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出现心律、心率和心音改变,脉象亦随之而变,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形成的脉象叫房颤脉,当代中医学者对房颤脉的描述莫衷一是。多年来通过对房颤脉的体会认为,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min,当为散涩脉与怪脉之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当为涩短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次/min,当为涩结脉或涩结代脉。予以规范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房颤脉的相关脉象。方法:选取100例房颤病人以脉率的多少分为3组,即脉率>100次/min,脉率60~100次/min和脉率<60次/min者,诊其脉象与中医历代脉学著作记载的相关脉象如散脉、涩(短)脉及解索脉等一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脉及怪脉的解索脉。结论:阵发性快速房颤脉,脉率>100次/min,相当于散(涩)脉与怪脉的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相当于涩(短)脉,脉率<60次/min,相当于涩结脉或涩结代脉等,此等脉象与期前收缩(早搏)而形成的结、代、促脉不同。  相似文献   

3.
论述翁维良教授对心脏室壁瘤的病证结合辨证思路、治法治则及处方用药特点,介绍一例心脏室壁瘤患者为时两年门诊治疗的典型病例,对临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翁维良教授对心脏室壁瘤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4.
翁维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扩张型心肌病属疑难病,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导师翁维良教授认为本病归属中医学"心胀"范畴,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心气不足。治疗应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治则。确立益气活血基本方,临床上根据阴阳气血受损之不同加以调整,灵活应用。治疗时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通过补益脾气,恢复气血之生化,助心行血。同时注重养心安神,安抚被扰之心神。  相似文献   

5.
翁维良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形神并重",心神的活动在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治疗疾病需注重心神的治疗。通过分析心神的生理病理功能及心神不安的病机,论述心神不安的理论基础,翁教授据理立法,以益气养血活血、养心安神为治疗大法,组创安心方。通过解析处方的君臣佐使,使处方的组成与功用清晰明了,并举医案体现安心方的临床效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控释片+步长稳心颗粒+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在支持治疗基础上,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每日1次,卡托普利25mg/次每日三次,辛伐他汀10mg/次每日1次,步长稳心颗粒,9g/次,3次/d;连用14天,治疗期间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均转复为窦性心律,永久性房颤心率控制在60~100次/min,所有的症状消失,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并发房颤,效果明显,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7.
房颤的现代医学根治疗法即射频消融术,单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可达30%~45%,其中20%~30%的患者仍需要行二次甚至三次射频治疗,一部分患者术后仍需服用一段时间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才能维持窦律~([1-3]),可见其非成功率和复发率依然存在。中医治疗房颤的优点是整体调治、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是保守治疗最可靠的方式。庞敏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认为房颤的发生与瘀血关系密切。该文诣在说明"气虚"与"血瘀"为房颤发病的基本证素,同时,通过传统医学中的"瘀血"与现代医学中的"瘀血"——即心肌缺血实现联系,证明益气活血法治疗西医"瘀血"导致的房颤有效,该文用此法治疗以冠心病为病因的房颤,并将五运六气理论应用其中,阐述吾师临床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反复发作心肌梗死危害性极大,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显著,但对于无法行PCI者,治疗面临很大困境。总结翁维良教授应用中医治疗心肌梗死反复发作5次、胸痛频发的长时疑难病案,探讨诊病思路、用药经验,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挖掘核心处方。在传统经典医案总结的基础上,对反复心肌梗死长时医案的分析进行了尝试,探索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方法:图文结合,精细分析,使复杂病情清晰,可视客观,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经验。  相似文献   

