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6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8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72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299篇
预防医学   193篇
眼科学   1872篇
药学   429篇
  6篇
中国医学   74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观察并评估角膜电刺激对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 研究。健康雄性Spa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组后抽出8只作为正常大鼠组。余下32只先予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抽出8只作为糖尿病组,余下 24只糖尿病大鼠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532 nm激光方法建立AION大鼠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 AION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AION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电刺激组,予以角膜电刺 激(刺激参数为:电流1 mA,频率20 Hz,波宽1 ms/phase,刺激时间1 h,隔日1次,刺激2周);假电 刺激组,电极安放位置与电刺激组相同,仅不接通电源。2周后5组大鼠进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和视觉诱发电位,然后处死,行视网膜及视神经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数据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大鼠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为(211±13)μm, 糖尿病大鼠组为(206±16)μm,AION模型组为(240±54)μm,假电刺激组为(216±11)μm,电刺 激组为(198±4)μm,5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4,P=0.038)。其中AION 模型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ON模型组与假电刺激组未见明显差异。视觉诱发电位示 AION模型组N1潜伏期较电刺激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P<0.001);AION模型组P1潜伏 期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假电刺激组、电刺激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5、2.6、3.2, P<0.05);电刺激组N1-P1波幅大于假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P<0.001)。结论:角膜电 刺激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肿胀的视盘变薄,加速视盘水肿的消退,同时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4.
5.
6.
综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采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针刺治疗24眼,总有效率87.50%,综合疗法为视神经萎缩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是一种主要累及黄斑束纤维 ,导致视神经退性变的线粒体性遗传病。本病由vonGraefe(1 85 8)最早报道 ,1 871年Leber’s收集了 1 6个家庭中 5 5例 ,并明确为一种独立的遗传性疾病。Eriksen于 1 972年提出本病为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所致。1 988年Wallace等人在患LHON家族中鉴定出线粒体DNA第 1 1 778碱基对 (bp)发生突变( 1) 。本病具有母系遗传和倾向于男性发病的特点 ,起病年龄一般为青少年时期 ,我国平均为 2 0 .2岁( 2 ) 。本文就其发病情况、mtD…  相似文献   
8.
目的:流行性肌痛性眼病(BED)包括X-连锁高度近视,高度散光,视神经发育不良,继发的异常光反应出现的视网膜电流图闪动,以及绿色盲。该病定位于染色体Xq28,并且被最早认为是高度近视位点(MYPl)。我们研究了来自明尼苏达的一个家族,具有相似X连锁的基因显型,并且具有丹麦血统。所有被影响的男性均为红色盲而不是绿色盲。  相似文献   
9.
3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和误诊原因,尽可能减少错误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我科于1999-2004年间收集的38例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8例疑似病例中,34例病理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为Coats病。结论掌握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复习和介绍了一些获得性视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与之有关的mtDNA突变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几种获得性视神经变性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关系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