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9篇
内科学   88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47篇
综合类   2268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39篇
  3篇
中国医学   2299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峰 《新中医》2021,53(18):41-44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纳入96 例气阴亏虚兼瘀血内阻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2 组患者均予常规降压、降糖、调脂以及调整心态、饮食等治疗措施,并服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组加予益心舒胶囊治疗。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观察2 组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凝血功能指标、心房颤动发作情况、血浆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 以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PT、APTT、TT、INR 均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1)。2 组心房颤动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缩短或降低(P<0.01),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1)。2 组血浆NT-pro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血浆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亏虚兼瘀血内阻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在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心功能以及缓解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且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20,(3):218-222
基于骨伤疾病瘀血内阻的重要病机和现代医家"治血重治水"的学术观点,探索概括了活血利水法在骨伤疾病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全方位分析了活血利水法的优势和缺点。活血利水法可应用于骨折、筋伤等骨伤科大部分疾病及骨伤科疾病的围手术期,能改善肢体肿胀,促进伤口愈合,便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但目前的临床应用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且处方不良反应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3.
4.
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Tay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该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经产、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足无规律的盆腔疼痛持续至少6个月,在妇产科患者中比较常见,占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0%-40%。约50%的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存在慢性盆腔疼痛。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体征,常常被临床医师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应用MRI平扫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激性胃粘膜损伤(stress gastric mucosal lesion,SGML)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力竭运动、水浸一束缚以及内脏功能严重受损等多种危重情况下发生的以胃粘膜的出血、溃疡、糜烂为主要特征的应激性病变,是创伤后最为常见的内脏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有潜在的致命性威胁。目前认为SGML是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和胃粘膜的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消化道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机体抗应激的反应首先启动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变化是发生SGML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迄今其发病机制尤其中枢调控机制尚未明确。鉴于SGML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本文就其中枢调控机制予以综述,以期为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胃粘膜与急性胃粘膜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测定胃粘膜Ca2 +含量。结果 :胃粘膜损伤程度随应激时间延长而加重 ,胃粘膜Ca2 + 含量却下降 ,二者呈明显负相关 ,但是 ,CaCl2 预应激或应用钙通道阻断剂 ,可减轻胃粘膜损伤程度。结论 :Ca2 + 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44例的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根本病理是瘀血,即脉道瘀阻和离经之血。其瘀血的产生,有因虚火、阳亢、气滞等不同,故分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三型论治,用中药内服配合注射给药,总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46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资料,结果:男:女为2.36:1: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岛(37.17%);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占46.74%;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腺癌最多,占51 52%;在伴随病变中,畅化生的检出率为21.74%,胃腺囊为35%,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为32.61%。本组材料提示,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异型胃腺囊及胃粘膜中度以上异型增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MAPK和Stat3磷酸化与cyclinD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5例胃MALT淋巴瘤MAPK和Stat3磷酸化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胃MALT淋巴瘤中p-MAPK、p-Stat3及cyclinD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3/45)、64.4%(29/45)和68.9%(31/45);低度恶性组p-MAPK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P<0.01),而p-Stat3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低度和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中p-MAPK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信号强度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6572和0.6823,P<0.01),而p-Stat3与cyclinD1蛋白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r=0.1927,P>0.05)。结论:提示MAPK磷酸化在胃MALT淋巴瘤中发生及演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Stat3的磷酸化可能与该肿瘤的恶性演进关系不明显;在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中,p-MAPK可诱导cyclinD1过度表达,从而促使该肿瘤细胞维持高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估计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胃癌 ,15例不典型增生及 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细胞DNA含量。结果 胃癌组的PI值及DNA非整体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及不典型增生组 (P <0 0 5)。PI值与胃癌组织类型无关 ,而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NA非整倍体率与胃癌的组织类型 ,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结论 DNA含量检测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估计上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