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脑转移瘤患者治疗前常规增强MR扫描和伽玛刀治疗所采用的薄层增强MR扫描检测脑转移瘤数量之间的不同。方法转移瘤的数量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两次扫描图像上分别由2名医生确定,研究分析的两次MR图像间隔时间为4周以内。常规的增强MR扫描为层厚6 mm间隔2 mm,伽玛刀定位增强MR扫描是采取对刚性固定框架进行3.0 mm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 1336名患者中41.2%的患者在伽玛刀定位时发现转移瘤的数量增加,而数目相同者占58.8%,检测出从单发转移增加到多发转移占13.8%。在结直肠癌、食道癌病例中,单发转移的比例为66.2%,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大约有40%的患者在伽玛刀定位薄层图像扫描中发现转移瘤的数目增加,脑转移瘤患者的薄层MR增强扫描应当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根受照长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访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采用伽玛刀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0例,分短照射组(1~2mm)和长照射组(3~4mm)两组,照射剂量均为75Gy,对比分析三叉神经根受射线照射长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随访时间等因素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叉神经根受照长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P0.01),随着神经根受照长度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大脑半球3例,脊髓1例,小脑蚓部1例,临床表现以癫痫为主,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结果显微镜下手术全切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均行放疗和化疗。随访6个月~2年,症状明显缓解,无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痫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尽可能全切,对术后有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疗和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体外瞬时将pcDNA3.1-STAT1转染入胶质瘤细胞系U251,将细胞分为Mock组(无转染)、空载组(转染pcDNA3.1)和STAT1组(转染pcDNA3.1-STAT1),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胶质瘤U251细胞中STAT1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STAT1的U251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指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指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中P53、P21、bcl-2、Caspase-8的表达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 与Mock和空载组相比,STAT1组中STAT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细胞增殖明显减慢(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P53、P21、Caspase-8表达明显增强(P<0.05),bcl-2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 高表达的STAT1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或促进凋亡的作用,并且STAT1可调控多分子信号转导通路,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eephalus,NPH)是指脑室扩大、但脑脊液压力相对正常的脑积水。其治疗目前主要采取分流手术。但是对其准确的诊断以及选择哪些病人进行分流术仍有许多困扰,其原因可能与对NPH病人的诊断、手术指征的掌握有关。为此我们分析了我院2004—06—2008—09所收治的36例NPH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手术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7.
颅底骨折在颅脑损伤中较常见,易并发颅神经损伤,但颅底骨折引起的迟发性面瘫较为少见,我院在2004-01~2009-01共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迟发性面瘫病人15例,经早期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烷化剂,因其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好、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突出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胶质瘤治疗,但其不良反应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探讨替莫唑胺不良反应的发生、后果、影响因素、防治原则。方法分析在同步放化疗当中使用替莫唑胺化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包括肿瘤类型,替莫唑胺化疗期间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不良反应等指标。依据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 3.0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结果共33例患者使用替莫唑胺,年龄23~76岁,中位年龄46岁,男性18例,女性15例,均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其中血液学毒性发生4例(12.1%),胃肠道反应共15例(45.5%),乏力12例(36.4%),皮肤病变2例(6.1%),一过性视物模糊3例(9.1%)。除1例血液学毒性3~4级外,其余毒性均为1~2级。其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而肿瘤级别对不良反应无影响。结论替莫唑胺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常用药物,通过对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分析,显示其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因此,在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使用同步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中,替莫唑胺的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及负压引流术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12-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三维钛网修补及负压引流组)36例和B组(加网硅胶修补组)36例,后将两组病人的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及统计。结果:A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维钛网及负压引流在颅骨缺损修复中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中应用术中唤醒结合个体化定位技术的意义。方法: 对18 例功能
区脑胶质瘤病人使用核磁定位肿瘤、功能核磁定位功能区,导航确定入路,超声实时确定肿瘤边界、血运及切除
程度,唤醒病人,直接电刺激定位病灶附近的功能区。比较手术前后病人重要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18 例病人
均成功施行喉罩全麻术中唤醒,4 例病人出现短暂血压和心率改变,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处理后好转; 2 例病人唤
醒后轻微烦躁,安抚后合作; 1 例病人病灶对侧手抽后肢体偏瘫。12 例肿瘤得到全切,5 例大部切除,1 例部分切
除。术后出现单侧肢体瘫痪2 例,运动性失语2 例,经过术后对症治疗,均好转出院,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
所有病人无手术痛苦回忆。手术前后重要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中唤醒结合个体化定位技
术,有利于临近肿瘤功能区脑皮质和皮层下重要神经纤维束保护下,肿瘤最大程度切除,同时避免神经功能损
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