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1(MCP-1)基因表达,探讨其与EH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2例EH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1)MCP-1可能参与了EH的病理生理过程;(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CP-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EH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莉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5):360-362
目的检测大肠癌外周血中的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的表达,并以33例大肠腺瘤患者(大肠腺瘤组)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OPN mRNA在大肠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5.4%,大肠腺瘤组OPN mRNA阳性率为33.3%,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均无靶OPN mRNA表达。大肠癌组与大肠腺瘤组OPN 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大肠癌组OPN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随着大肠癌Dukes分期的升高,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P均〈0.0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与大肠腺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阳性表达对大肠癌的淋巴转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HC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肝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逆转录并扩增TGF-β1,通过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结果肝癌患者组PBMCs中TGF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TGFβ1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肝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中的表达以及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关系。方 法 共计纳入中南湘雅三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SLE患者60 例和募集28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方法(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VDR mRNA和MCP-1 mRNA,Western blot检测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MCP-1水平,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SLE患者PBMC的VDR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P<0.05);SLE患者PBMC的MCP-1mRNA及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BMC VDR mRNA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r=-0.417,P=0.001);VDR mRNA与MCP-1 mRNA、VDR蛋白与血清MCP-1浓度分别呈负相关(r=-0.554,P=0.000;r=-0.400,P=0.028)。结论 本研究表明SLE患者PBMC的VDR表达下调与SLE疾病活动度成负相关,且可通过影响MCP-1的表达在SLE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与E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0例EH患者和28例对照组人群的血清CRP,100例EH患者中,单纯EH41例,合并冠心病(CHD)59例;非极高危EH11例,极高危EH89例。41例单纯EH中,极高危EH30例,其中2级EH13例,3级EH17例;中年EH22例,老年EH19例。结果:(1)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级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2级组(P〈0.05),2级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极高危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非极高危组(P〈0.05),EH非极高危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老年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CRP可能与EH有关;(2)CRP可能参与了EH的分级和危险分层;(3)CRP可能与EH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IL-6)基因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IL-6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外周血IL-6蛋白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IL-6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6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IL-6蛋白水平升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调控的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布地奈德治疗组和茶碱治疗组,每组9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1)COPD组大鼠PBMC中NF-κB和MCP-1水平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布地奈德治疗组和茶碱治疗组大鼠PBMC中NF-κB、MCP-1水平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MCP-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PD组.结论:NF-κB基因及其调控蛋白MCP-1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用激素和茶碱治疗后可延缓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TLR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TLR4 mRNA在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LR4 mRNA在肺癌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差异及TLR4 mRNA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P〈0.05);肿瘤最长径〉5cm的肺癌患者的TLR4 mRNA表达量高于最长径≤5cm的肺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的TLR4 mRNA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P〈0.05);TNM分期Ⅰ期、Ⅱ~Ⅲ期、Ⅳ期肺癌患者的TLR4 mRNA表达量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 mRNA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及吸烟史均无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肿瘤TNM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增高,且TLR4 mRNA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肿瘤进展的重要指标,并提示运用TLR4的相关拮抗剂如Eritoran,作为免疫佐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TRAIL 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检测价值,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免疫指标与TRAIL的相关性。方法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以人基因GAPDH为内参照,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5例健康人和3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IL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IgG、IgA、IgM、C3、C4。结果与健康人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IL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隐脑患者血清中的C3和IgG显著下降(P〈0.01),且与TRAIL的变化成正相关。