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的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polymorphnuclear neutrophil,PMN)数量在预测宫颈癌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6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92例初治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阳性CD66b的PMN数量,计算PMN数量平均值。将患者按宫颈癌组织中PMN浸润数量分组,数量 > PMN平均值为A组,数量≤PMN平均值为B组。以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为结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A组的RFS期明显短于B组(P=0.001)。单因素及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癌(HR为3.020,95%CI为1.340~6.805,P=0.008)、淋巴结转移(HR为2.450,95%CI为1.065~5.637,P=0.035)、PMN浸润数量增加(HR为2.866,95%CI为1.274~46.447,P=0.011)为宫颈癌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PMN数量的增加与宫颈癌患者RFS期缩短相关,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前宫颈浸润癌发病率极低,20~50岁增长较快[1].由于青春期宫颈癌发病率极低,在诊疗过程中易被忽视,延误治疗.本文报告1例青春期宫颈癌误诊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in adolescent),简称青春期功血,并分析其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中的检验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674例高级别CIN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TCT和(或)HPV-阴道镜-活组织检查得到诊断。通过组织学活组织检查对TCT、HPV的检验效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4例CIN患者中,578例行TCT检测,阳性患者509例,阳性检出率为88.06%。508例行HPV检测,阳性患者459例,阳性检出率为90.35%。674例患者中,444例患者同时接受了TCT和HPV检测,二者均为阳性患者350例(78.82%),单一阳性患者90例(20.27%),阳性患者累计为440例(99.09%)。TCT和HPV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TCT检测和单一HPV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TCT和HPV检测用于高级别CIN的筛查,可以显著提高其检验效能,降低高级别CIN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蔡鸿宁  王波 《药品评价》2012,9(9):42-44
卵巢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而总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40%。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植物类药是妇科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抗癌药物之一,它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泰素是紫杉树皮提取物中的抗癌活性成份,其抗癌作用机制较为独特,与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类拆散微管的药物恰相反,主要是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聚合作用和微管束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卵巢浆液性癌中微小RNA-496(microRNA-496,miR-496)的表达,关注其表达意义及与同源异型蛋白SIX1(homologous heteroprotein SIX1,SIX1)的靶向关系.方法:选择75例卵巢浆液性癌作为观察组,选择7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中miR-496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观察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B 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观察组中SIX1的表达.选择人卵巢浆液性癌细胞系SKOV-3,设置空白对照组、miR-496转染组、miR-496和SIX1共转染组,采用双荧光素酶基因实验验证miR-496与靶基因SIX1的关系.结果:miR-496在观察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52± 0.36 vs.2.03± 0.25,t=7.56,P=0.001),miR-496的表达在不同肿瘤最大径(1.65±0.36 vs.1.42± 0.33,t=5.32,P=0.012)、病理分级(1.64±0.35 vs.1.43±0.40,t=5.11,P=0.010)、有无脉管累犯(1.60±0.44 vs.1.35±0.43,t=5.11,P=0.011)、是否双侧发生(1.61 ±0.36 vs.1.40±0.32,t=5.11,P=0.010)、有无淋巴结转移(1.62±0.42vs.1.35 ±0.41,t=5.66,P=0.008)和不同TNM 分期(1.70±0.37 vs.1.42±0.39,t=5.65,P=0.009)的分组中有统计学差异.miR-496与生存时间有关(x2=4.13,P=0.010),miR-496与PCNA(r=-0.54,P=0.0186)、miR-496与SIX1(r=-0.58,P=0.0130)均具有负相关性,miR-496与BAX(r=0.52,P=0.0110)具有正相关性.双荧光素酶基因实验显示,miR-496能引起转染pGL3-SIX1-WT的细胞系中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卵巢浆液性癌中miR-496的表达下降,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分子因素,检测miR-496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miR-496可能通过负向调节靶基因SIX1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锥切治疗后的分娩结局及分娩方式,探讨锥切是否增加早产的发生率、锥切术后宫颈管长度与早产的关系、锥切至妊娠的合适时间间隔以及锥切术后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35岁且未完成生育任务的病理分级较高CIN患者共340例的临床资料。对随访期间术后妊娠者除给予常规检查外,妊娠24~28周测量宫颈管长度,分娩时记录锥切手术与分娩间隔时间、妊娠周数、分娩方式、胎儿体质量及是否合并胎膜早破(PROM)。结果随访期间,获得妊娠病例共30例。在妊娠24~28周测量宫颈管长度为29~48 mm,平均39 mm。29例分娩时妊娠周数为36+~41+周,平均38+周。锥切术与妊娠间隔时间为120~1 187 d,中位数为649.5 d。30例妊娠病例中1例双胎妊娠伴PROM行剖宫产,余29例无1例PROM。7例(24.14%)选择自行分娩,22例(75.86%)选择剖宫产。结论 CIN锥切治疗后的患者适宜妊娠时间为术后1 a,术后早产及PROM无明显增加,锥切术后妊娠妇女及医师有选择剖宫产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为宫颈锥切术后的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90例宫颈锥切术后(LEEP术和CKC术)再行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年龄、HPV感染情况、切缘状态、切缘阳性病变级别以及宫颈锥切方式与病灶残留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部病例治疗后随访42~66月,未发现复发;55例(55/90,61.11%)患者的全宫标本中存在病灶残留;年龄>40岁组(33/47例,70.2%)与≤40岁组(22/43,51.2%)、HPV-H感染组(32/52,61.5%)与HPV-H阴性组(1/2,50.0%)、LEEP术组(49/78,62.8%)与CKC术组(6/12,50.0%)的病灶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患者病灶残留率(38/53,71.7%)明显高于切缘阴性患者(17/37,46.0%,P<0.01);切缘病变级别为CINⅡ-Ⅲ患者(27/33,81.8%)病灶残留率明显高于CINⅠ患者(11/20,55.0%,P<0.05)。结论 切缘阳性是CINⅢ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以通过控制切缘阳性从而降低病灶残留,对于切缘阳性患者尤其是切缘高级别病变患者应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及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癌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2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随访信息,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00例)和测试组(25例),分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和概率神经网络模型(PNN),用训练组训练网络模型,用测试组检测网络模型。结果PNN模型的准确性92%,敏感度为75%,特异性为95.23%,Logistics回归模型的准确性为84%,敏感度为50.0%,特异性为82.61%。结论神经网络在生存分析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模型中可以容纳非线性效应,不需要对数据的随机特征如分布等作出假设,不要求满足H0假定,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IN Ⅲ 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及病理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阴道镜下活检确诊并行锥切手术的CIN Ⅲ病例229例,对其中58例行全宫手术的病例,进一步比较其锥切切缘状态与全宫手术标本病灶残留的关系。结果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与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 81.66% (187例);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升级的病例共42例(升级率为18.34%),其中38例升1级(升级率为16.59%),4例升2级(升级率为1.75%)。锥切切缘与全宫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一致占87.93%(51/58),41.38%(24例)锥切切缘阳性的病例在全宫手术标本中有病灶残留;12.07%(6例)锥切切缘阴性的病例在全宫手术标本中有病灶残留,甚至诊断升级。结论CIN Ⅲ锥切切缘状态与全宫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但仍有部分锥切切缘阴性的病例在全宫手术标本中有病灶残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阴道镜在CIN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临床上常有阴道镜下活检为CIN的病例,锥切或全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浸癌或浸润癌的病例,术后因为手术范围不足,又需要补充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近年收治的高级别CIN病例常规先行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锥切术或CKC术(cold knife conization),待病理诊断后,再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