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与1、 5、 10 mmol/L的二甲双胍分别共培养24、 48 h,以PBS为对照,显微镜下观察囊泡的活性、大小及透明度,使用伊红染色观察原头节的活性,并计算成活率;1、 5、 10 mmol/L的二甲双胍与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共培养48 h时,利用试剂盒测定原头节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半胱氨酸肽酶3(caspase3)、 caspase9酶活性;收集囊泡中的生发层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提取囊泡及原头节蛋白,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剪切-caspase3 (cleaved-caspase3)、 caspase9、B淋巴细胞瘤(Bcl-2)的相对表达量;1、 5、 10 mmol/L的二甲双胍与多房棘球蚴囊泡及原头节共培养48 h时,Western blotting分析二甲双胍对囊泡及原头节中磷酸化一磷酸腺苷(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相关基因14 (Atg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L)患者治疗前B症状与血浆EBV‐DNA拷贝数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其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齐全的173例患者,其中男性116例,女性57例,中位年龄43岁(4~71岁)。Ann Arbor分期Ⅰ‐Ⅱ期126例,Ⅲ‐Ⅳ期47例。肿瘤原发部位包括鼻腔(100例)、非鼻腔上呼吸消化道(34例)和上呼吸消化道以外(39例)。治疗前有和无B症状者分别为91例和82例。按照血浆EBV‐DNA拷贝数的高低分为阴性组36例、低载量(<104 copies/ml)组73例和高载量(≥104 copies/ml)组64例。检测的血清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4、IL‐6、IL‐10和TNF‐α。相关性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影响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B症状及发热的发生与血浆EBV‐DNA拷贝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一致的趋势,发生B症状的患者其血清IFN‐γ、IL‐6和IL‐10的水平均高于无B症状组(P均<0.001)。血清IFN‐γ、IL‐6和IL‐10水平也均与血浆E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B症状的发生与ENKTL患者的高危临床特征相关,包括晚期、原发肿瘤局部侵犯、区域淋巴结累及和治疗前LDH升高。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B症状、血浆EBV‐DNA及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均为OS和PFS的影响因素(P均<0.05)。然而,多因素分析并未显示B症状对生存的独立预后价值。结论 ENKTL患者B症状的发生与EBV‐DNA拷贝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增高有关,这些指标也是影响ENKTL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到2020年9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病理确诊为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05例, 其中男性101例, 女性104例, 中位年龄54岁。非生发中心(GCB)型占74.1%(126/170)。177例接受含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的诱导化疗, 91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59例(30.4%), 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112例(57.7%)。83例接受化疗后巩固性或挽救性放疗, 仅14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分析病理类型、化疗、利妥昔单抗、放疗及放疗模式、ASCT等影响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34个月, 全组5年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5.6%和44.2%。GCB亚型、含HD-MTX化疗、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诱导化疗后缓解情况、接受放疗是OS或PFS的有利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基因位点多态性及突变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为防治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住院及社区收治的绝经后女性136例,根据不同血糖及BMD分为糖耐量正常伴骨量正常组(A组,26例)、T2DM伴骨量正常组(B组,27例)、糖耐量正常伴骨量异常组(C组,28例)和T2DM伴骨量异常组(D组,55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L)1~4和股骨颈BMD,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测定LRP6基因rs10743980、rs2302685位点基因多态性及频率分布。结果 D组患者中LRP6基因rs10743980位点CC基因型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CT/TT基因型,甘油三酯、股骨颈BMD均高于CT/TT基因型;LRP6基因rs2302685位点TT基因型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TC/CC基因型,甘油三酯、钙、L1~4 BMD均高于TC/CC基因型。与CC×TT组比较,CT/TT×T...  相似文献   
5.
邵晗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680-681
企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职业人群健康的基础工程 ,它投入少 ,但社会效益巨大。健康教育在企业中推行多年以来 ,在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 ,发展势头良好 ,已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推行企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 ,普遍存在的是企业领导群体对企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无疑会紧紧围绕市场这个重心来推动生产的发展和企业技术的进步 ,从而把企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从属或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如何解决和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L)患者治疗前B症状与血浆EBV‐DNA拷贝数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其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齐全的173例患者,其中男性116例,女性57例,中位年龄43岁(4~71岁)。Ann Arbor分期Ⅰ‐Ⅱ期126例,Ⅲ‐Ⅳ期47例。肿瘤原发部位包括鼻腔(100例)、非鼻腔上呼吸消化道(34例)和上呼吸消化道以外(39例)。治疗前有和无B症状者分别为91例和82例。按照血浆EBV‐DNA拷贝数的高低分为阴性组36例、低载量(<104 copies/ml)组73例和高载量(≥104 copies/ml)组64例。检测的血清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4、IL‐6、IL‐10和TNF‐α。相关性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影响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B症状及发热的发生与血浆EBV‐DNA拷贝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一致的趋势,发生B症状的患者其血清IFN‐γ、IL‐6和IL‐10的水平均高于无B症状组(P均<0.001)。血清IFN‐γ、IL‐6和IL‐10水平也均与血浆E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B症状的发生与ENKTL患者的高危临床特征相关,包括晚期、原发肿瘤局部侵犯、区域淋巴结累及和治疗前LDH升高。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B症状、血浆EBV‐DNA及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均为OS和PFS的影响因素(P均<0.05)。然而,多因素分析并未显示B症状对生存的独立预后价值。结论 ENKTL患者B症状的发生与EBV‐DNA拷贝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增高有关,这些指标也是影响ENKTL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到2020年9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病理确诊为颅内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05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4例,中位年龄54岁。非生发中心(GCB)型占74.1%(126/170)。177例接受含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的诱导化疗,91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59例(30.4%),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112例(57.7%)。83例接受化疗后巩固性或挽救性放疗,仅14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分析病理类型、化疗、利妥昔单抗、放疗及放疗模式、ASCT等影响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34个月,全组5年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5.6%和44.2%。GCB亚型、含HD-MTX化疗、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诱导化疗后缓解情况、接受放疗是OS或PFS的有利预后因素,其中后三项还是独立预后因素。诱导化疗后,CR患者的巩固放疗未改善生存,PR/SD患者的挽救放疗则显著改善OS和PFS(P值均<0.01)。化疗后巩固ASCT对比巩固放疗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原发DLBCL的非GCB亚型与预后不良有关,含HD-MTX诱导化疗结合利妥昔单抗可进一步改善生存。放射治疗仍是重要治疗手段,而ASCT的实际应用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