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5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844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757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4537篇
预防医学   138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51篇
  7篇
中国医学   74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971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928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531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抑郁症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158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磺必利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与总GQOLI-74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6.9%,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所有不良反应都轻微,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能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发生便秘的患者68例,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按照患者和家属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舒泰清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比组。结果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比较上,研究组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莫沙必利的运用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莆田市 慈康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BPSD 患者 81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1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奥氮平治疗,对照组(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利培酮治疗,连续服药 2 个月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精神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状态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时间为(20.42 ± 3.4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6 ± 3.5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 BPSD 患者的效果优于利培酮,能更快、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精神状态,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提高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7.13±2.84)、(8.32±2.6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01±3.13)、(10.69±3.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躯体化障碍患者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既能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整体治疗效果,又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