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95篇
  免费   4173篇
  国内免费   1972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594篇
妇产科学   774篇
基础医学   7302篇
口腔科学   382篇
临床医学   30970篇
内科学   4501篇
皮肤病学   610篇
神经病学   5067篇
特种医学   27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3696篇
综合类   44219篇
预防医学   22975篇
眼科学   433篇
药学   18060篇
  186篇
中国医学   11316篇
肿瘤学   1225篇
  2024年   710篇
  2023年   2702篇
  2022年   2554篇
  2021年   3222篇
  2020年   3228篇
  2019年   2999篇
  2018年   1242篇
  2017年   2688篇
  2016年   2954篇
  2015年   3638篇
  2014年   7398篇
  2013年   7752篇
  2012年   9739篇
  2011年   10727篇
  2010年   9939篇
  2009年   9778篇
  2008年   11110篇
  2007年   10023篇
  2006年   8569篇
  2005年   9440篇
  2004年   8680篇
  2003年   7283篇
  2002年   3891篇
  2001年   3237篇
  2000年   2369篇
  1999年   1853篇
  1998年   1576篇
  1997年   1328篇
  1996年   1267篇
  1995年   935篇
  1994年   747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乳腺癌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随访以便及早监测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此外,激素敏感性乳腺癌患者还需要给予5~10年的内分泌治疗,针对其副作用的全程管理也需要随访,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本文就近年来乳腺癌随访相关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心理护理服务对辖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遴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本辖区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信封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服务。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两组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发现,护理前组间上述对应参数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特别是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的升高幅度都在对照组之上,则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概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以上各项评分均得到了改善(P<0.05),且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概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对应指标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心理护理服务能明显改善辖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后遗症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卒中量表(NIHS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生活活动功能测量量表Barthel指数(BADL)评定两组病人康复情况,采用非精神病性焦虑量表(HADS-A)、非精神病性抑郁量表(HADS-D)、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定两组病人心理状态,采用生活质量简明调查表(SF-36)评定两组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和B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DS-A和HADS-D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后遗症病人能有效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89-1392
目的:探究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及干预六个月后比较两组MH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状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MH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HD患者SAS和SDS得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癫痫发作后状态(PIS)是指癫痫发作停止到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的异常状态,包括认知、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和精神行为等异常,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持续数秒至数天不等,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少,临床医生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将从PIS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意义以及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并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丙戊酸负荷量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丙戊酸负荷量进行分组,了解各组患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情况。结果(1)6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包括癫痫36例(54.5%),颅内感染16例(24.2%),缺氧窒息3例(4.5%),颅内肿瘤2例(3.0%),脑发育异常2例(3.0%),颅内出血2例(3.0%),病因不明确5例(7.6%)。(2)所有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根据不同的丙戊酸负荷量(0 mg/kg,10~15 mg/kg,16~39 mg/kg,40 mg/kg)分为4组,各组间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和癫痫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0.340)。(3)所有患儿予丙戊酸钠应用后都有监测肝功能,无一例患儿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表现。结论不同丙戊酸负荷量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并且接受负荷量为40 mg/kg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考察学龄前儿童同伴关系和内化问题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和儿童行为核对表对山东省菏泽市4所幼儿园22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调查,采用交叉滞后分析考察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 随着年级升高,学龄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得分呈上升趋势(F值分别为6.40和4.81,P值均<0.01),而内化问题得分则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7.65和5.46,P值均<0.01);学龄前儿童前测时的同伴关系和内化问题对后测对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56,0.49,P值均<0.01);前测同伴关系对后测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19,P<0.05).结论 同伴关系和内化问题均表现出跨时间的稳定性,早期同伴关系和内化问题均能预测后期的对应行为.早期同伴关系能够预测后期内化问题,而早期内化问题无法预测后期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提升青少年健康,预防不良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黑龙江、湖北、安徽、广东、云南5个省15 538名初中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网络成瘾行为、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及心理状况等.结果 调查前1年,被试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网络成瘾、可疑网络成瘾的自我报告率分别为28.7%,3.3%和29.9%.有无自伤行为组间孤独感和情绪管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25.62,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有相关性(P<0.05);在控制性别、民族、年级、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管教方式、情绪管理、孤独感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各类型与网络成瘾各类型仍有相关性(OR=1.30~2.79),且网络成瘾者发生各类型NSSI风险均高于可疑网络成瘾者.结论 网络成瘾和可疑网络成瘾行为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危险因子.加强对网络成瘾的预防可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