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大脑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以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数据库,对2004至2014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26篇中237例CSAH的临床特征进行汇集分析,内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cSAH各年龄段均有发病,绝大多数急性起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脑静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狭窄/闭塞、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占全部病因66.67%。常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癫发作。头颅CT阳性检出率87.91%,主要表现大脑皮质凸面条索状出血。大多数cSAH患者预后良好,再出血发生率低。结论 cSAH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少见类型,其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与动脉瘤破裂导致SAH不同。对于初次发病的cSAH,要进行全面的脑血管筛查。  相似文献   
2.
浓缩血小板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浓缩血小板(PC)的制备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白膜层(BC)法和单采PC。我国临床应用的主要是单采PC,手工采集全血制备的PC在临床应用中占的比例很小。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BC法制备的血小板添加液(PAS)汇集血小板(PAS汇集BC-PC)在临床应用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还有增长趋势。我们就汇集BC-PC的起源及发展、国内外应用现状、具有的优势及发展前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汇集白膜层(BC)法制备的洗涤汇集血小板(洗涤汇集BC—PC)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400ml/袋新鲜全血在4~6h内分离出的BC在22℃静置过夜,6袋同血型的BCs混合制备的混合BC—PC再用生理盐水洗涤,制备的洗涤混合BC—PC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含量和红细胞残留量、用Nageotte白细胞计数板测定白细胞残留量,用比浊法测定最大聚集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CD41和CD62p阳性表达率,同时检测洗涤产品的pH值和血浆蛋白清除率;通过测定输注洗涤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来确定血小板的输注效果,针对有输血性过敏反应史或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洗涤血小板后是否发生输血性不良反应来确定纠正输血性不良反应的效果。结果患者输注洗涤血小板后1h CCI〉10占87.5%,没有发生输血性不良反应。结论患者输注洗涤汇集血小板能够达到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和纠正、预防输注血小板引起的输血性过敏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他输血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医用电解质溶液作添加液制备汇集少白细胞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医用电解质溶液作添加液(PAS),建立1种白膜法制备添加液汇集少白细胞血小板(PAS汇集BC-PCs)的方法。方法从400ml全血中分离白膜层,容量35—40ml,放(22±2)℃静置过夜,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汇集,加220g添加液(90%复方电解质注射液、8%ACD-A血液保养液和2%含量为50g/L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混合液)稀释白膜,汇集后的白膜在(22±2)℃中,以300×g离心10min,将上层的富含血小板悬液再经白细胞滤除器过滤去除白细胞,并转移到血小板保存袋内,即制备成1个成人治疗量的PAS汇集BC-PCs,制备过程在一个特制的密闭系统内完成。结果共制备30个成人治疗量的PAS汇集BC-PCs,其容量为(270±32)ml、血小板含量为(2.96±0.31)×1011、WBC混入量为(1.3±0.2)×106、RBC混入量为(5.8±1.1)×109、CD62P表达率为(22.5±10.6)%。保存8d后的pH为7.14±0.04、低渗休克反应率(HSR)为(54.0±8.2)%、CD62P表达率为(45.7±13.8)%。结论由复方电解质注射液、ACD-A保养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混合液为添加液汇集血小板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联合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P法或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6 U 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随机用A、B两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评价过滤前后血小板的质量和功能,共完成202例研究。结果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147例,其中A组77例,B组70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90±0.45)×1011VS(2.60±0.43)×1011,(176.45±135.67)×106VS(1.00±2.29)×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80±0.36)×1011VS(2.40±0.37)×1011,(175.76±147.84)×106 VS(0.30±0.72)×106。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55例,其中A组29例,B组26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1±0.39)×1011VS(1.43±0.42)×1011,(65.85±110.97)×106VS(3.7±3.98)×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9±0.48)×1011VS(1.42±0.46)×1011,(70.63±145.55)×106VS(1.45±2.66)×106。A、B两组过滤前后pH值、血小板低渗休克、CD62p阳性表达率和聚集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PRP法或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进行汇集、过滤,可有效去除白细胞,且过滤前后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变化,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有关,但尚不清楚这些认知功能的改变是否会随着药物治疗而改变。目的汇集中国的随访研究,确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P300成分改变的关系。方法手工和电子检索198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进行的、以中文或英文发表的文献,内容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2位评定者对12项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的研究独立进行分析。12项研究中有17个样本的P300波幅峰值具有同质性,因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汇集的标准化效应值(pooledstandardized effect size,PSES);但P300潜伏期数值具有异质性,因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PSES。采用Egger’s和Begg’s检验及倒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汇集样本的611例受试者中,治疗前后完成P300潜伏期和波幅测试的502例(82.2%)纳入Meta 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P300波幅微小但显著的增加有关(PSES=0.39, 95% CI [0.26, 0.51], z=6.14, p<0.001)及P300潜伏期微小但显著的减少有关(PSES= -0.29, 95% CI [-0.51, -0.07]; z=2.58; p=0.010)。无显著的发表偏移。结论既往西方的Meta分析主要是基于横断面研究,与此不同,中国的这一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随访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P300波幅和潜伏期均随药物治疗而改变。提示P300成分,特别是P300波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监测认知功能变化的有价值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7.
