胃癌组RBC-C3bR阳性率与CD4 /CD8 比值、NK细胞杀伤活性间呈正相关(贲门癌RBC-C3bR阳性率与CD4 /CD8 比值:r=0.431,P<0.01;RBC-C3bR阳性率与NK细胞活性:r=0.347,P<0.05;胃癌RBC-C3bR阳性率与CD4 /CD8 比值:r=0.429,P<0.01;RBC-C3bR阳性率与NK细胞活性:r=0.528,P<0.01)。结论:贲门癌、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与白细胞免疫功能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Villin蛋白在贲门肠化中的作用及其与贲门腺癌(GC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8例胃镜活检及手术切除的GCA及癌旁肠化组织中Villin蛋白的表达,其中贲门肠化组织25例、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48例,GCA组织55例,并选取15例胃镜普查正常贲门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Villin蛋白在正常贲门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贲门肠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0%(19/25),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29/48),G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4%(2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llin蛋白的表达与GCA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Villin蛋白参与了贲门组织早期肠化和GCA的发生,并在GCA的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