9.
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界对其中医病机的认识各家不一。薛鸾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关键在于燥毒内犯致气血同病,终致虚、瘀、毒三者胶结为患。基于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提出以解毒、通路、生津三法并举的治疗思想,并认为在此三法中解毒以祛其标、通络以使邪无所附、生津以固其本。临床实践中以此治疗思想为法则,灵活运用解毒、通路、生津三法,实践证明本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剖析薛鸾教授运用解毒通络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理论及实践,旨在总结学习其治疗本病的思想及个人经验,发掘中医治疗本病之特色,为今后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以期为中医在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0.
翁维良教授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收到良好效果,尤其对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冠心病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翁老并不拘泥于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方法,而是在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病基本原则基础上,根据瘀血在致病中的作用不同、瘀血程度的轻重缓急正确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和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PubMed中检索1949-2016年有关文献,共纳入文献257篇,提取文献题目、作者、证型名称及相应症状,建立Excel数据库.对文献中呈现的原始证型及规范后的证型进行归类统计,计算频次、频率.将频率大于2.00%的规范后证型作为高频证型,建立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每一高频证型对应症状的频次、频率.结合临床实际合并含义相近的症状,得出合并后的频次、频率.结果 PCOS高频证型主要有痰湿证、肾虚证、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肾虚证、肝郁化火证、血瘀证、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证、肝郁气滞证等,并总结了高频证型的相应症状,分析了PCOS中医证候研究现状.结论 PCOS病性复杂,以实证为主,虚证次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主要有痰湿、瘀血.目前关于PCOS的中医证候研究还需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思佳  曲妮妮 《光明中医》2016,(18):2639-2641
曲妮妮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喘病""肺胀"等疾病范畴,该病虽病因繁多,分型复杂,分期明确,但气阳两虚、痰浊瘀血贯穿疾病始终,使得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吾师治以"益气温阳,兼以活血,佐以化痰"之法,并随症加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吾师经验加以总结,望广大读者能够深加体会。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合并血友病属于难治性心血管疾病。血友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冠心病的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使本身具有出血特性的血友病患者出血风险大大提高,导致此类患者的治疗面临巨大挑战。针对此类患者,翁维良教授灵活应用活血药,疗效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无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文章分析翁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血友病验案1则,该病例治疗前期以益气养血活血为主,以防活血出血,后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加用破血类药物增加逐瘀之力,同时重视疑难病患者的情绪管理和季节用药,整体治疗过程活血而未出血。通过探索翁维良教授对该病的辨证思路、治法选择、用药特点等,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关林教授从痰瘀论治血脉病心脑合病拾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侍诊心血管专家杨关林教授,总结出其治疗心脑合病的经验,认为本病是气血运行发生异常,进而出现脉中血液运行阻滞、血脉闭塞引起的心脉、脑脉同时或先后发病。治疗上灵活运用中医的异病同治原则,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以“痰瘀”论治心脑合病,将化痰祛瘀法贯穿治疗始终,但又临证求本,随证用药,不泥于痰瘀。  相似文献   

15.
介绍许芝银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许老师根据甲状腺癌术后的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四个证型: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分别采用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温阳散结、破瘀化痰等法施治,可明显改善甲状腺癌术后的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曰庆教授从医50余载,在中医外科和泌尿男科领域辛勤耕耘,勇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泌尿男科等疾病进行治疗,经过多年临床积累了很多极具特色的用药经验。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上李曰庆教授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因证施治,综合治疗。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上,李教授提出从肾虚、血瘀、痰浊论治的辨证思路,采取温肾、活血及化痰的治疗方法。主要围绕李曰庆教授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理论及思路展开论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21,(3):289-292
总结介绍陈伯钧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经验。陈教授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阴阳气血失衡、夹风火热毒痰瘀水之邪是高血压危象的总病机,提出"急缓分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确立了"重治肝肾,调平阴阳,疏和气血,兼祛邪"的治法,并注重高血压的防治未病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子痈"的临床体征及症状表现与现代医学的"附睾炎"类同,因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外界致病源入侵体内,打破原有的生理平衡状态而致。耿新生教授治疗慢性附睾炎本着"增强正气、疏肝散结、通经活络"的原则,采用当归补血汤滋补肝血合加味逍遥散疏肝解郁合丹参饮活血止疼合栝楼薤白汤化痰祛瘀,振奋胸阳,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7,(1):54-55
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良好,对于持续性房颤也能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认为心脏的阴阳气血虚衰失调是心房纤颤的基础病因。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产生阳亢、火旺、痰湿痰热等是扰及心脉的重要病理因素。心身劳累、夜间睡眠差以及失眠、体位改变、情绪激动、胃气上逆、便秘等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临床辨证可分为阴虚火旺证,用当归六黄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气阴两虚证,用炙甘草汤和黄芪生脉散加减;痰热扰心证,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此外,针对诱因调理也可避免或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