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介宾 ,号景岳 ,临床治疗以培养元气 ,温补肝肾为主 ,成为温补派医学宗师。反对寒凉 ,批评了河间以火立论 ,丹溪以阴虚火动立说 ,各偏一执的错误。“金元以来 ,河间刘守真立诸病皆于火之论 ,丹溪朱震亨立阳有余阴不足及阴虚火动论 ,后人拘守成方 ,不能审求虚实 ,寒凉攻伐 ,动辙贻害。”因此他竭力挽救其偏颇 ,专以温补 ,以应时救误 ,各求其所宜 ,不可偏执一说。他的著作有《张氏类经》、《景岳全书》、《质疑录》等。其学术思想对中风病的认识可归纳如下。1 在《类经》中详细阐述诸风张介宾在《类经》中详细阐述诸风 ,如“八风五风四时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回医张氏正骨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宁夏吴忠回医正骨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骨痂量进行评分,然后对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结果: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1、2、4、6、8周相比逐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量除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比骨痂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显示治疗优良率为96%。结论:回医张氏正骨技术能有效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医宗金鉴》对张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宗金鉴》是清代由政府组织编写的综合性医学丛书,其立论精辟,尤重实用,对后世影响甚大。湖南岳阳张氏正骨始于清末,在张氏正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并结合了《医宗金鉴》等医学著作和民间特色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了创新,强调“筋骨并重,内外调和”、“去瘀生新,气血相和”,逐渐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张氏正骨学术思想。本文着重探讨《医宗金鉴》对湖南岳阳张氏正骨相关学术思想和实际应用的影响。认为张氏正骨流派在正骨手法、内外方药、针推技术等方面继承了《医宗金鉴》主要的学术理念,并不断发展创新骨伤技术方法、药物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探讨长安医学张氏肝病流派“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通过对临床诊治思路、临床医案的总结,探讨辨治臌胀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长安医学张氏肝病流派基于整体观念、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肝体阴用阳、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特点,提出“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用于治疗臌胀阴虚水停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停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绵延三百六十余载的上海张氏医学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张氏家族自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君调公开始.开创了"张氏医学"之先河,历经三百六十余年,传至现代第十四代.其间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基本上可划分为发轫创始、鼎盛以及辉煌三个历史阶段.家学渊源是学术形成和传承的基础,继承与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其发挥独特优势,为民解忧,才获得相应发展.其创始发展,从明崇祯末年到前清,为期一个世纪,形成张氏医学雏形,确立其医风、医德和学术思想.鼎盛于清末民初.世代相传,家族继承程序以长子为命定继承人.形成伤寒热病诊治体系,熔伤寒与温病学于一炉,创制救苦玉雪丹,代表医家为张玉书、张骧云.辉煌时期约为民国后期至建国后.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第十一、第十二代传人.他们先后放弃私人诊所,走出家门,到公立医院、市卫生部门、中医学院、部队工作,岗位职务虽有不同,但志向则一,继续为中医事业而发奋努力:全面发展,融医教研于一体;推新出新,历获各类奖项;走出国门,谋取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小萍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教学名师,家学渊远,多年来一直立足于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学验俱丰,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张氏益胃汤为张小萍老师的经验方.笔者采用张氏益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56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从症体征、X线摄片、血尿生化学检查等几个方面,对照观察了张氏接骨散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床症状消失,骨痂生长和新生骨质形成,碱性磷酸酶浓度与活性,体内胶原总转换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该方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探讨张锡纯在肝病方面的学术成就,以指导临床实践.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西医学思想刚刚传入中国,对人体解剖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张氏引进了西方医学解剖的知识结合中医理论来解释肝脏的生理功能、肝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张锡纯对肝脏的生理功能、肝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当今肝病的治疗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改良直肠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治疗小儿完全性膀胱外翻的疗效。方法:对3例年龄较大完全性膀胱外翻患儿行改良直肠乙状结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将改良Duhamel式巨结肠根治术张氏环钳用于肠管吻合,下腹部腹壁缺损采用局部腹壁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年-8年。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3小时(2.5~4.5小时);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8天(16—24天),出院时腹直肌皮瓣均完全覆盖耻骨上腹壁缺损,外观良好。术后随访3例患者大小便控制良好,并发症少,明显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结论:对年龄较大的完全性膀胱外翻患儿,其外翻膀胱已挛缩,瘢痕化明显,膀胱收缩性能差,失去膀胱闭合时机,改良直肠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是一种可选用的手术方式,且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氏益胃汤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张氏益胃汤对胃溃疡大鼠生长因子VEGF、bFGF、EGF及TGF-a表达的影响,探讨张氏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西药治疗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Okbae乙酸涂抹法复制实验性胃溃疡模型,中药治疗组给予张氏益胃汤灌胃,西药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灌胃,共14d;实验后ELISA检测各组血清VEGF和bFGF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组织EGF和TGF-a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均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大鼠胃溃疡血清VEGF、bFGF和胃组织EGF、TGF-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张氏益胃汤通过促进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EGF、TGF-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