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01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26篇
内科学   142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2255篇
预防医学   434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094篇
  9篇
中国医学   54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P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75例PA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两组均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房颤发作次数、心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房颤发作次数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缬沙坦可降低PAF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房颤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发病率高,目前我国已有房颤患者800~1 000万[1],心房纤颤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率增加。目前心房纤颤的治疗包括药物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治疗。近年来,开展的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疗效逐渐提高,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冷冻球囊消融术成为治疗心房纤颤的新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成功率更高,是一种安  相似文献   
3.
4.
薛志会  李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399-1402
目的探讨新型抗凝药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发生卒中及认知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阵发性老年房颤病人64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人使用的抗凝治疗药物分为凝血因子Xa抑制剂组318例(A组)、凝血因子Ⅱa抑制剂组145例(B组)及华法林组183例(C组)。前瞻性观察病人卒中、认知障碍等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3组病人随访24个月内的卒中、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抗凝治疗6个月与12个月后3组病人轻度及以上认知障碍发生率、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24个月复测结果显示,A、B、C组轻度及以上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4.7%、15.7%与24.4%,MMSE评分分别为(27.45±3.28)(27.26±3.14)与(26.13±3.54)分,A、B组均高于C组(P < 0.05)。结论新型抗凝药物对房颤相关卒中具有较好效果与安全性,可能会对房颤病人长期认知障碍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间断阵发性偏头痛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是2009年任巧玲等[1]报道的一种新的可治疗的头痛类型。目前世界各国尚无有关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有学者统计,间断阵发性偏头痛占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的1%~3%[2],现将我院诊治的16例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经门  相似文献   
6.
7.
患有房颤的张奶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可还是发生了两次脑梗死。她心中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服用了阿司匹林,还发生两次脑梗死?”其实,这个问题在后来患者就诊检查过程中得到了解答。在就诊检查中发现她是一个“阵发性房颤”患者。如果大家稍有常识都知道房颤,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发生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9.
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房颤,目前在口服西药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翁维良教授认为阳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关键,治疗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文章中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头晕、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最小心率从36次/min提升至43次/min,房颤心搏次数减少,生命质量提高。笔者通过验案分析总结翁维良教授在治疗本病方面的遣方用药特点,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治疗方案,此外,通过图文结合的个案分析阐述法对名医经验总结方法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绝经后女性BPPV患者与雌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对研究进行筛选,提取数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 Ottawa Standard,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737例,其中BPPV组374例,对照组3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女性BPPV组和对照组的雌激素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SMD=-1.21,95%CI :-1.57~- 0.84,P <0.05)。结论  雌激素的下降可能是绝经后女性BPPV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