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6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876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58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625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396篇
内科学   852篇
皮肤病学   25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3397篇
预防医学   2249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2007篇
  4篇
中国医学   2935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126篇
  2010年   866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1027篇
  2007年   722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克隆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VP1蛋白编码基因,构建相应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进行重组表达,检测其细胞内定位,为EV71及CA16的疫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分别获取EV71及CA16的VP1编码序列,插入pcFlag载体,分别构建EV71及CA16 VP1与FLAG标签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及横纹肌肉瘤RD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内定位情况。结果:测序表明两种来源VP1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正确;分别转染两种不同的细胞后,均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到相应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两种毒株的VP1均表达在细胞质中。结论:外源融合表达EV71或CA16 VP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所构建质粒分别转染细胞后,均可在细胞质内检测到VP1融合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12):881-884
目的了解常用快速手消毒剂对两种肠道病毒PV-I、Echo11的灭活效果,以指导手卫生的方式。方法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检测常用的13种快速手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V-I、肠道病毒Echo11病毒作用1 min的灭活效果。结果快速手消毒剂A(有效氯370 mg/L)和B(乙醇75%~85%、三氯羟基二苯醚0. 4%~0.5%)作用1 min,对PV-I和Echo11的灭活对数值均≥4. 00;快速手消毒剂C(聚六亚甲基双胍0. 45%~0. 55%、乙醇63%~77%)作用1 min,只对Echo11的灭活对数值≥4.00;其余快速手消毒剂对PV-I和Echo11的灭活对数值均<4.00。结论 PV-I作为消毒剂病毒灭活实验中的指示毒株,对快速手消毒剂的抗力比Echo11强。检测的13种消毒剂中,对PV-I、Echo11有灭活作用的快速手消毒剂占比分别为15.4%和23.1%,在临床中过度依赖快速手消毒剂阻断肠道病毒通过手的传播是有风险的,在流行季节或明确有肠道病毒污染的情况下,应选择皂液流动水洗手作为手卫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GBS)诊断中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5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临床资料,采用细菌培养与实时PCR技术进行GBS检测,以实时PCR法联合细菌培养判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5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经PCR法或细菌培养判定最终确诊GBS感染者41例,阳性率为7.9%(41/520);细菌培养确诊GBS感染者12例,阳性检出率为2.3%(12/520),实时PCR法确诊GBS感染者39例,阳性检出率为7.5%(39/520),细菌培养与PCR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PCR法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相比,实时PCR法在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利于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与细叶千斤拔(Flemingia lineata)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方法:使用巢式-PCR、克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及测序技术。结果:共获得558个含有丛枝菌根真菌18S rRNA片段的克隆子,经RFLP分析后得到83个RFLP类型,DNA序列分析可将其划分为2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属于5个科,Glomeraceae为优势类群。在MaarjAM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后,23个OTUs可鉴定为18个虚拟分类分子种,分布于13种不同的生境。经统计分析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比较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差异,结合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为种植千斤拔属植物的选址提供有力地环境指标数据,并为筛选促生菌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莲  杨崇康  罗启鹏  刘佳  陈严平  沈勇 《中草药》2020,51(3):588-593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药用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乌头干燥的茎叶用甲醇回流提取,所得的浸膏用1.5%HCl溶解,醋酸乙酯萃取得总粗提取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乌头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羧基-吲哚(1)、corchoionol C(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3)、松脂素(4)、(+)-N-formylnorglaucine(5)、oxoglaucidaline(6)、海罂粟碱(7)、(+)-cataline(8)、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9)、山柰酚-3-O-β-(2″-乙酰基)-半乳糖苷(10)、megastigmane(11)、山柰酚-7-O-α-L-阿拉伯糖苷(12)、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苷(1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5、6、8~15为首次从乌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底、口腔、手掌部位出现水疱,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本病好发于春夏交接之时,主要患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患儿在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少数患儿在治疗中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成年人感染此种病毒后往往不会发病,但是会成为病毒的携带和传染者。对我院2013年3月~10月间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方式进行分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的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中获得抗病毒物质可能是良好途径之一,甘草属药用植物已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普遍使用。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文综述甘草酸的抗病毒作用,为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药食两用薏苡仁中污染真菌多样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薏苡仁样品18批,提取真菌DNA并扩增ITS2序列,基于Illumina MiSeq PE25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共检测到4门18纲44目99科149属的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最优势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3.05%~60.32%)是属水平最优势属,其次是曲霉属Aspergillus(2.20%~45.44%)、白僵菌属Beauveria(0.07%~63.21%)、链格孢属Alternaria(0.80%~11.92%)、Arachnomyces(0.03%~39.36%)和青霉属Penicillium(0.24%~8.03%)。此外,共检测到5种潜在产毒真菌,分别是烟曲霉A.fumigatus、土曲霉A.terreus、梨孢镰刀菌F.poae、囊状青霉P.capsulatum和展青霉P.paxilli。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薏苡仁中污染真菌种类,为薏苡仁污染真菌毒素提供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