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腔镜手术35例(腔镜组),开放手术45例(开放组),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腔镜组平均年龄较开放组年轻(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量均较开放组多(P<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放组少(P<0.01);术后第3天颈部VAS评分腔镜组较开放组低(P<0.05);中央区清扫后平均淋巴结数目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较高(P<0.01);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行,与开放手术相当,并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收集我院2003—10/2007—07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回盲部肿块病变6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褐藻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分别设阴性对照组和两个褐藻胶组(0.50g/kgbw和1.50g/kgbw),每组各5只C57BL/6小鼠,分别经口给予纯净水和褐藻胶,30天后分离脾淋巴细胞,培养48h后取上清采用流式微球分析术(CBA)方法分析白细胞介素(IL-2、IL-4、IL-5)、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体外实验:分离C57BL/6种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褐藻胶(25mg/ml和50mg/ml)培养48h后取上清采用CBA方法分析IL-2、IL-4、IL-5、TNF和IFN-γ水平。结果体内实验:0.5g/kgbw和1.5g/kgbw褐藻胶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而IL-2和IL-4表达水平下降(P<0.01,P<0.05)。体外实验:25mg/ml和50mg/ml褐藻胶组TNF、IL-2和IL-4表达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50mg/ml褐藻胶组IL-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实验条件下,褐藻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Th1/Th2细胞因子谱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总体预后较好,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存在争议。通过分析患者资料,总结PTMC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精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在228例患者中,109例发生中央区淋巴结和(或)颈侧区淋巴结转移(47.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及原发灶数目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4 mm及多中心病灶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PTMC虽然肿瘤较小但不等同于淋巴结转移风险小,特别对于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4 mm及多中心病灶患者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FOCUS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开放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甲状腺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超声刀组56例和传统组60例,超声刀组使用FOCUS超声刀,传统组使用电刀。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声音嘶哑、手足麻木及实验室检查低钙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1),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1)。超声刀组病人术后声音嘶哑、手足麻木、实验室检查低钙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肿瘤治疗比传统手术治疗疗效更优,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与清蛋白(Alb)比值(CRP/Alb)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与未感染组(163例)。术后第1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CD64指数,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Alb水平, 同时计算CRP/Al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组中CD64指数、CRP/Alb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CRP水平、CRP/Alb均高于未感染组[5.7±1.1比1.5±0.3, t=32.05, P<0.001;(78±13)mg/L比(11±3)mg/L, t=39.26, P<0.001;3.09±0.42比0.36±0.02, t=57.48, P<0.001], 感染组Alb水平低于未感染组[(25±3)g/L比(32±4)g/L, t=8.37, P&...  相似文献   
7.
乳腺疾病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类疾病,特别是乳腺癌。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的发病人数超过100万人,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30%.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必要性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蚌埠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1月期间128例甲状腺癌临床病例资料,以术中是否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分为常规显露组和不显露组,和以初次手术和再次手术分组,χ2检验分别比较分析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常规显露组RLN永久性损伤1例,损伤率1.11%(1/90);不显露组损伤3例,损伤率7.89%(3/38),都是暂时性损伤。初次手术RLN损伤2例,损伤率1.87%(2/107);再次手术损伤2例,损伤率9.52%(2/21)。常规显露组与不显露组、初次手术与再次手术的RLN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和变异,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其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乳腺外科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影响因素,提高医患沟通技巧。 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118名2012-2013级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临床实习医学生对影响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因素和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方法的看法。 结果 发放问卷118份,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在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中,90.7%的医学生认为专业知识重要,89.0%认为交际能力重要,86.4%认为心理因素重要,84.7%认为临床经验重要,83.0%认为自信心重要,79.3%认为语言通俗性重要,74.5%认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因素重要,66.9%认为临床工作量重要,61.9%的医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欠缺,37.3%认为沟通态度重要,只有22.0%认为人文知识重要。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方法按支持率高低为临床带教92.6%,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85.1%,医患沟通技能理论课82.3%,标准化病人81.9%,提高诊疗水平80.7%。认为最有效提高的方法为临床带教。 结论 医学生普遍认为影响乳腺外科医患沟通技能的因素众多,但大部分医学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欠缺,且很少人意识到人文知识和沟通态度的重要性,要加强医学生以上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根据编码恶性疟原虫(P.f)红细胞结合抗原(EBA-175)的部分DNA片段和间日疟原虫(P.v.)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特异性引物各一对并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标本。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可见在P.f.样本中扩增出特异的492bp大小的DNA片段,P.v.样本中扩增出特异的714bp大小的DNA片段。而在健康人血的白细胞、伯氏疟原虫样本和食触猴疟原虫样本中均不能扩增出以上片段。其结果与镜检符合率分别达95%和93.3%以上,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