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99篇
  免费   4837篇
  国内免费   3523篇
耳鼻咽喉   859篇
儿科学   964篇
妇产科学   1218篇
基础医学   4692篇
口腔科学   509篇
临床医学   21267篇
内科学   15829篇
皮肤病学   418篇
神经病学   1986篇
特种医学   24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1篇
外科学   4370篇
综合类   39698篇
预防医学   17665篇
眼科学   745篇
药学   18382篇
  298篇
中国医学   10519篇
肿瘤学   1119篇
  2024年   866篇
  2023年   2714篇
  2022年   2748篇
  2021年   3374篇
  2020年   3322篇
  2019年   3219篇
  2018年   1554篇
  2017年   2816篇
  2016年   3081篇
  2015年   3867篇
  2014年   7165篇
  2013年   6915篇
  2012年   8766篇
  2011年   9298篇
  2010年   8438篇
  2009年   8410篇
  2008年   10124篇
  2007年   8778篇
  2006年   7957篇
  2005年   8173篇
  2004年   6346篇
  2003年   5196篇
  2002年   3683篇
  2001年   3208篇
  2000年   2604篇
  1999年   2043篇
  1998年   1593篇
  1997年   1369篇
  1996年   1112篇
  1995年   1076篇
  1994年   798篇
  1993年   507篇
  1992年   460篇
  1991年   445篇
  1990年   393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李伟 《当代医学》2022,28(1):158-160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C、LDL-C、FP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8、12周,实验组TC、LDL-C、FPG、2 h PG逐渐降低、HDL-C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FPG、2 h PG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高于单一治疗方案,且药物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以助理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对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管理,适合现阶段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新模式。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并随访12个月,回顾前1年(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效果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循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服药种类及次数进行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戒烟率)的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率为74%(对照组为38%)、服药依从性为88%(对照组为46%)均明显提高(均P<0.05);吸烟、控制体重等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等指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均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保障了对出院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循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人睡眠模式的特征,并探讨睡眠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5 666名广州市职工的生活方式调查和体检资料。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人群睡眠的潜在模式及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模式与DM的关系。  结果  LCA识别出5种睡眠模式,分别为“睡眠时间过短伴失眠”(类别1,5.6%)、“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轻度减退”(类别2,20.4%)、“睡眠状况良好”(类别3,47.7%)、“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障碍”(类别4,4.7%)、“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类别5,21.6%)。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类别3相比,类别1(OR=2.28,95%CI:1.51~3.43,P<0.001)、类别4(OR=2.48,95%CI:1.54~4.00,P<0.001)和类别5(OR=1.31,95%CI:1.01~1.71,P=0.045)人群罹患DM的风险升高。  结论  成年人群的睡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并表现为不同的睡眠模式;不良睡眠模式可增加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