PCR-微流芯片检测HBV DNA在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在血液筛查中检测HBVDNA的必要性及应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献血者HBVDNA可运 行模式。方法用PCR 微流芯片检测已经过常规ELISA初、复检全项测定合格献血者的微量血清汇集池(5人 份×50μl)HBVDNA,再对阳性血清汇集池中的标本进行单份检测。用HBVDNA(-)的献血者血清系列稀释 HBVDNA标准质控血清,分别测定其含量,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分别检测37例HBeAg(+)、16例HCV RNA(+)、3例抗 HAVIgM(+)患者标本的HBVDNA,观察其特异性;再重复检测不同稀释度的HBVDNA标 准质控血清,以了解其批内、批间变异。结果 545份(分109个血清汇集池)无偿献血标本中有7份HBVDNA阳 性(1.28%)。PCR 微流芯片法检测HBVDNA敏感度为4.81×102拷贝/ml;HBeAg(+)患者的HBVDNA阳性 检出率为100%(37/37),而HCVRNA(+)、抗 HAVIgM(+)患者的HBVDNA全为阴性;批间、批内变异范围 分别为15.6%~40.2%、11.9%~30.6%。结论无偿献血者开展HBVDNA检测是必要的。PCR 微流芯片法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把它应用于血液筛查中并利用混合标本检测HBV DNA是可行的,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抗HCV常规筛选方法(ELISA方法)是否存在着漏检,现采用HCV-RNA-PCR的检测方法来进一步确定。笔者在1000例无偿献血者(ELISA方法阴性,2002年11月期间)中采用HCV-RNA-PCR的检测方法检测出3例HCV阳性,即HCV阳性率为0.3%。这是因为HCV存在着较长时间的窗口期(70d),常规ELISA方法主要检测感染者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在感染早期HCV抗体尚未出现(或抗体水平较低)时,则存在着HCV病毒的漏检,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感染者的当前状况,而采用HCV-RNA-PCR方法则能在HCV感染早期直接检测出HCV病毒,大大提高了HCV检出的敏感性,避免HCV常规检测方法(ELISA方法)的漏检,从而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STAR2 0 0 0加样仪上实现核酸扩增技术样本汇集、样本留档和条码的管理等准备工作。方法 应用STAR2 0 0 0控制语言C+ + 及组件 ,编制控制程序控制加样仪进行两级汇集 ,留档及条码打印 ,同时进行全自动核酸提取及扩增和分析。结果 用国际标准核酸质控品考评及实际应用 ,表明应用STAR2 0 0 0进行全自动汇集 ,全自动核酸提取及扩增和检测可检出HBVDNA、HCVRNA和HIV1RNA分别为 2 0、10IU/ml和 2 0Copy/ml,通过对 6 0 2 4例合格样本共 2 5 1个汇集池分析 ,检出 6例HBVDNA阳性样本 ,阳性检出率为 0 .0 99%。HCVRNA和HIV1RNA未检出阳性。结论 STAR 2 0 0 0加样仪可用于血液核酸筛查的样本汇集及条码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