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兰  赖荣才  陈体强  石林春  陈士林 《中草药》2020,51(14):3770-3776
目的筛选赤芝三萜合成途径中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的上游调控转录因子。方法首先克隆了FPS基因启动子,并连接至pAbAi质粒构建诱饵载体pAbAi-FPS。将pAbAi-FPS转化Y1H酵母感受态细胞构建诱饵菌。采用SMART技术构建赤芝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再将纯化的双链cDNA、pGADT7-Rec共转化诱饵菌株,筛选FPS上游的转录调控因子。结果构建了含pAbAi-FPS的诱饵载体并筛选出诱饵菌株,构建了cDNA文库并转化诱饵菌株,筛选出阳性克隆37个,得到作用FPS基因上游的转录调控因子18个,包括转录因子3个、核糖体蛋白5个及其他家族蛋白10个。结论筛选出转录因子GlSNF2、GlMHR和GlZn2Cys6为调控FPS表达的候选基因,为深入研究FP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蓼科Polygonaceae植物藏族药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藏族药西伯利亚蓼的干燥全草用70%乙醇提取,浓缩,过大孔树脂,依次用水,30%乙醇,50%乙醇,90%乙醇洗脱,对90%乙醇洗脱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反相色谱Rp-18)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0%乙醇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酚性化合物,1个三萜化合物以及2个甾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1),山柰酚(kaempferol,2),木犀草素(luteolin,3),番石榴苷(guajavarin,4),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benzoic acid,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谷甾醇(β-sitosterol,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藏族药西伯利亚蓼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寻找藏族药西伯利亚蓼抗痛风药效物质提供一定的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艳  黄滔  苑春茂  顾玮  郝小江  黄烈军  穆淑珍  张建新 《中草药》2015,46(21):3146-3150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9-芴酮(4)、N-formyldehydroanonain(5)、桦木酸(6)、dehydroformouregine(7)、棕榈酸(8)、20-hydroxy-lupan-3-one(9)、3-氧代齐墩果酸(10)、古柯三萜二醇(11)、桦木酸甲酯(12)、N-formyl-annonain(Z)(13)、N-formyl-O-methylisopiline(14)。结论化合物3~10、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以及该属植物中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7、14的~(13)C-NMR谱归属。  相似文献   
4.
研究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DC.) Merr.干燥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牛白藤提供依据.以硅胶、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MS和NMR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吐叶醇(6S,9S-vomifoliol,1),桦木酮酸(betulonic acid,2),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白桦醇(betulin,4),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 acid,5),乌苏酸(ursolic acid,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stigmast-4-en-3-one (8),7β-hydroxysitosterol(9),(3β,7β)-7-methoxystigmast-5-en-3-ol(10)和巴戟醚萜(morindacin,11).化合物1,2,4,8~ 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2,8 ~ 11均首次从耳草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9,10均首次从茜草科植物中分得.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试化学成分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4,6,9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Six new triterpenes, 3β,6β-dihydroxyurs-12-en-27-oic acid (1), 3β,6β,24-trihydroxyurs-12-en-27-oic acid (2), 3β,6β,7α-trihydroxyurs-12-en-27-oic acid (3), 3β-acetoxy-6β-hydroxyurs-12-en-27-oic acid (4), 3β,6β,24-trihydroxyolean-12-en-27-oic acid (5), and 3β,6β,7α-trihydroxyolean-12-en-27-oic acid (6),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es of Astilbe chinensi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1D- and 2D-NMR analyses and HR-MS experiments. The isolated compounds exhibited significant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the SK-N-SH and HL-60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B-8、D-101、D-4020、HPD-400和NKA-95种大孔树脂对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进行纯化,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50g·L-1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系统,在546nm波长处测定总三萜皂苷含量。结果在AB-8、D-101、D-4020、HPD-400和NKA-9 5种树脂中,D-101对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纯化效果最好;齐墩果酸质量浓度在0.034 20.106 5m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298 2 X-0.084 9(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RSD=1.5%(n=5),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含量为0.202%,RSD=2.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对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茯苓皮中松苓新酸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42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松苓新酸在0.142 5~2.280 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83%,RSD值为1.45%(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茯苓皮中松苓新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甘草因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确,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20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三萜类化合物被陆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16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是获得甘草有效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主要生产甘草黄酮类成分。综述了近年来从甘草中提取的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方法对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以及毛细管电色谱法、HPLC法、免疫测定法等检测甘草化学成分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卫矛科卫矛属植物肉花卫矛 (Euonymus carnosus Hemsl.) 的化学成分。方 采用正相硅胶和 Sephalex LH-20 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肉花卫矛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5 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Ⅰ)、β-香树脂醇(Ⅱ)、齐墩果酸(Ⅲ)、3β, 22α-二羟基-12-齐墩果烯-29-羧酸(Ⅳ)、山海棠萜酸(Ⅴ)。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肉花卫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珍珠菜属(Lysimachia L.)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中多种植物在民间药用,过路黄(L.christinae)的干燥全草为常用中药金钱草的基源植物。本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提取物或某些成分在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