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TRAIL下降,提示TRAIL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有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激素敏感性ITP患者(包括糖皮质激素抵抗和敏感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α和β亚型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GRβ)mRNA和蛋白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皮质激素抵抗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RβmRNA表达量和GRβ蛋白表达阳性的单个核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激素敏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G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与其GRβ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的影响。方法:入选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糖调节组(NGR—H)38例;糖调节受损组(IGR—H)共36例,糖尿病组(DM—H)共42例。比较各组不同CACS积分和FRFC%分层患者分布的比例和各组CACS总积分与HOMA—IR指数的相关性。结果:CACS高危患者比例,IGR~H组或DM—H组均较高于NGR—H组(P〈0.01)。CACS极高危患者比例IGR—H组或DM—H组均高于NGR—H组(P〈0.01)。在各CACS危险分层,IGR—H组与DM—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R—H组患者CACS总积分与HOMA—IR指数呈正相关,r=0.726,(P〈0.01)。结论:糖调节受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高于正常糖调节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患者CACS积分相近。CACS总积分与HOMA—IR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方法:测定48例EH、46例EH+DM患者及53例健康人的血压、脉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baPW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H+DM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E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aPWV在EH组和EH+DM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H+DM组又显著高于EH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aPWV显著高于EH者,后者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baPWV升高与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MRL/lpr狼疮鼠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MRL/lpr鼠随机分为UC-MSCs1次移植治疗组(G1)、UC-MSCs3次移植治疗组(G2)、对照组(G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肾脏MCP-1蛋白水平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肾脏MCP-1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蛋白在肾脏表达。结果:(1)29周时G2组血液MCP-1水平为827.70±259.36pg/mL,显著低于G3组1 325.45±352.28pg/mL(P<0.05);28周时G2组尿液MCP-1为239.93±31.47pg/mL,显著低于对照483.52±184.37 pg/mL(P<0.01)。(2)G2组(0.30±0.02)和G1组(0.40±0.02)MCP-1蛋白表达与G3(0.67±0.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组也显著低于G1组(P<0.05)。(3)G2组(0.30±0.01)和G1组(0.39±0.02)MCP-1基因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79±0.15)(P<0.05),G2组显著低于G1组(P<0.05)。(4)MRL/lpr鼠MCP-1主要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和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处及肾小管。G3组肾小球系膜区强表达MCP-1,治疗G1、G2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UC-MSCs可能通过抑制MCP-1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度分层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按临床诊断分级分为:1级20例,2级30例,3级30例;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13例,中危组16例,高危组15例,极高危组36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IL-6、hs—CRP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IL-6和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水平及危险度分层递增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IL-6和hs—CRP浓度能反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危重程度,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危险度的新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MF)对上述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MCs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NG,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Man,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PTX-0.03组(P1,30 mmol/L葡萄糖+0.03 mg/mL PTX);高糖+PTX-0.3组(P2,30 mmol/L葡萄糖+0.3 mg/mL PTX);高糖+MMF-10组(M1,30 mmol/L葡萄糖+10μg/mLMMF);高糖+MMF-100组(M2,30 mmol/L葡萄糖+100μg/mL MMF);高糖+PTX+MMF组(P+M,30 mmol/L葡萄糖+0.3 mg/mL PTX+100μg/mL MMF),分别在24、48、72 h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PTX、MMF及PTX+MMF对高糖条件下MCs内MCP-1 mRNA及蛋白、FN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HMCs 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的分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48 h表达最高;不同浓度的PTX、MMF均能下调MCP-1 mRNA、蛋白及FN的表达(P〈0.01);不同浓度的MMF对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分泌的抑制程度不同,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PTX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其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别;PTX联合MMF组比单独PTX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抑制程度更明显(P〈0.01),比单独MMF各组在各时间点抑制作用增强,(24 h,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X及MMF可能通过阻抑MCP-1的表达及FN的分泌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联合给药组作用优于单药,可能从改善血流动力及抗炎角度解释了PTX联合MMF对DN肾脏的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对8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24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EH1组(43例)和EH2组(43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尿微量清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平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尿微量清蛋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了日间收缩压血压变异性与尿蛋白无明显相关性外,其余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变异性与尿蛋白的分泌均呈正相关。EH1组与EH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肾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治疗组加用养肝益水颗粒口服,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压等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和血压等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16例(≥60岁)EH患者与205例(≥60岁)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其中EH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成1、2、3级3组。【结果】血尿酸水平: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3级EH组明显高于1级EH组(P〈0.05),2级和3级E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H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老年血压等级呈正相关,说明对高尿酸血症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