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安罗替尼在四肢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F)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26例四肢DF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4(11.75~16)个月.随访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2月,本院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15例。记录术前,术后1、3、5 d的血常规及术中、术后出血量,使用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应用方差分析对不同阶段的隐性失血量进行比较(以P0.05为标准)。对性别、年龄、BMI、骨折分型、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术前抗凝、伤后手术延迟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5例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为(922.51±202.47)ml,其中平均显性失血为(85.16±14.18)ml,占总失血量的9.21%,平均隐性失血为(847.45±151.32)ml,占总失血量的90.79%。术后1 d隐性失血量与第2~3 d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与第4~5 d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端+远端扩髓较单纯近端扩髓,其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骨折分型、糖尿病、高血压、术前抗凝、伤后手术延迟时间是影响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以隐性失血为主,主要发生在术后前3 d,与年龄、骨折分型、糖尿病、高血压、术前抗凝、伤后手术延迟时间及扩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下肢不等长作为全髋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造成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下降并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同时在处理上有一定困难。充分的术前计划、精确的术前测量、术中准确手术操作是避免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无论影像学测量、模板测量、卷尺测量以及术中测量等评估方法,都存在相应优劣,特别影像学测量中摄片方式及参考点的选取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及术中下肢长度控制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和进展性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 fibromatosis,DF)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复发性或进展性韧带样纤维瘤患者37例,接受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起始剂量250 mg/d,根据药物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结果  无完全缓解病例,17例(45.9%)为部分缓解,18例(48.6%)为疾病稳定,2例(5.4%)为疾病进展,客观有效率为45.9%,疾病控制率为94.6%。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上肢功能评定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7.8%)、胃肠反应(29.7%)和月经紊乱(21.6%)。  结论  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对复发性和进展性DF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复发性和进展性韧带样纤维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西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远端CT影像解剖学及形态学特征,为治疗胫骨干远端极限骨缺损新型保踝胫骨干假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T检查的107例正常胫骨CT影像资料,其中男57例、女50例,年龄20~40(29.8±5.2)岁。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胫骨上下关节面长度(L1)、胫骨平台最低点到髓腔最狭窄部位的长度(L2)、能保留下胫腓韧带的最短胫骨长度(L4)、狭窄段的长度(L5)、最狭部最薄皮质骨厚度(L6)、最狭窄部直径(D1)、胫骨远端关节面最高点上4 cm处胫骨截骨面最贴合髓腔椭圆长径(D2)、短径(D3)以及D2与胫骨冠状轴夹角(∠α)等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述参数在性别上是否有差异,并通过Pearson检验分析其与身高的相关性;通过CT影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进而分析胫骨远端髓腔的大小和形态、上下截骨面髓腔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L1为 (339.0±22.2) mm,L2为 (210.0±20.2) mm,L4为(27.0±4.3)mm,L5为(56.5±15.0)mm, L6为(3.6±0.6)mm,D1为(10.2±1.6)mm,D2为(22.2±2.5)mm,D3为(18.1±2.5)mm,∠α为32.8±24.7°(忽略成角方向)。L1、L2、L6、D1、D2、D3均与身高呈正相关(r=0.212~0.793, P值均<0.05),且男性明显大于女性(P值均<0.05);保留下胫腓韧带残留的最短胫骨长度占胫骨长度百分比(S1)与身高呈负相关(r=-0.199, P<0.0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4、L5、∠α、胫骨髓腔最狭窄部与胫骨的位置比例(S2)相对固定,与身高无相关性,且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胫骨远端残留长度≤4 cm时,胫骨远端髓腔为近端窄小而远端宽大的“反漏斗”形状;胫骨机械轴相对于胫骨下关节面上4 cm处截面的髓腔解剖轴CT冠状面上偏内约18.5%±6.5%的位置,矢状面上偏后约34.5%±4.7%的位置,故假体远端柄位置设计应更贴合内后侧皮质。结论 胫骨有其固有的CT影像形态特征, 在假体设计时应据此确定假体基本形状,再根据变量设计不同梯度的型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3D打印股骨近端弧形柄仿生假体的设计要点,评估将其应用于重建股骨中上段超极限骨缺损的手术要点和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21年1月,17例患者接受了3D打印股骨干弧形柄仿生假体重建。男11例,女6例;年龄10~76岁,平均30.1岁。骨肉瘤9例,尤文肉瘤4例,软骨肉瘤2例,脂肪肉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病程5~14个月,平均9.5个月。Enneking分期:ⅡB期16例,ⅢB期1例。根据X线片测量术前股骨头中心到人体正中线和髋臼顶点的距离,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弧形柄尖端到人体正中线和髋臼顶点的距离,以及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颈干角。通过X线片、CT和断层融合成像技术(Tomosynthesis-Shimadzu metal artefact reduction technology,T-SMART)评估骨-假体界面的骨整合状况及假体表面骨长入情况。随访患者生存状态、有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通过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评价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患者股骨切除长度为(16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