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HPMCs) 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和I型胶原(Col-I)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刺激培养HPMCs,分别加用浓度为10,5,2.5,1.25,0.625 mg/L的丹参素进行干预,并选取浓度为10 mg/L的丹参素干预0,12,24,48,72 h;应用RT-PCR,EL...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冠脉宁片,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血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丹参中丹参素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乙酸(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该制备工艺简便可行。鸡血藤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在10.71~96.39μg/ml范围内,丹参素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82%(n=3)。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冠脉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口服丹参素能否促进去势大鼠骨形成或减少骨丢失,从而提高骨质量。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丹参素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和丹参素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其中,丹参素组采用丹参素灌胃(12.5 mg·kg -1·d -1)。90 d后处死所有大鼠,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全身骨密度、股骨和腰椎骨骨密度,AG-IS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HE染色后统计股骨近心干骺端成骨细胞数量。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指标、血清骨钙素和BALP水平均降低,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数量减少;而丹参素组全身骨密度、股骨和腰椎骨骨密度、股骨三点弯曲试验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强度、断裂点载荷、血清骨钙素和BALP水平及成骨细胞数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5或 P<0.01)。 结论丹参素可提高大鼠骨密度,增强大鼠生物力学性能,促进血清骨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以及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从而提高骨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酶在丹参提取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不同因素对酶解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与紫外检测分析方法,以丹参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原药粒度、酶用量、固液比、第一步酶解时间及第二步水提时间5个工艺参数分别进行实验,以确定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酶法提取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4.6;粒度为20~35目;酶底物质量比1∶200;第一步酶解时间为80 min,固液比为1∶15;第二步水提时间为40 min,固液比为1∶9。结论通过本工艺得到的丹参素提取率为84.61%,且工艺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避免多糖类物质的糊化,并减小丹参素在提取过程中被氧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丹参素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注射液,2 mg·kg-1)、丹参素低(10 mg·kg -1)、中(20 mg·kg -1)、高(30 mg·kg -1)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构建血管性痴呆模型。建模成功后,从第1天开始丹参素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8d。给药结束后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脑损伤相关因子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结构,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空泡结构;模型组可见明显的脑白质受损,细胞排列紊乱,视野中大量空泡结构;在给予丹参素干预后,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可见脑组织细胞排列逐渐变整齐,空泡结构逐渐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逐渐降低,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量-效关系(P<0.05);丹参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检测软脉灵口服液中丹参素含量。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 :Hypersil Ods2 ;流动相∶流动相∶甲醇 -水 -冰醋酸(3∶ 97∶ 1)。检测波长 :2 80 nm;柱温 :室温。 结果  在 0 .73 μg~ 3 .68μg·m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95 ,平均回收率为 99.94% ,RSD=1.485 % (n=9)。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重视性好  相似文献   
8.
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对丹参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伍比例(3∶1、2∶1、1∶1)前后丹参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三七药对常用配伍比例(3∶1、2∶1、1∶1)前后丹参素的含量。色谱柱:Luna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11∶1∶89);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理论塔板数按丹参素色谱峰计大于5000。结果:丹参素在0.08μg~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0%(n=6)。丹参—三七不同比例配伍前后丹参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丹参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控制;共煎液中,三七对丹参素的溶出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生理pH条件下丹参素对过亚硝酸根引发的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和蛋白质酪氨酸硝化反应的影响,以便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丹参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发光强度和430nm处的吸光度分别对鲁米诺发光产物和酪氨酸硝化产物进行定量。结果:发光反应和硝化反应都剂量依赖地受到丹参素的抑制。丹参素对反应的抑制强于抗坏血酸和半胱氨酸。结论:丹参素可有效抑制过亚硝酸根引发的反应。这应是丹参素药理作用的一种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新生脉散片中丹参素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Xterra@RP 185;流动相:甲醇-1%HAc(2:9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丹参素钠的质量浓度在0.15~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 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结果均能满足分析要求。[结论] 该法准确、专属性好、简便,可用于新生脉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