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后处理,寻找有效的鉴别诊断良、恶乳腺疾病的定量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MR检查的30例乳腺疾病初诊患者,对动态增强MRI的TIC进行后处理,得出最高信号强度(SImax)、强化峰值(PH)、最大线性斜率(Slope)、最大线性斜率比值(SlopeR)4个定量参数,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评价4个定量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17个良性病灶和18个恶性病灶,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的SImax值(M值)分别为375.2和158.1,95%可信区间分别为278.2~506.0和160.5~374.8;PH值(M值)分别为114.4和87.8.95%可信区间分别为73.7-196.5和71.3~162.9;Slope值(M值)分别为22.3×10-3和44.0×10-3,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7×10-3~41.1×10-3和46.1×10-3~81.8×10-3;SlopeR值(M值)分别为2.6和11.4,95%可信区间分别为1.9~3.4和9.8~14.5.SImax、PH值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lope值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曲线下面积重叠较大;SlopeR值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线下面积重叠少.结论 SlopeR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间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精原细胞瘤的高度放射敏感性和易发生淋巴转移的特点,采用患侧睪丸切除术加术后放疗淋巴引流区已为常规疗法。但对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照射野的宽度,尚无统一意见,多为10cm。由于该野偏大可增加内脏尤其是左肾的损害,虽然只照射部分肾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结节型肝癌 CT征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原发性结节型肝癌常见与少见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肝癌的少见征象类型,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选取61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的病例,分析其常规CT检查结果、经动脉造影CT(CT hepatic arteriography,CTA)及动门脉造影CT(CT hepatic arterial portograhy,CTAP)检查结果。结果:肝内共发现病灶61个。30例结节型肝癌呈典型表现,CT平扫呈低密度,动脉期见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表现。另31例呈结节型肝癌的少见表现,其中7例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密度均高于肝实质;3例CT平扫病灶为低密度,周围可见“包膜样”结构,动脉期病灶强化不均匀,门脉期呈等密度;8例CT平扫呈低密度,其中5例动脉期中央部结节性强化,另3例动脉期肿瘤周边见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呈等密度;8例CT平扫呈低密度,其中5例动脉期中央部结节性强化,另3例动脉期肿瘤周边见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密度均降低;10例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均表现为低密度病灶;3例患者常规CT检查肝内未发现病变,CTA检查见病变呈高密度,CTAP检查呈低密度。结论:结节型肝癌存在常见表现和多种少见CT表现类型,应结合其临床资料、CTA、CATP检查,并与肝内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不典型螺旋CT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不典型的螺旋CT征象。方法对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32例FNH患者37个病灶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个病灶中,有14个病灶直径≤3cm,23个病灶直径〉3cm;7个病灶周边存在假包膜;22个病灶存在中央瘢痕。其中有20个病灶直径〉3cm;所有病灶在动脉期均呈高密度,其中31个病灶肿瘤实质均匀强化。结论多发病灶、存在假包膜、无中央瘢痕、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是FNH不典型的CT征象。征象的多样性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直径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不典型的螺旋CT征象。方法对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32例FNH患者37个病灶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个病灶中,有 14个病灶直径≤3 cm,23个病灶直径>3 cm;7个病灶周边存在假包膜;22个病灶存在中央瘢痕, 其中有20个病灶直径>3 cm;所有病灶在动脉期均呈高密度,其中31个病灶肿瘤实质均匀强化。结论多发病灶、存在假包膜、无中央瘢痕、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是FNH不典型的CT征象。征象的多样性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直径相关。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茎突后区受侵程度和放疗计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多学者针对茎突后区受侵时的放射治疗设计进行了探讨,但文献中缺乏茎突后区受侵程度的测量和分析,从而存在着如何划定靶区,如何选择剂量参考点等问题。关于颈分割野对茎突后区的剂量贡献问题也尚无定论。使用扩大鼻前野、扩大耳前野、不规则面颈联合野后确实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病理确诊NSCLC的患者进行CT纵隔淋巴结分期,并同淋巴结最后病理分期做一一对照。结果: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总的敏感性为58.9%,特异性为70.o%,阳性预测值60.5%,阴性预测值68.6%,总的准确率为65-2%。CT对4R、5、6,7组淋巴结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偏低。4R组和7组淋巴结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结论:CT是评价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能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达到更精确的分期。  相似文献   
8.
肺胸疾病影像学误诊的教训和对策(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总结肺胸疾病影像学误诊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以期提高对疑难疾病和罕见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以减少误诊。方法 收集手术 (活检 )病理或临床确诊的X线、CT、MRI和介入活检曾误诊的肺胸疾病 10 0例 ,回顾性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肺胸疾病影像学总误诊率为 15 .6%。 (1)误诊病种 :肺癌最多见 ,其次是肺结核球 ,炎性假瘤 ,良性肿瘤或囊肿 ,少见病有肺肉瘤、肺淀粉样变、高位肺段隔离症及横膈病变等。 (2 )误诊的主客观原因有四种 :①观察分析欠准确有 18例 ;②病灶形态不典型或属罕少见疾病共 2 7例 ;③没有及时运用CT增强扫描等较新技术致误诊 3 0例 ;④诊断思维上的孤立片面性为主因 2 5例。结论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降低误诊率 ,提高正确诊断率 :(1)坚持以传统X线照片和透视为基础 ,同时注意应用能进一步揭示病变本质的其他手段如CT等。 (2 )认真磨练基本功 ,不断积累病例诊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提高发现病变和分析鉴别诊断的能力。 (3 )坚持影像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的综合诊断方法 ,注意形态与功能的联系。 (4 )对未能作出确诊或鉴别的病例 ,应明确建议选用进一步的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发生局限性破裂出血的CT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手术证实为肝癌局限性破裂出血的患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术前CT误诊为腹水,35例存在上腹痛史,33例行手术切除,35例为肝细胞癌,36例肝肿瘤位于肝表面。结论:CT检查肝癌靠近于肝脏表面,肿瘤周围有局限性低密度区,临床上最近有上腹疼痛或腹部剧痛史,以往曾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应考虑为肝癌局限性破裂出血的可能。能手术切除应尽力切除,不能手术切除应采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动脉结扎术,并结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  相似文献   
10.
动态增强MRI对含钙化乳腺病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动态增强MRI的图像及数据,对比动态增强MRI与钼靶对含钙化乳腺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讨论动态增强MRI对乳腺钙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10例通过钼靶检出含钙化病灶的乳腺疾病初诊手术病例,术前均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将术后病理结果与钼靶及MRI诊断对照.结果:MRI基本准确判断了11个钙化病灶的良恶性(10/11),远高于钼靶对病灶良恶性的判断率(2/11);MRI还发现了钼靶未能全部发现的11个非钙化病灶.结论:虽然乳腺MRI难以观察到乳腺钙化病灶,但可通过局部病灶的形态学表现及血供情况帮助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并可发现钼靶不能观察到的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